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0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具,属于悬索桥钢箱梁安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吊具,包括承重梁;扇形板,扇形板的圆弧一端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孔;吊索叉耳转换头,所述用于一端可与吊索叉耳可拆卸连接的吊索叉耳转换头,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钢绞线转换头,用于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钢绞线的钢绞线转换头,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扇形板的圆心一端与承重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大量的支架投入,同时减少了搭设、拆除平台的资源投入。

A spre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具
本技术属于悬索桥钢箱梁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吊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大跨径悬索桥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悬索桥由于其自身特点,在跨江、跨河和峡谷等大跨径桥梁中有明显优势。大跨径悬索桥的钢箱梁体积、重量一般都比较大。因此,钢箱梁安装一般采用专用的跨缆吊机进行安装。在浅滩区、或者浅水河床处,驳船无法将钢箱梁运抵至起吊位置,受到吊装条件的影响,塔区的梁段无法利用跨缆吊机直接垂直吊装,传统施工方法为搭设平台,设置轨道进行纵移至起吊位置,再垂直起吊。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
技术介绍
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搭建临时支架及设置轨道纵向移动钢箱梁存在投资费用大,不能有效利用悬索桥现有的资源,造成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而在荡移施工中,缺少一种可以稳定连接钢箱梁及方便荡移操作的吊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吊具,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解决搭建临时支架及设置轨道纵向移动钢箱梁存在投资费用大,不能有效利用悬索桥现有的资源,造成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而在荡移施工中,缺少一种可以稳定连接钢箱梁及方便荡移操作的吊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吊具,包括:承重梁;扇形板,扇形板的圆弧一端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孔;吊索叉耳转换头,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其另一端能与吊索叉耳可拆卸连接;钢绞线转换头,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其另一端能与钢绞线可拆卸连接;扇形板的圆心一端与承重梁转动连接。r>所述吊索叉耳转换头由吊索叉耳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组成,吊索叉耳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和所述连接孔与扇形板可拆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为窄长形板状,第一连接板两端具有凹槽,第一连接板侧面为“工”型结构,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开有用于转动连接吊索叉耳连接板和扇形板的通孔。钢绞线转换头或吊索叉耳连接板的两端为锚头状;所述吊索叉耳转换头与来自于永久吊索的吊索叉耳的可拆卸连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转动连接;钢绞线转换头与来自于钢绞线的端部的可拆卸连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转动连接。所述吊索叉耳连接板为三角形板状;所述吊索叉耳连接板的三角形板状的三个角的尖部为圆弧状。所述吊索叉耳连接板的连接处具有销孔和销轴,所述销轴和所述销孔设在吊索叉耳连接板和吊索叉耳的连接处;所述销孔和所述销轴间隙配合。扇形板的长度方向同向于承重梁的长度方向;扇形板的圆心一端与承重梁沿承重梁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承重梁在承载重物时,扇形板的任意一用于传递载荷的所述连接孔与扇形板和承重梁的转动连接处处于该重物的重心线上。所述承重梁和扇形板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板,承重梁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扇形板转动连接。所述承重梁和扇形板之间具有滑座和滑轨,所述滑轨沿承重梁的长度方向设在承重梁上,所述滑座和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承重梁通过所述滑座与扇形板转动连接,所述滑座上设有用于限定滑座和滑轨相互滑动的止动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考虑到塔区钢箱梁安装的经济性及施工进度的加快,同时解决了水运梁段无法运至指定位置的情况。利用该吊具,可在此荡移装置的配合下进行多次荡移,将待安装梁段架设到位。本技术加快钢箱梁安装施工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浅水区钢箱梁荡移施工方法的荡移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吊具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吊具在荡移施工时钢绞线转换头和永久吊索拆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浅水区钢箱梁荡移施工方法在无吊索区域内小车牵拉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一种浅水区钢箱梁荡移施工方法跨缆吊机进行第二次荡移的过程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跨缆吊机;2、钢绞线;3、第一永久吊索;4、钢箱梁;5、第一连接板;6、钢绞线转换头;7、扇形板;8、第二连接板;9、吊索叉耳连接板;10、承重梁;11、连接孔;12、第一起吊位置;13、第二永久吊索;14、销轴;15、吊索叉耳;16、卷扬机;17、第一荡移高度;18、悬索桥主缆;19、第二起吊位置;20、滑车;21、滑座。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术语为:第一永久吊索,在实施荡移施工时,第一永久吊索为第一次进行荡移所使用的悬索桥上本身具有的永久吊索。第二永久吊索,在实施荡移施工时,第二永久吊索为第二次进行荡移所使用的悬索桥上本身具有的永久吊索。第二起吊位置,第二次荡移位置为现场工程师根据承载着钢箱梁的第一永久吊索的位置选定的进行第二次荡移的位置,第二起吊位置的选定需遵循钢箱梁4在荡移时,吊臂或钢绞线沿跨缆吊机1轨道的垂直方向不超过负三十度至正三十度范围,跨缆吊机1的吊臂以垂直于其轨道的角度为零度,吊臂始终平行于钢绞线。第三起吊位置,即重复第二起吊位置选定位置的操作,用以选择第三起吊位置。无索区,即悬索桥的桥面,安装钢箱梁的区段内,钢箱梁上端没有永久吊索的区域。承重梁10,为吊具的主体框架,为较长的箱型梁,承重梁10两端底部与钢箱梁固定,承重梁10越长,吊具与钢箱梁之间的固定越稳定。扇形板7,主要作用为,扇形板7扇形的圆心一端与承重梁10转动连接,由于扇形形状,使得扇形板7沿承重梁10转动时,其转动角度大为增加,扇形板7扇形的圆弧一端,弧长较长,可以设置多个用于连接吊索叉耳和跨缆吊机的钢绞线连接孔,扇形结构为优选结构。吊索叉耳转换头,用于将吊索叉耳和扇形板7连接固定。钢绞线转换头6,用于将跨缆吊机的钢绞线和扇形板7连接固定。图1中a,b,c,d,e分为不同永久吊索,在施工中,荡移施工可以跨越永久吊索进行荡移,减少荡移次数。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进行详细介绍说明。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具的吊具结构图,该吊具,包括:承重梁10;扇形板7,扇形板7的圆弧一端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孔;吊索叉耳转换头,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其另一端能与吊索叉耳可拆卸连接;钢绞线转换头6,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其另一端能与钢绞线可拆卸连接;扇形板7的圆心一端与承重梁10转动连接。上述实施例中,吊索叉耳转换头和钢绞线转换头6分别销接于扇形板7的圆弧一端的连接孔11上,扇形板7作为转动连接件,将吊索叉耳转换头和钢绞线转换头6与承重梁10连接,其中承重梁10在承载重物时,扇形板7的任意一用于传递载荷的所述连接孔11与扇形板7和承重梁10的转动连接处处于该重物的重心线上。由于设置了与承重梁10转动连接的扇形板7,因此本实施例的吊具在起吊荡移钢箱梁4时,能让钢箱梁4一直保持平稳,确保施工的稳定和安全进行。进一步的,如图2中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吊具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所述吊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重梁(10);/n扇形板(7),扇形板(7)的圆弧一端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孔;/n吊索叉耳转换头,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其另一端能与吊索叉耳可拆卸连接;/n钢绞线转换头(6),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其另一端能与钢绞线可拆卸连接;/n扇形板(7)的圆心一端与承重梁(10)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梁(10);
扇形板(7),扇形板(7)的圆弧一端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孔;
吊索叉耳转换头,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其另一端能与吊索叉耳可拆卸连接;
钢绞线转换头(6),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销接,其另一端能与钢绞线可拆卸连接;
扇形板(7)的圆心一端与承重梁(10)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叉耳转换头由吊索叉耳连接板(9)和第一连接板(5)组成,吊索叉耳连接板(9)通过第一连接板(5)和所述连接孔与扇形板(7)可拆卸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为窄长形板状,第一连接板(5)两端具有凹槽,第一连接板(5)侧面为“工”型结构,第一连接板(5)两端分别开有用于转动连接吊索叉耳连接板和扇形板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钢绞线转换头(6)或吊索叉耳连接板(9)的两端为锚头状;所述吊索叉耳转换头与来自于永久吊索的吊索叉耳的可拆卸连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转动连接;
钢绞线转换头(6)与来自于钢绞线的端部的可拆卸连接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尚伟朱小金王博吴建军郭雷刚李博谢国强张富杰孙志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