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28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11
一种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包括导体,导体外侧安装有乙丙绝缘层,且乙丙绝缘层一侧连接有隔离层,隔离层外侧安装有填充式内护套层,且填充式内护套层一侧安置有芳纶纱编织层,芳纶纱编织层外侧连接有外护套层,且外护套层一侧设置有外护套包层,外护套层内部连接有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在采用挤压式挤包氯化聚乙烯的内护套的作用下,可以便于固定各绝缘线芯的位置并保证填实绝缘线芯之间的缝隙,并且在内护套外部设置一层芳纶纱编织的作用下,能够使得电缆具备抗撕裂、耐磨性能,并且电缆的绝缘层采用柔软乙丙橡胶,其耐温等级高,长期额定工作温度可达到90

Reconnection power cable for shi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它是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并且它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现有的动力电缆不具备抗撕裂、耐磨、防水性能,并且不具备对电缆表面进行清洁的机构,同时也不具备对高处作业时,对电缆本身进行提拉起升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可以解决电缆不具备抗撕裂、耐磨、防水性能,无法对电缆表面进行清洁的问题,抗撕裂、耐磨性能好,并能实现电缆的及时清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包括导体,导体外侧安装有乙丙绝缘层,乙丙绝缘层一侧连接有隔离层,隔离层外侧安装有填充式内护套层,填充式内护套层一侧安置有芳纶纱编织层,芳纶纱编织层外侧连接有外护套层,外护套层一侧设置有外护套包层,外护套层内部连接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一侧安置有提拉机构。填充式内护套层采用挤压式挤包氯化聚乙烯,填充式内护套层内部呈凹凸不平状结构。清洁机构内部包括有滑槽,滑槽内侧连接有滑块,滑块内部安置有凹槽,凹槽内侧安装有T型活动块,T型活动块上方设置有挡块,T型活动块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底端安装有活动块,活动块外侧安置有活动槽,活动槽外部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一侧均安置有清洁棉刷。第一支架通过T型活动块与滑块构成活动结构,第一支架通过活动块、活动槽与第二支架构成可分离结构。提拉机构内部包括有内槽,内槽内侧连接有内环,内环一侧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外侧连接有圆孔。内环通过活动杆、圆孔与电缆构成可转动结构,活动杆关于固定块的中轴线对称。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采用挤压式挤包氯化聚乙烯的内护套的作用下,可以便于固定各绝缘线芯的位置并保证填实绝缘线芯之间的缝隙,并且在内护套外部设置一层芳纶纱编织的作用下,能够使得电缆具备抗撕裂、耐磨性能,并且电缆的绝缘层采用柔软乙丙橡胶,其耐温等级高,长期额定工作温度可达到900C绝缘,有着很好的耐水性,便于电缆的稳定工作。2、在清洁机构的作用下,第一支架通过T型活动块从滑块内凹槽拉出并被挡块挡住,同时活动块从活动槽内拉出,则使得第一支架与之第二支架分离,但可以通过滑块在滑槽内进行向前滑行,同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清洁棉刷对其电缆表面进行清洁脏污,便于对电缆的清洁工作。3、在提拉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内环通过固定块上活动杆能够在圆孔内进行转动,圆孔设置在电缆的外护套内部,并且内环呈弧形状结构,能够通过活动杆活动,同时也能够通过活动杆与之电缆本身紧密贴合,本藏在内槽内,这样的设置,防止对其高处作业时,可以通过这样的设置,对其电缆进行牵引提升工作,便于人们对其电缆进行安装分配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电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电缆外部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清洁机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导体;2、隔离层;3、乙丙绝缘层;4、填充式内护套层;5、芳纶纱编织层;6、外护套层;7、外护套包层;8、清洁机构;801、滑槽;802、滑块;803、第一支架;804、凹槽;805、T型活动块;806、挡块;807、活动块;808、活动槽;809、第二支架;810、清洁棉刷;9、提拉机构;901、内槽;902、内环;903、固定块;904、活动杆;905、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5,一种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包括导体1、隔离层2、乙丙绝缘层3、填充式内护套层4、芳纶纱编织层5、外护套层6、外护套包层7、清洁机构8、滑槽801、滑块802、第一支架803、凹槽804、T型活动块805、挡块806、活动块807、活动槽808、第二支架809、清洁棉刷810、提拉机构9、内槽901、内环902、固定块903、活动杆904和圆孔905,导体1外侧安装有乙丙绝缘层3,乙丙绝缘层3一侧连接有隔离层2,隔离层2外侧安装有填充式内护套层4,填充式内护套层4一侧安置有芳纶纱编织层5,芳纶纱编织层5外侧连接有外护套层6,外护套层6一侧设置有外护套包层7,外护套层6内部连接有清洁机构8,清洁机构8机构一侧安置有提拉机构9。进一步的,填充式内护套层4采用挤压式挤包氯化聚乙烯,填充式内护套层4内部呈凹凸不平状结构,填充式内护套层4便于固定各绝缘线芯的位置并保证填实绝缘线芯之间的缝隙,使得其电缆本身的阻燃性以及抗压性好。进一步的,清洁机构8内部包括有滑槽801,滑槽801内侧连接有滑块802,滑块802内部安置有凹槽804,凹槽804内侧安装有T型活动块805,T型活动块805上方设置有挡块806,T型活动块805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架803,第一支架803底端安装有活动块807,活动块807外侧安置有活动槽808,活动槽808外部安装有第二支架809,第二支架809与第一支架803一侧均安置有清洁棉刷810。进一步的,第一支架803通过T型活动块805与滑块802构成活动结构,第一支架803通过活动块807、活动槽808与第二支架809构成可分离结构,第一支架803通过T型活动块805从滑块802内凹槽804拉出并被挡块806挡住,并且活动块807从活动槽808内拉出,则使得第一支架803与之第二支架809分离。进一步的,提拉机构9内部包括有内槽901,内槽901内侧连接有内环902,内环902一侧安装有固定块903,固定块903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904,活动杆904外侧连接有圆孔905。进一步的,内环902通过活动杆904、圆孔905与电缆构成可转动结构,活动杆904关于固定块903的中轴线对称,内环902通过固定块903上活动杆904能够在圆孔905内进行转动,便于内环902进行转动出来,从而便于对其电缆进行提升工作。工作原理:使用时,人们可以对电缆本身进行观察一下,是否存在缺陷,电缆采用多芯绝缘线芯成缆,并且直接紧压挤包填充型内护套,将各绝缘线芯的位置固定;其次,护套材料采用高强度氯化聚乙烯,然而内护套外采用了芳纶纱进行高密度编织;然后再挤包外护套,极大地增强抗拉能力,并且在材料上由于电缆的柔软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缆的导体1,在以往电缆设计的基础上,我们选用了IEC60228中的第6类特软结构导体1,缆芯成缆的绞合采用小节径比;绝缘采用柔软乙丙橡胶,其耐温等级高,长期额定工作温度可达到900C绝缘,有着很好的耐水性,并且高强度氯化聚乙烯护套具备耐磨、抗撕、耐油泥满足电缆使用条件要求,在清洁机构8的设置下,能够通过清洁棉刷810对其电缆表面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包括导体(1),其特征在于,导体(1)外侧安装有乙丙绝缘层(3),乙丙绝缘层(3)一侧连接有隔离层(2),隔离层(2)外侧安装有填充式内护套层(4),填充式内护套层(4)一侧安置有芳纶纱编织层(5),芳纶纱编织层(5)外侧连接有外护套层(6),外护套层(6)一侧设置有外护套包层(7),外护套层(6)内部连接有清洁机构(8),清洁机构(8)一侧安置有提拉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包括导体(1),其特征在于,导体(1)外侧安装有乙丙绝缘层(3),乙丙绝缘层(3)一侧连接有隔离层(2),隔离层(2)外侧安装有填充式内护套层(4),填充式内护套层(4)一侧安置有芳纶纱编织层(5),芳纶纱编织层(5)外侧连接有外护套层(6),外护套层(6)一侧设置有外护套包层(7),外护套层(6)内部连接有清洁机构(8),清洁机构(8)一侧安置有提拉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填充式内护套层(4)采用挤压式挤包氯化聚乙烯,填充式内护套层(4)内部呈凹凸不平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再接动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清洁机构(8)包括有滑槽(801),滑槽(801)内侧连接有滑块(802),滑块(802)内部安置有凹槽(804),凹槽(804)内侧安装有T型活动块(805),T型活动块(805)上方设置有挡块(806),T型活动块(805)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架(803),第一支架(803)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建良胡涛游靖华张忠翠黎亮覃鹏王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