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95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包括车厢和导辊,所述车厢内设置有放置箱,且放置箱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并且活动槽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外侧与活动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放置箱内从左往右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腔和第一安装腔,且第二安装腔内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开设有封槽,且封槽内卡合有封板,所述导辊轴连接于第二安装腔的内侧,且导辊上固定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位于对接槽内,所述第一安装腔和安装盒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减震垫。该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将DR板和机头分开存放,并通过双重防护方便其运输,同时方便其拆卸取出,避免在取出过程中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DR
,具体为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DR是一种数字化X摄影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目前DR的整体造价比较昂贵,且内部构造比较精密,在其进行运输时要特别注意,任何零件的损坏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需要对其进行机械保护,然而现有的DR运输机械保护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路面颠簸,现有的DR运输机械保护装置,在对DR进行保护时,仍然存在保护不稳定,其容易受惯性影响发生撞击导致零件损坏的问题,同时由于DR机械整体体积较大,不方便安装和拆卸,容易导致其在运输之前和运输之后的拆装过程中发生损坏。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DR运输机械保护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DR运输机械保护装置,保护不稳定,同时不方便运输前后拆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包括车厢和导辊,所述车厢内设置有放置箱,且放置箱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并且活动槽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外侧与活动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且支撑杆的底部位于限位槽内,并且限位槽设置于车厢底部的内侧,所述车厢的内壁上轴连接有减震片,且减震片的内侧与车厢的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放置箱内从左往右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腔和第一安装腔,且第二安装腔内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开设有封槽,且封槽内卡合有封板,所述导辊轴连接于第二安装腔的内侧,且导辊上固定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位于对接槽内,且对接槽开设于安装盒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腔和安装盒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减震垫。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关于支撑杆的中心轴线设置有2组,且支撑杆为工形结构设计。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且支撑杆的外侧与限位槽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减震片为弧形结构设计,并且减震片关于车厢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组。优选的,所述安装盒与第二安装腔之间为轴连接,且第二安装腔的内部为圆形结构设计。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等间距分布于导辊上,且定位杆设计为钩形结构,并且定位杆的端部与对接槽的底部之间相互卡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1.通过设置的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弹簧和减震片,使得在颠簸路面车厢发生晃动时,可以通过第一弹簧和减震片对放置箱进行保护,避免其直接与车厢的内壁发生碰撞,同时配合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对DR板和机头的区分放置,对其进行保护;2.通过设置的支撑杆与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方便利用叉车将放置箱从车厢内取出,同时安装盒与第二安装腔之间为轴连接,使得安装盒可以在第二安装腔内转动,从而方便将安装盒内的DR板拿出,同时定位杆的端部与对接槽的底部之间相互卡合,方便转动导辊时,通过定位杆对安装盒的位置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放置箱侧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2、放置箱;3、减震垫;4、活动槽;5、支撑杆;6、第一弹簧;7、限位槽;8、减震片;9、第二弹簧;10、对接槽;11、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安装盒;14、封槽;15、封板;16、导辊;17、定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包括车厢1、放置箱2、减震垫3、活动槽4、支撑杆5、第一弹簧6、限位槽7、减震片8、第二弹簧9、对接槽10、第一安装腔11、第二安装腔12、安装盒13、封槽14、封板15、导辊16和定位杆17,车厢1内设置有放置箱2,且放置箱2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4,并且活动槽4内设置有支撑杆5,支撑杆5顶部的外侧与活动槽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且支撑杆5的底部位于限位槽7内,并且限位槽7设置于车厢1底部的内侧,车厢1的内壁上轴连接有减震片8,且减震片8的内侧与车厢1的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9,放置箱2内从左往右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腔12和第一安装腔11,且第二安装腔12内连接有安装盒13,安装盒13的顶部开设有封槽14,且封槽14内卡合有封板15,导辊16轴连接于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且导辊16上固定有定位杆17,定位杆17的一端位于对接槽10内,且对接槽10开设于安装盒13的外侧,第一安装腔11和安装盒13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减震垫3;第一弹簧6关于支撑杆5的中心轴线设置有2组,且支撑杆5为工形结构设计,方便通过第一弹簧6对支撑杆5的端部进行支撑,同时使得支撑杆5可以受外力在活动槽4内活动,对放置箱2的内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支撑杆5与限位槽7之间滑动连接,且支撑杆5的外侧与限位槽7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方便通过支撑杆5在限位槽7内的滑动,对放置箱2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对放置箱2的位置进行固定;减震片8为弧形结构设计,并且减震片8关于车厢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组,使得在受外力晃动时,放置箱2跟随在车厢1内晃动,通过减震片8对放置箱2进行减震处理,避免放置箱2直接撞击车厢1的内部;安装盒13与第二安装腔12之间为轴连接,且第二安装腔12的内部为圆形结构设计,使得安装盒13可以在第二安装腔12内转动,从而通过转动安装盒13,方便对DR板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定位杆17等间距分布于导辊16上,且定位杆17设计为钩形结构,并且定位杆17的端部与对接槽10的底部之间相互卡合,方便通过将定位杆17卡合进对接槽10内,对安装盒13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其发生晃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时,如图1-3所示,首先将该DR中的DR板和机头分别放置进安装盒13和第一安装腔11内,然后将封板15卡入安装盒13顶部的封槽14内,将DR板固定在安装盒13内,同时可以通过安装盒13和第一安装腔11内的减震垫3对DR板和机头进行初步保护,接着将安装盒13在第二安装腔12内进行转动,使得安装盒13完全收放进第二安装腔12内,然后手动转动导辊16,使得导辊16上的定位杆17卡入安装盒13外侧的对接槽10内,通过上下2组定位杆17将安装盒13的位置固定住,然后将放置箱2外侧的封门关上,封门采用的是常规的铰链和卡扣安装的封门,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然后通过叉车将放置箱2抬起,将其推入车厢1内,使得放置箱2底部的支撑杆5在限位槽7内滑动,对放置箱2的位置进行固定,在运输过程中,受路面颠簸影响,放置箱2跟随发生晃动,此时放置箱2的外侧与车厢1内壁上的减震片8接触,通过减震片8和第二弹簧9对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包括车厢(1)和导辊(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设置有放置箱(2),且放置箱(2)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4),并且活动槽(4)内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顶部的外侧与活动槽(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且支撑杆(5)的底部位于限位槽(7)内,并且限位槽(7)设置于车厢(1)底部的内侧,所述车厢(1)的内壁上轴连接有减震片(8),且减震片(8)的内侧与车厢(1)的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9),所述放置箱(2)内从左往右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腔(12)和第一安装腔(11),且第二安装腔(12)内连接有安装盒(13),所述安装盒(13)的顶部开设有封槽(14),且封槽(14)内卡合有封板(15),所述导辊(16)轴连接于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且导辊(16)上固定有定位杆(17),所述定位杆(17)的一端位于对接槽(10)内,且对接槽(10)开设于安装盒(13)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腔(11)和安装盒(13)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减震垫(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R双重机械保护装置,包括车厢(1)和导辊(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设置有放置箱(2),且放置箱(2)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4),并且活动槽(4)内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顶部的外侧与活动槽(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且支撑杆(5)的底部位于限位槽(7)内,并且限位槽(7)设置于车厢(1)底部的内侧,所述车厢(1)的内壁上轴连接有减震片(8),且减震片(8)的内侧与车厢(1)的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9),所述放置箱(2)内从左往右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腔(12)和第一安装腔(11),且第二安装腔(12)内连接有安装盒(13),所述安装盒(13)的顶部开设有封槽(14),且封槽(14)内卡合有封板(15),所述导辊(16)轴连接于第二安装腔(12)的内侧,且导辊(16)上固定有定位杆(17),所述定位杆(17)的一端位于对接槽(10)内,且对接槽(10)开设于安装盒(13)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腔(11)和安装盒(13)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减震垫(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灵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卡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