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及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74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及运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有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相对的端面设有与待支托的双层筒体环坡口形状相匹配的倾斜面,用于对坡口进行支撑和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托架及运输装置,能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双层筒体环坡口的损坏,并降低了对承载机构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及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筒体环运输组装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及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SC屏蔽厂房用的双层筒体的施工工序基本上是工厂制造子模块,现场进行单层或多层环拼装,然后运输和吊装后进行整体拼装。专利技术人发现,双层筒体环由于层间拼装需要工厂预开坡口,拼装和运输时坡口容易损坏,而且双层筒体环对于承担其重力的承载机构(运输车或支墩)的单位压强较大,对于承载机构的单位承载能力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能够对坡口进行有效的保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有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相对的端面设有与待支托的双层筒体环坡口形状相匹配的倾斜面,用于对坡口进行支撑和保护。双层筒体环的内外两侧坡口能够与倾斜面紧密接触,倾斜面能够防止坡口的挤压和剐蹭,底板与与其连接的承载机构面接触,能够最大程度的分散筒体环产生的承载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的轴线为与待支托的双层筒体环形状相匹配的弧线,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的倾斜面能够紧贴坡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坡口保护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板,第二坡口保护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位置避开安装第一坡口保护板、第二坡口保护板及加强板的位置,能够降低支托工装架的整体质量。一种双层筒体环运输装置,包括所述的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及多个运输车,所述双层筒体环支托架能够与运输车连接,运输车能够利用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对待运输的双层筒体环进行支撑,所述运输车用于对双层筒体环进行运输。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车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能够与双层筒体支托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升部连接有顶升板,所述顶升板用于与双层筒体环支托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支托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能够有效对双层筒体环的坡口在运输和组装过程中进行保护,避免了坡口被挤压、剐蹭而产生变形和裂纹。2.本技术的支托架,使用时不需要进行焊接,施工难度低,方便快捷。3.本技术的支托架,可以利用底板最大程度的分散筒体环的重力,降低局部压强,降低了承受筒体环重力的结构的单位承载力要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双层筒体环支托架,1-1.底板,1-2.第一坡口保护板,1-3.第二坡口保护板,1-4.倾斜面,1-5.加强板,1-6.矩形开口,2.运输车,3.双层筒体环。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的双层筒体环在运输过程中坡口位置容易损坏,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两端对称焊接固定有第一坡口保护板1-2及第二坡口保护板1-3,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相对的端面设有倾斜面1-4,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待运输的双层筒体环的坡口相匹配。所述第一坡口保护板、第二坡口保护板的轴线为与待运输的双层筒体环形状相匹配的弧线,采用此种设置,可以使第一坡口保护板、第二坡口保护板的倾斜面贴紧双层筒体环的坡口面,保证了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对双层筒体环的保护效果。所述第一坡口保护板与底板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加强板1-5,所述加强板设置在第一坡口保护板开所倾斜面所在一侧的对侧,所述第二坡口保护板与底板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第二坡口保护板开所倾斜面所在一侧的对侧,采用多个加强板,可以增强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与底板的装配强度,防止了双层筒体环的压力导致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与底板分离。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个矩形开口1-6,所述矩形开口的位置避开第一坡口保护板、第二坡口保护板及加强板的位置,具体的,可以将两个矩形开口设置在第一坡口保护板和第二坡口保护板之间底板位置处,通过设置两个矩形开口,能够有效降低整个支托架的重量,方便支托架的运输和转移。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方便支托架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双层筒体环放置在支托架时,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将双层筒体环的重力传递至底板上,底板将受力均匀分摊到用于承受筒体环重力的承载机构(支墩或运输车)上,降低了局部压强,降低了对承载机构的单位承载力要求。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层筒体环运输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四十二个所述的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及六辆运输车2,每辆运输车配套七个双层筒体环支托架使用,所述运输车上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可采用液压千斤顶,也可采用其他顶升装置,所述液压千斤顶上,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有顶升板,所述顶升板能够通过螺栓与双层筒体环支托架的底板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的运输装置使用时,将双层筒体环支托架与顶升板固定连接,运输车运输至双层筒体环3下方,运输车沿双层筒体环的圆周均匀分布,顶升装置工作,顶升支托架,调节运输车位置,使支托架的位置与双层筒体环向匹配,支托架位置调整好后,顶升装置再次工作,利用支托架将双层筒体环顶起,使双层筒体环脱离其支撑结构,利用运输车将双层筒体环运输至指定位置,双层筒体环运输至指定位置后,将双层筒体环利用起吊设备吊离,将支托架回收,以便于下一次利用。本实施例的运输装置,设有双层筒体环支托架,能够有效放置运输过程中对双层筒体环坡口的损坏,并且通过底板分散双层筒体环的重力,对运输装置的要求较低。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有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相对的端面设有与待支托的双层筒体环坡口形状相匹配的倾斜面,用于对坡口进行支撑和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有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相对的端面设有与待支托的双层筒体环坡口形状相匹配的倾斜面,用于对坡口进行支撑和保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的轴线为与待支托的双层筒体环形状相匹配的弧线,第一坡口保护板及第二坡口保护板的倾斜面能够紧贴坡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口保护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板,第二坡口保护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筒体环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吴伟朱恒雨王晓梅槐浩举张娜娜曹云廷刘振国姜其岳李世恒宋瑛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