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底盘及建筑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77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底盘,涉及建筑机械领域。移动底盘包括车架和装设于车架内的功能部件,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散热机构,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散热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所述功能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所述车架外,维持功能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从而避免功能部件内的电子元件因发热过度而导致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最终延长移动底盘的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机器人,包括上述的移动底盘。

A mobile chassis and construc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底盘及建筑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底盘及建筑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内设置有例如电控箱等功能部件,在移动底盘的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电控箱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电控箱容易因为过热而发生故障,从而导致移动底盘寿命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底盘及建筑机器人,能够加强散热效果从而延长移动底盘的寿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底盘,包括车架和装设于所述车架内的功能部件,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散热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功能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所述车架外。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通风口,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用于将所述车架内外连通;风扇,设置于所述车架内,所述风扇用于将所述车架内的空气抽送至所述车架外。优选地,所述功能部件包括电控箱,所述风扇嵌于所述电控箱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通风口正对,所述风扇用于将所述电控箱内的空气抽送至所述车架外。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百叶窗,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架体;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架体的顶侧及周侧并围合成盖体,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盖体内。优选地,所述车架设置为铝合金件。优选地,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装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及减振装置,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车轮组件,所述减振装置的减振能力可调。优选地,所述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车架固接;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车轮组件固接,所述第二固定座能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方向滑动;导向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减振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结构的外侧,且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调整件,被配置为能够调整所述减振弹性件沿所述第二固定座滑动方向的初始长度。优选地,所述调整件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的外壁,且沿所述第二固定座相对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的方向的安装位置可调;所述减振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调整件之间或设置于所述调整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一种建筑机器人,包括执行机构,还包括上述的移动底盘,所述执行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上。优选地,所述执行机构设置有多种,多种所述执行机构选择性地与所述移动底盘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底盘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内的功能部件以及设置于车架上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能够将功能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车架外,使得功能部件在工作的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避免功能部件因过热而发生故障,从而延长移动底盘的寿命。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底盘包括车架和装设于车架内的电控箱,以及安装在电控箱两端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安装在电控箱两端的风扇,通过风扇将电控箱内的热量抽送至移动底盘外,实现移动底盘的散热,使得电控箱内的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能够处于恒温状态,避免现有的移动底盘的电控箱因发热而导致损坏的问题。3.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底盘的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导向结构、减振弹性件和调整件。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相对设置;导向结构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座,减振弹性件套设于导向结构的外侧,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通过减振弹性件弹性连接;调整件用于调整减振弹性件沿第二固定座滑动方向的初始长度,从而实现对减振效果的调节。通过设置导向结构使得第二固定座能够沿着预设方向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座的方向移动。通过将减振弹性件和调整件设置在导线结构的外侧,使得减振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减振导向及减振效果的调整,且结构紧凑,体积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机器人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底盘的风扇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减振装置与车轮组件及车架之间装配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减振装置与车轮组件及车架之间装配的主视图;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减振装置与车轮组件及车架之间装配的剖视结构图;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减振装置去掉第一固定座后的分解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减振装置的导向套与定位环之间的装配结构图。图中:1、车架;11、挡板;12、电控箱;121、安装槽;2、散热机构;21、风扇;22、百叶窗;3、减振装置;31、第一固定座;32、导向柱;321、第二固定座;331、导向套;3311、限位凸起;332、定位环;3321、限位凹槽;333、限位件;334、定位盘;34、减振弹性件;341、弹簧;342、保护套;35、调整件;351、螺纹孔;36、阻尼减振件;4、车轮组件;5、上装机构;51、警报灯;52、执行机构;6、导航仪。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底盘,包括车架1和装设于车架1内的功能部件,其中功能部件包括电控箱12等电器元件。移动底盘还包括散热机构2,散热机构2设置于车架1上并与电控箱12连通,当功能部件工作时,即移动底盘移动时,功能部件内的各种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散热机构2用于将功能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至车架1外,以降低电控箱12处的温度,使得功能部件能够始终处于相对恒温状态,避免功能部件由于过热而受损,从而延长移动底盘的寿命。优选地,车架1包括架体和多个挡板11,多个挡板11安装于架体的顶侧及周侧并围合成盖体,功能部件设置于盖体内,散热机构2设置于功能部件的两侧,以使得功能部件内的热量能够均衡地排出至支架1外。优选地,请参考图2-图4,散热机构2包括通风口和风扇21,通风口设置于车架1上,用于将车架1的内部和外界连通;风扇21用于将功能部件内的空气经由通风口抽送至支架1外,以使得功能部件内的热量能够从功能部件内排出。具体地,电控箱12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与通风口正对的安装槽121,风扇21设置为两台,两台风扇21分别安装在安装槽121中并与通风口正对设置,通过风扇21将电控箱12内的空气抽送至车架1外。优选地,散热机构2还包括设置于通风口出的百叶窗22。百叶窗22开设于挡板11上并设置于风扇21对应的位置。风扇21将热量从电控箱12内抽出并经由百叶窗22排出车架1外侧,并且,百叶窗22的设置还能将风扇21进行保护,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底盘,包括车架(1)和装设于所述车架(1)内的功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n散热机构(2),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散热机构(2)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功能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所述车架(1)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底盘,包括车架(1)和装设于所述车架(1)内的功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
散热机构(2),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散热机构(2)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功能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所述车架(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
通风口,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用于将所述车架(1)内外连通;
风扇(21),设置于所述车架(1)内,所述风扇(21)用于将所述车架(1)内的空气抽送至所述车架(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包括电控箱(12),所述风扇(21)嵌于所述电控箱(12)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通风口正对,所述风扇(21)用于将所述电控箱(12)内的空气抽送至所述车架(1)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还包括:
百叶窗(22),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
架体;
多个挡板(11),多个所述挡板(11)安装于所述架体的顶侧及周侧并围合成盖体,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盖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设置为铝合金件。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
车轮组件(4),所述车轮组件(4)装设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伟李江刘震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