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9478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及其方法,变频器通过第二开关连接电源线,步进驱动器依次通过变压器和第三开关连接电源线,交直流转换模块通过第四开关连接电源线,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连接PLC模块和人机界面模块,PLC模块连接人机界面模块,变频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步进驱动器连接有步进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变频器、步进驱动器、交直流转换模块、PLC模块、电源线和人机界面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可以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PLC模块可以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并通过电磁阀和气压开关进行控制,有效地提高了包装速度,且性能稳定,人机界面模块便于操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Packaging machine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trol packaging machine, especially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a method of packaging machine, inverter connected power line through the second switch, the stepper drive connected to power line through the transformer and third switch AC-DC convers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line through fourth switch, AC / DC conversion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PLC module and man-machine interface module the PLC module is connected, man-machine interface module, inverter connected with a first drive motor, stepper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stepping moto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invention is equipped with inverter, stepper drives, AC / DC conversion module, PLC module and man-machine interface module, power line, AC-DC conversion module converts AC to DC PLC sensor signal was analyzed and the module can be controlled by electric magnetic valve and pressure switch,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cking speed, and the performance is stable,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module is easy to control, and has very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机控制
,尤其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粮食、饲料等商品的包装速度,目前普遍采用自动包装机来实现。现有包装机控制电路通常是由一个重量传感器、称重显示控制仪、西门子PLC编程控制器、电磁换向阀、气缸等组成,重量传感器信号经过称重显示控制仪经过信号放大运算输出控制信号给PLC控制电磁换向阀达到粗进料、精进料,再人工将袋子夹好后按动接近开关,装满后自动落袋。上述包装机的包装精度是满量程的,静态±0.2%,动态±0.5%,包装速度是每小时400袋,其缺点是包装速度慢、精度低、静态稳定性差。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包装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强的包装机控制电路及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包括变频器、步进驱动器、交直流转换模块、PLC模块、电源线和人机界面模块,所述变频器通过第二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步进驱动器依次通过变压器和第三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通过第四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连接PLC模块和人机界面模块,所述PLC模块连接人机界面模块,所述变频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步进驱动器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电源线的左侧端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电源线包括火线和零线。优选地,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一光电开关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按钮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四管脚通过第二按钮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五管脚通过第三按钮接入电源正极。优选地,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一接近开关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一气压开关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管脚通过第二接近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十一管脚通过常闭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优选地,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三管脚通过第三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四管脚通过第四按钮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管脚通过第四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二十一管脚通过第五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二管脚通过第六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三管脚通过第七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四管脚通过第五按钮连接电源正极。优选地,所述PLC模块输出端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一中间继电器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出端的第三管脚、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十管脚和第十一管脚依次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接入电源正极。优选地,所述PLC模块输出端的第二十管脚、第二十二管脚、第二十三管脚、第二十五管脚、第二十六管脚和第二十七管脚依次通过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第十二电磁阀和第十三电磁阀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出端的第二十三管脚通过第二中间继电器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出端的第二十四管脚通过第一报警指示灯连接电源正极。优选地,所述变频器的型号为FC-51,所述步进驱动器的型号为2DM860,所述变压器的型号为JMC-300VA-60V。优选地,所述PLC模块的正极电源端和人机界面模块的正极端与交直流转换模块之间均设置有熔断器。一种包装机控制方法,其方法步骤为:(1)打开第一开关,电源线接通电源;(2)打开第四开关,人机界面模块接通电源,准备进入开机状态;(3)打开第二开关,变频器接通电源,第一驱动电机进入待运转状态;(4)打开第三开关,步进驱动器接通电源,步进电机进入待运转状态;(5)操控人机界面模块,通过PLC模块对步进驱动器和变频器发出相关指令;(6)根据相关指令,第一驱动电机和步进电机均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变频器、步进驱动器、交直流转换模块、PLC模块、电源线和人机界面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可以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PLC模块可以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并通过电磁阀和气压开关进行控制,有效地提高了包装速度,且性能稳定,人机界面模块便于操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控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PLC模块输入端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PLC模块输出端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并结合图2至图4所示,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包括变频器、步进驱动器、交直流转换模块、PLC模块、电源线和人机界面模块,所述变频器通过第二开关QF2连接电源线,所述步进驱动器依次通过变压器和第三开关QF3连接电源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通过第四开关QF4连接电源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连接PLC模块和人机界面模块,所述PLC模块连接人机界面模块,所述变频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M1,所述步进驱动器连接有步进电机M2,所述电源线的左侧端连接有第一开关Q2,所述电源线包括火线L和零线N。所述变频器的型号为FC-51,所述步进驱动器的型号为2DM860,所述变压器的型号为JMC-300VA-60V,所述PLC模块的正极电源端和人机界面模块的正极端与交直流转换模块之间均设置有熔断器FU1。进一步的,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一光电开关KF1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按钮SB1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四管脚通过第二按钮SB2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五管脚通过第三按钮SB3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一接近开关SQ1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一气压开关KP1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管脚通过第二接近开关SQ2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十一管脚通过常闭开关KA3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电开关KF2连接电源正极。进一步的,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三管脚通过第三光电开关KF3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四管脚通过第四按钮SB4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管脚通过第四光电开关KF4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二十一管脚通过第五光电开关KF5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二管脚通过第六光电开关KF6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三管脚通过第七光电开关KF7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四管脚通过第五按钮SB5连接电源正极。进一步的,所述PLC模块输出端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一中间继电器KA1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出端的第三管脚、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十管脚和第十一管脚依次通过第一电磁阀YV1、第二电磁阀YV2、第三电磁阀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步进驱动器、交直流转换模块、PLC模块、电源线和人机界面模块,所述变频器通过第二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步进驱动器依次通过变压器和第三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通过第四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连接PLC模块和人机界面模块,所述PLC模块连接人机界面模块,所述变频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步进驱动器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电源线的左侧端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电源线包括火线和零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步进驱动器、交直流转换模块、PLC模块、电源线和人机界面模块,所述变频器通过第二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步进驱动器依次通过变压器和第三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通过第四开关连接电源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分别连接PLC模块和人机界面模块,所述PLC模块连接人机界面模块,所述变频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步进驱动器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电源线的左侧端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电源线包括火线和零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一光电开关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按钮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四管脚通过第二按钮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五管脚通过第三按钮接入电源正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一接近开关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六管脚通过第一气压开关接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管脚通过第二接近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十一管脚通过常闭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三管脚通过第三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十四管脚通过第四按钮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管脚通过第四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二十一管脚通过第五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二管脚通过第六光电开关连接电源正极,所述PLC模块输入端的第二十三管脚通过第七光电开关连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有泉杨晓庆张进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