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平衡代步车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5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0489148.4专利名称为“自平衡代步车”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技术涉及平衡车
,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代步车。
技术介绍
随着平衡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平衡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在驾驶平衡车时,用户通过改变重心来实现加速、减速、转弯等动作,操作简单,易上手。但是传统的平衡车大多比较笨重,且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平衡车携带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自平衡代步车。一种自平衡代步车,包括两个车体;所述车体包括:承载组件,包括车架及脚踏板,所述车架为中空结构,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车架连接形成空腔,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脚踏板的一侧朝向所述脚踏板凹陷形成凹槽;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及驱动件,所述车轮和所述驱动件均为一个,所述车轮设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脚踏板的一侧,且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车体;/n所述车体包括:/n承载组件,包括车架及脚踏板,所述车架为中空结构,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车架连接形成空腔,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脚踏板的一侧朝向所述脚踏板凹陷形成凹槽;/n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及驱动件,所述车轮和所述驱动件均为一个,所述车轮设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脚踏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脚踏板与地面之间,所述车轮的部分结构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车轮相对于所述车架旋转;/n控制组件,包括姿态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姿态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车架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所述控制器能根据所述姿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件的转速;以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1 CN 20181048914841.一种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车体;
所述车体包括:
承载组件,包括车架及脚踏板,所述车架为中空结构,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车架连接形成空腔,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脚踏板的一侧朝向所述脚踏板凹陷形成凹槽;
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及驱动件,所述车轮和所述驱动件均为一个,所述车轮设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脚踏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脚踏板与地面之间,所述车轮的部分结构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车轮相对于所述车架旋转;
控制组件,包括姿态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姿态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车架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所述控制器能根据所述姿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件的转速;以及
供电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容置于所述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体相互独立,两个所述车体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所述车体的航向角度均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车体,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车体的侧部,且所述连杆的轴向与所述车轮的轴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轴线与所述车轮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杆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车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杆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所述车架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用户拎取的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设于所述车架的外壁上;所述提手结构包括连接所述车架的两个固定杆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的提手带,所述固定杆、所述提手带和所述车架围成用于手指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沿所述脚踏板至所述车架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沿所述车架的纵向设于所述车架的端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临近所述车架靠近所述脚踏板的侧面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临近所述脚踏板的边缘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平衡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与所述车架一体设置。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