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枫荷专利>正文

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70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搅拌,注模发泡,成型养护,脱模作业,加工处理与成品养护等多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保温板材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需要人工进行脱模作业,人工使用工具将成型后的保温板材从模具内部取出容易对保温板材造成损伤,且保温板材在模具内部没有彻底的凝固,人工进行脱模容易使成型后的保温板材发生变形,导致保温板材整体受损无法使用;b传统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从内往外对凝固成型后的板材进行推送,直接影响模具使用的灵活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效率。

A molding technology of 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工艺
,具体的说是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保温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保温板在制作过程多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尤其是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的方式不但能够减少其制作的工艺,而且能够提高保温板材的质量,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的方式包括下面多个步骤,原料搅拌,注模发泡,成型养护,脱模作业,加工处理与成品养护等多个步骤。然而现有保温板材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需要人工进行脱模作业,人工使用工具将成型后的保温板材从模具内部取出容易对保温板材造成损伤,且保温板材在模具内部没有彻底的凝固,人工进行脱模容易使成型后的保温板材发生变形,导致保温板材整体受损无法使用;b传统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从内往外对凝固成型后的板材进行推送,直接影响模具使用的灵活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效率。对于保温板材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的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相关
的人员做出了调研后做出了适应的改进,如专利号为2018108055265,一种高强度的膨胀珍珠岩保温板,降低了保温板材的生产成本,然而对于上述中提到的保温板材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目前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可以解决上述中提到的保温板材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注塑成型步骤;步骤一原料搅拌,将备好的浆料、发泡剂与稳泡增强剂投放到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将准备好的温水注入到搅拌机内搅拌3-5min;步骤二注模发泡,将步骤一中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注入到发泡模具内,使用刮刀对注入到发泡模具内的原料上端面进行刮平,原料在发泡模具发泡4-6min;步骤三成型养护,将上述步骤二中的发泡模具放置到通风位置处,静置通风3-5h,等待发泡模具内部浆料表面成型凝固后得到保温板材粗坯;步骤四脱模作业,将经过上述步骤三处理后的发泡模具放置到脱模设备内部,通过脱模设备将发泡模具内的保温板材粗坯取出,取出后的保温板材放置到阴凉位置处通风,等待保温板材彻底凝固,得到保温板材毛坯;步骤五加工处理,根据生产规格,将保温板材毛坯切割成规定的尺寸,清理掉保温板材毛坯表面的杂质,对切割后的保温板材毛坯的切割面进行打磨处理,得到保温板材;步骤六成品养护,对经过步骤五加工处理后的保温板材统一码放收集后放置到阴凉通风处晾晒6-8天,蒸发掉保温材料内部多余的水分;上述步骤一至六需要配合发泡模具与脱模设备完成,所述脱模设备包括脱模基架,脱模基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槽,脱模基架的内壁上安装有执行框架,执行框架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穿插槽,穿插槽内设置有卡紧机构,脱模基架上设置有配合卡紧机构运动的控制机构,执行框架的内部通过卡紧机构对发泡模具进行固定,执行框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移动槽,执行框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进给槽,脱模基架的内壁上设置有震动机构,执行框架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脱模基架外壁上的控制气缸,控制气缸上安装有控制架,控制架的下端对称设置有控制滑块,控制滑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控制滑块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块;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执行框架内壁上的卡紧伸缩杆,卡紧伸缩杆上安装有卡紧作业板,卡紧作业板上均匀设置有卡紧块,卡紧作业板的侧壁上安装有卡紧联动块,卡紧联动块滑动设置在进给槽内,且卡紧联动块抵靠在控制块上,卡紧联动块的与控制块接触的端面为三角型结构;所述发泡模具包括模具框架,模具框架左右两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紧孔,模具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有固定管,模具框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伸缩孔,伸缩孔设置有推送升降杆,推送升降杆的下端安装在推送支链上,推送支链与模具框架之间连接有推送伸缩杆。所述震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脱模基架内壁上的震动气缸,震动气缸的下端安装在震动支架上,震动支架的下端安装有震动框架,震动框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夹持槽,夹持槽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孔,夹持孔内设置有夹持支链。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执行框架上的驱动支架,驱动支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驱动柱,驱动柱的左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支架上,驱动柱上抵靠有推送升降杆。所述推送支链包括安装在推送升降杆上的推送板,推送板上均匀设置有震动孔,震动孔的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震动橡胶块,震动橡胶块上设置有震动弹簧杆,震动弹簧杆位于震动孔内,震动弹簧杆的上端安装在震动作业板上,震动作业板滑动设置在推送升降杆上,震动作业板上对称设置有震动作业杆,震动作业杆滑动设置在固定管内。所述夹持支链包括通过弹簧连接在夹持孔内的夹持杆,夹持杆的外侧抵靠在限位支架上,限位支架固定在执行框架上,限位支架为中部向内倾斜的Z字型结构。所述驱动柱上开设有驱动槽,驱动槽的直径沿其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保温板材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需要人工进行脱模作业,人工使用工具将成型后的保温板材从模具内部取出容易对保温板材造成损伤,且保温板材在模具内部没有彻底的凝固,人工进行脱模容易使成型后的保温板材发生变形,导致保温板材整体受损无法使用;b传统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从内往外对凝固成型后的板材进行推送,直接影响模具使用的灵活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效率。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脱模设备在工作中对发泡模具固定后,通过驱动柱对推送升降杆挤压的方式通过推送板将成型后的板材从模具内部挤压推送而出完成脱模作业,无需人工操作,能够保证脱模后的保温板材不会发生变形,保证保温板材的使用质量。3.本专利技术中设计的发泡模具不但能够从内往外完成脱模作业,在脱模的同时通过震动机构与震动作业杆之间的配合带动推送板上设计的震动橡胶块对成型后端保温板材进行多点震动式推送脱模,能够在脱模作业的过程中降低保温板材与发泡模具之间阻力,提高保温板材脱模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脱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I向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Y向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执行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柱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注塑成型步骤:步骤一原料搅拌,将备好的浆料、发泡剂与稳泡增强剂投放到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将准备好的温水注入到搅拌机内搅拌3-5min;步骤二注模发泡,将步骤一中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使用刮刀对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的原料上端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注塑成型步骤:/n步骤一原料搅拌,将备好的浆料、发泡剂与稳泡增强剂投放到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将准备好的温水注入到搅拌机内搅拌3-5min;/n步骤二注模发泡,将步骤一中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使用刮刀对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的原料上端面进行刮平,原料在发泡模具(5)发泡4-6min;/n步骤三成型养护,将上述步骤二中的发泡模具(5)放置到通风位置处,静置通风3-5h,等待发泡模具(5)内部浆料表面成型凝固后得到保温板材粗坯;/n步骤四脱模作业,将经过上述步骤三处理后的发泡模具(5)放置到脱模设备内部,通过脱模设备将发泡模具(5)内的保温板材粗坯取出,取出后的保温板材放置到阴凉位置处通风,等待保温板材彻底凝固,得到保温板材毛坯;/n步骤五加工处理,根据生产规格,将保温板材毛坯切割成规定的尺寸,清理掉保温板材毛坯表面的杂质,对切割后的保温板材毛坯的切割面进行打磨处理,得到保温板材;/n步骤六成品养护,对经过步骤五加工处理后的保温板材统一码放收集后放置到阴凉通风处晾晒6-8天,蒸发掉保温材料内部多余的水分;/n上述步骤一至六需要配合发泡模具(5)与脱模设备完成,所述脱模设备包括脱模基架(1),脱模基架(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槽,脱模基架(1)的内壁上安装有执行框架(2),执行框架(2)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穿插槽,穿插槽内设置有卡紧机构(3),脱模基架(1)上设置有配合卡紧机构(3)运动的控制机构(4),执行框架(2)的内部通过卡紧机构(3)对发泡模具(5)进行固定,执行框架(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移动槽,执行框架(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进给槽,脱模基架(1)的内壁上设置有震动机构(6),执行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7);/n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安装在脱模基架(1)外壁上的控制气缸(41),控制气缸(41)上安装有控制架(42),控制架(42)的下端对称设置有控制滑块(43),控制滑块(43)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控制滑块(43)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块(44);/n所述卡紧机构(3)包括安装在执行框架(2)内壁上的卡紧伸缩杆(31),卡紧伸缩杆(31)上安装有卡紧作业板(32),卡紧作业板(32)上均匀设置有卡紧块(33),卡紧作业板(32)的侧壁上安装有卡紧联动块(34),卡紧联动块(34)滑动设置在进给槽内,且卡紧联动块(34)抵靠在控制块(44)上,卡紧联动块(34)的与控制块(44)接触的端面为三角型结构;/n所述发泡模具(5)包括模具框架(51),模具框架(51)左右两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紧孔,模具框架(5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有固定管(52),模具框架(5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伸缩孔,伸缩孔设置有推送升降杆(53),推送升降杆(53)的下端安装在推送支链(54)上,推送支链(54)与模具框架(51)之间连接有推送伸缩杆(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注塑成型步骤:
步骤一原料搅拌,将备好的浆料、发泡剂与稳泡增强剂投放到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将准备好的温水注入到搅拌机内搅拌3-5min;
步骤二注模发泡,将步骤一中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使用刮刀对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的原料上端面进行刮平,原料在发泡模具(5)发泡4-6min;
步骤三成型养护,将上述步骤二中的发泡模具(5)放置到通风位置处,静置通风3-5h,等待发泡模具(5)内部浆料表面成型凝固后得到保温板材粗坯;
步骤四脱模作业,将经过上述步骤三处理后的发泡模具(5)放置到脱模设备内部,通过脱模设备将发泡模具(5)内的保温板材粗坯取出,取出后的保温板材放置到阴凉位置处通风,等待保温板材彻底凝固,得到保温板材毛坯;
步骤五加工处理,根据生产规格,将保温板材毛坯切割成规定的尺寸,清理掉保温板材毛坯表面的杂质,对切割后的保温板材毛坯的切割面进行打磨处理,得到保温板材;
步骤六成品养护,对经过步骤五加工处理后的保温板材统一码放收集后放置到阴凉通风处晾晒6-8天,蒸发掉保温材料内部多余的水分;
上述步骤一至六需要配合发泡模具(5)与脱模设备完成,所述脱模设备包括脱模基架(1),脱模基架(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槽,脱模基架(1)的内壁上安装有执行框架(2),执行框架(2)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穿插槽,穿插槽内设置有卡紧机构(3),脱模基架(1)上设置有配合卡紧机构(3)运动的控制机构(4),执行框架(2)的内部通过卡紧机构(3)对发泡模具(5)进行固定,执行框架(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移动槽,执行框架(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进给槽,脱模基架(1)的内壁上设置有震动机构(6),执行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7);
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安装在脱模基架(1)外壁上的控制气缸(41),控制气缸(41)上安装有控制架(42),控制架(42)的下端对称设置有控制滑块(43),控制滑块(43)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控制滑块(43)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块(44);
所述卡紧机构(3)包括安装在执行框架(2)内壁上的卡紧伸缩杆(31),卡紧伸缩杆(31)上安装有卡紧作业板(32),卡紧作业板(32)上均匀设置有卡紧块(33),卡紧作业板(32)的侧壁上安装有卡紧联动块(34),卡紧联动块(34)滑动设置在进给槽内,且卡紧联动块(34)抵靠在控制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枫荷胡峰
申请(专利权)人:倪枫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