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工艺
,具体的说是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保温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保温板在制作过程多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尤其是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的方式不但能够减少其制作的工艺,而且能够提高保温板材的质量,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的方式包括下面多个步骤,原料搅拌,注模发泡,成型养护,脱模作业,加工处理与成品养护等多个步骤。然而现有保温板材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需要人工进行脱模作业,人工使用工具将成型后的保温板材从模具内部取出容易对保温板材造成损伤,且保温板材在模具内部没有彻底的凝固,人工进行脱模容易使成型后的保温板材发生变形,导致保温板材整体受损无法使用;b传统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从内往外对凝固成型后的板材进行推送,直接影响模具使用的灵活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效率。对于保温板材采用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作的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相关
的人员做出了调研后做出了适应的改进,如专利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注塑成型步骤:/n步骤一原料搅拌,将备好的浆料、发泡剂与稳泡增强剂投放到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将准备好的温水注入到搅拌机内搅拌3-5min;/n步骤二注模发泡,将步骤一中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使用刮刀对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的原料上端面进行刮平,原料在发泡模具(5)发泡4-6min;/n步骤三成型养护,将上述步骤二中的发泡模具(5)放置到通风位置处,静置通风3-5h,等待发泡模具(5)内部浆料表面成型凝固后得到保温板材粗坯;/n步骤四脱模作业,将经过上述步骤三处理后的发泡模具(5)放置到脱模设备内部,通过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发泡注塑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注塑成型步骤:
步骤一原料搅拌,将备好的浆料、发泡剂与稳泡增强剂投放到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将准备好的温水注入到搅拌机内搅拌3-5min;
步骤二注模发泡,将步骤一中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使用刮刀对注入到发泡模具(5)内的原料上端面进行刮平,原料在发泡模具(5)发泡4-6min;
步骤三成型养护,将上述步骤二中的发泡模具(5)放置到通风位置处,静置通风3-5h,等待发泡模具(5)内部浆料表面成型凝固后得到保温板材粗坯;
步骤四脱模作业,将经过上述步骤三处理后的发泡模具(5)放置到脱模设备内部,通过脱模设备将发泡模具(5)内的保温板材粗坯取出,取出后的保温板材放置到阴凉位置处通风,等待保温板材彻底凝固,得到保温板材毛坯;
步骤五加工处理,根据生产规格,将保温板材毛坯切割成规定的尺寸,清理掉保温板材毛坯表面的杂质,对切割后的保温板材毛坯的切割面进行打磨处理,得到保温板材;
步骤六成品养护,对经过步骤五加工处理后的保温板材统一码放收集后放置到阴凉通风处晾晒6-8天,蒸发掉保温材料内部多余的水分;
上述步骤一至六需要配合发泡模具(5)与脱模设备完成,所述脱模设备包括脱模基架(1),脱模基架(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动槽,脱模基架(1)的内壁上安装有执行框架(2),执行框架(2)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穿插槽,穿插槽内设置有卡紧机构(3),脱模基架(1)上设置有配合卡紧机构(3)运动的控制机构(4),执行框架(2)的内部通过卡紧机构(3)对发泡模具(5)进行固定,执行框架(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移动槽,执行框架(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进给槽,脱模基架(1)的内壁上设置有震动机构(6),执行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7);
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安装在脱模基架(1)外壁上的控制气缸(41),控制气缸(41)上安装有控制架(42),控制架(42)的下端对称设置有控制滑块(43),控制滑块(43)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控制滑块(43)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块(44);
所述卡紧机构(3)包括安装在执行框架(2)内壁上的卡紧伸缩杆(31),卡紧伸缩杆(31)上安装有卡紧作业板(32),卡紧作业板(32)上均匀设置有卡紧块(33),卡紧作业板(32)的侧壁上安装有卡紧联动块(34),卡紧联动块(34)滑动设置在进给槽内,且卡紧联动块(34)抵靠在控制块(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