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出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610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反应釜出料系统,包括:反应釜本体;出料管,出料管的流体入口端连通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出料口,出料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出料管上连接有支管,支管位于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入口方向的一侧,支管具有能够打开的管盖;接管,接管对齐出料管的流体出口端;接头组件,配置为将出料管和接管密封连接;热气加热组件,包括外管和热气管路,外管套设在出料管的靠近出料口区域的外部,外管与出料管之间具有密闭的空气隔层,热气管路用于输入热气到空气隔层内。能够过滤浆料提升出料质量,且使管道长期保持通畅,以及防止气温较低等情况影响出料量。

Reactor dischar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出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备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反应釜出料系统。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反应釜包括罐体、夹套、罐盖、密封套和支座,罐体安装在支座上,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利用反应釜制备的料浆可通过管道输出,反应釜进行反应所需的部分原料可从管道输入。现有技术中,出料管道容易堵塞,导致输送效率下降,严重时甚至使整个系统无法工作。以及,现有技术中气温变化会影响出料量,尤其是气温较低时,导致出料量降低。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其它缺陷,例如操作者难以掌握管道内料浆状态。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出料系统中各管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需要事先在管道端部制作法兰,使得制作工艺复杂,且安装效率低。以及,现有技术中法兰之间的密封不牢靠,容易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反应釜出料系统,用于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反应釜出料系统,包括:反应釜本体;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流体入口端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出料管上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入口方向的一侧,所述支管具有能够打开的管盖;接管,所述接管对齐所述出料管的流体出口端;接头组件,配置为将所述出料管和所述接管密封连接;热气加热组件,包括外管和热气管路,所述外管套设所述出料管的靠近所述出料口区域的外部,所述外管与所述出料管之间具有密闭的空气隔层,所述热气管路用于输入热气到所述空气隔层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出口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透明管段。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竖管段和横管段,所述竖管段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出料口,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横管段内,所述横管段上连接有所述支管。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管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入口方向的一侧下方。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管覆盖全部所述竖管段和部分所述横管段。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管箍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管箍,所述两个半圆形管箍配置为能扣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圆管形管箍,所述管箍组件内壁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位于所述管箍组件内壁的中部,且所述第二环形槽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三环形槽;锁紧结构,配置为锁紧或打开所述两个半圆形管箍;主弹性密封套,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槽,所述主弹性密封套配置为同时密封所述出料管和所述接管的端部;第一副弹性密封套,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以密封所述出料管的端部;第二副弹性密封套,设置在所述第三环形槽内以密封所述接管的端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的流体出口端的外壁具有连为一体的定位环,所述管箍组件内壁具有与所述定位环配合的定位槽。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螺栓或凸轮手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入口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二透明管段。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层或多层过滤结构。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反应釜出料系统中,出料管的流体入口端连通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出料口,出料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出料管上连接有支管,支管位于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入口方向的一侧,支管具有能够打开的管盖。由此,能够利用过滤装置对料浆进行过滤,无法通过过滤装置的料渣被阻挡在过滤装置处,支管具有能够打开的管盖,使得操作者能够经常打开管盖以清理过滤装置处的料渣,能够过滤浆料提升出料质量,且使管道长期保持通畅。而且,热气加热组件包括外管和热气管路,外管套设出料管的靠近出料口区域的外部,外管与出料管之间具有密闭的空气隔层,热气管路用于输入热气到空气隔层内。本技术中,能够往空气隔层内输入热气以加热出料管,防止气温较低等情况影响出料量。而且,与其它管道加热方式相比,本技术中的加热结构可利用蒸汽最高温度具有限值的特点,长时间稳定加热,避免出现电加热等加热方式因元器件损坏导致过热或过冷等缺陷。而且,利用空气隔层受热加热管道使得被外管覆盖区域管道被整体同步加热,加热一致性更好,避免因为加热产生出料管内的局部温差。进一步地,由于出料管在位于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出口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透明管段,便于操作者直观地观察管道内的料浆色度、浓度、流量等信息,以便于作出相应调控操作。进一步地,本技术中改进了管道之间的连接装置,接头组件包括:管箍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管箍,两个半圆形管箍配置为能扣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圆管形管箍,管箍组件内壁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位于管箍组件内壁的中部,且第二环形槽的长度分别大于第一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锁紧结构,配置为锁紧或打开两个半圆形管箍;主弹性密封套,设置在第二环形槽,主弹性密封套配置为同时密封出料管和接管的端部;第一副弹性密封套,设置在第一环形槽内以密封出料管的端部;第二副弹性密封套,设置在第三环形槽内以密封接管的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再需要在管体端部安装法兰可显著节省制作工艺,而且利于两个半圆形管箍能够实现管体之间的快速连接、夹紧。而且,在主弹性密封套配置为同时密封出料管和接管的端部的基础上,第一副弹性密封套设置在第一环形槽内以密封出料管的端部,第二副弹性密封套设置在第三环形槽内以密封接管的端部,即本技术中实现了多重密封,显著提升了密封效果。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中反应釜出料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接头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出料管与接管的连接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出料管;2-接管;3-接头组件;101-管体;102-第一透明管段;103-过滤装置;104-支管;105-管盖;106-流体入口;107-流体出口;108-定位环;109-第二透明管段;301-半圆形管箍;302-主弹性密封套;303-第一副弹性密封套;304-第二副弹性密封套;30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釜本体;/n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流体入口端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出料管上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入口方向的一侧,所述支管具有能够打开的管盖;/n接管,所述接管对齐所述出料管的流体出口端;/n接头组件,配置为将所述出料管和所述接管密封连接;/n热气加热组件,包括外管和热气管路,所述外管套设所述出料管的靠近所述出料口区域的外部,所述外管与所述出料管之间具有密闭的空气隔层,所述热气管路用于输入热气到所述空气隔层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本体;
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流体入口端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出料管上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入口方向的一侧,所述支管具有能够打开的管盖;
接管,所述接管对齐所述出料管的流体出口端;
接头组件,配置为将所述出料管和所述接管密封连接;
热气加热组件,包括外管和热气管路,所述外管套设所述出料管的靠近所述出料口区域的外部,所述外管与所述出料管之间具有密闭的空气隔层,所述热气管路用于输入热气到所述空气隔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出口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透明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竖管段和横管段,所述竖管段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出料口,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横管段内,所述横管段上连接有所述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面向流体入口方向的一侧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覆盖全部所述竖管段和部分所述横管段。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佃学焦念忠张璐邢元跃杨春保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科尔本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