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出槽插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670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板出槽插板装置,装取料机构和定位机构设置在行走大车上,装取料机构上设有至少两套夹具,定位机构上对应夹具设置定位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取料机构上设置至少两套夹具,定位机构对应装取料机构的夹具分别对应设置梳状定位棒,可以实现使用一套定位机构进行至少两套极板的插板并梳理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

Plate slo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板出槽插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湿法冶金(如电解金属锰)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解生产中的极板出槽插板装置。
技术介绍
湿法冶金即使用电解法生产金属锰等金属产品。电解金属锰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制备电解溶液,采用锰矿粉与无机酸反应,加热制取锰盐溶液,同时向溶液中加入铵盐作缓冲剂,用加氧化剂氧化中和的方法出去铁,加硫化净化剂除去重金属,然后过滤分离,在溶液中加入电解添加剂作为电解溶液;(2)电解操作过程,向电解槽中注入含硫酸锰水溶电解液,接通直流电,产生电析作用,在阴极板上析出金属锰,阳极板上析出氧气;周期性地更换阴极板,对电析产物进行钝化、水洗、烘干、剥离等处理,获得金属锰产品。电解金属锰的电解操作过程需要周期性地将附着满金属的极板从电解槽中取出(即出槽),并快速将空极板插入电解槽(即插板)。一般的电解金属锰生产车间的电解槽及隔膜框都是由若干行和若干列排布组成,具体根据实际生产车间的规模确定。各极板同名极距一般为58~68mm,单个隔膜框内的极板数量一般从十几到四十几不等。目前,在金属锰的电解生产中,多数的生产车间还采用半自动化的出槽及插板方式,极板的出槽一般以半机械化辅助人工完成,而插板则一般由人工将单片极板插入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金属锰电解生产中,一些生产车间逐渐开始采用全自动化的极板进出槽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申请人申请的中国专利201822046727X公开了一种进出槽系统,此进出槽系统通过机械手抓取极板,完成极板出槽及插板的工作。该系统每个机械手上设置了一套夹具,机械手每一个工作进程只能夹取一个电解槽内的极板,工作生产效率比较低。配合现有的机械手,在进行一次极板抓取工作时,现有的定位机构一般是只能对一组极板进行梳理,生产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极板进出槽系统在一次极板抓取工作中,每个机械手只能提取一个电解槽内的极板,生产效率低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极板出槽插板装置,在装取料机构上设置至少两套夹具,每个工作周期可以完成至少两个电解槽的出槽及插板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极板出槽插板装置,装取料机构和定位机构设置在行走大车上,装取料机构上设有至少两套夹具,定位机构上对应夹具设置定位棒。本技术在装取料机构上设置至少两套夹具,定位机构对应装取料机构的夹具分别对应设置梳状定位棒,可以实现使用一套定位机构进行至少两套极板的插板并梳理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棒设置在定位机构的梳状导向架上,定位棒可以朝向夹具的方向做相对运动。所述相对运动为平移运动或翻转运动。本技术在插板时,定位棒可以伸出或旋转插入极板内,对极板进行梳理,提高插板的准确性。装取料机构上设有偶数套夹具,偶数套夹具以行走大车的长度方向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本技术装取料机构上设置偶数套沿行走大车长度方向对称的夹具,可以同时完成行走大车长度方向两侧的隔膜框的出槽和插板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利用现有的电解锰的生产车间,在车间的两侧通过立柱布置两道平行的轨道梁,行走大车两端安装在轨道梁上,可以沿着轨道梁运动。本技术在梳状定位机构上设有与极板等距的梳状定位棒。在插板时,梳状定位棒对极板插入隔膜框中起到导向梳理作用,提高插板的准确性,避免由于插板出错而影响工作效率。本技术的装取料机构将空极板在定位机构上的定位棒导向梳理下降一定的距离后,定位棒回归零位至定位机构内的同时升降架带动空极板继续下降,直到空极板被放置到导电槽内,可以节省工作时间,从而提高插板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在装取料机构上设置至少两套夹具,定位机构对应装取料机构的夹具分别对应设置梳状定位棒,可以实现使用一套定位机构进行至少两套极板的插板并梳理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在插板时,定位棒可以伸出或旋转插入极板内,对极板进行梳理,提高插板的准确性。在每个工作周期内,装取料机构可以同时完成两排隔膜框的出槽和插板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装取料机构上设置偶数套沿行走大车长度方向对称的夹具,可以同时完成行走大车长度方向两侧的隔膜框的出槽和插板工作。本技术在进行极板插板工作时,装取料机构提取空极板后,两侧的吊架边行走边同向旋转90°,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生产车间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此时装取料机构移出定位机构。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定位机构隐藏在行走下车下端。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5为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6为图2中C部的放大图。图7为定位机构的机架剖视图。图8为装取料机构和定位机构抱合时的主视图。图9为图8中D-D的剖视图。图10为图9中E部的放大图。图中:1、轨道梁;2、行走大车;3、爬行机构;4、装取料机构;5、定位机构;6、隔膜框;7、滚轮机构;41、升降架;42、滑杆;43、吊架;44、夹具;45、半圆环;51、吊杆;52、支架;53、机架;54、第一梳状导向架;55、定位棒;56、第一丝杆;57、第二丝杆;58、传动箱;59、第一滑动座;60、第二滑动座;61、第二梳状导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为了方便说明,图1至图3、图4、图8中标示有XYZ直角坐标系,X轴为行走大车2的长度方向,Y轴为轨道梁1的长度方向,Z轴为竖直轴,X轴、Y轴、Z轴相互正交。如图1所示,在相应的电解锰生产车间的两侧设立两道轨道梁1,轨道梁1沿Y轴方向平行设置,本技术的行走大车2的两端安装在轨道梁1上,可沿轨道梁1运动。两道轨道梁1之间位于行走大车2的下方,等距阵列设置电解槽,电解槽内设置隔膜框6,隔膜框6的X方向中心线与行走大车2的X方向中心线平行,二者之间的定位误差在±3mm的范围内,定位精度高。如图1、图2、图3所示,行走大车2采用箱型梁或者桁架梁的结构设计,可以满足必要的刚度要求,并且可以保证装取料机构4出槽和插板工作的稳定性。行走大车2位于轨道梁1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和爬行机构3,爬行机构3带动行走大车2以步进的方式行走,以实现行走大车2的X方向中心线与下方隔膜框6的X方向中心线平行和定位。行走大车2上设置有装取料机构4和定位机构5,装取料机构4和定位机构5可以在行走大车2上沿X轴的方向运动,两者分别有不同的运行轨道,装取料机构4通过滚轮机构7安装在行走大车2的相应的行走轨道的上端面,可沿行走轨道的上端面运动;定位机构5通过滑移机构安装在行走大车2的相应的行走轨道的下端面,可在行走轨道的下端面运动。如图3、图4所示,装取料机构4在Z轴方向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架41,升降架41可以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板出槽插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装取料机构(4)和定位机构(5)设置在行走大车(2)上,装取料机构(4)上设有至少两套夹具(44),定位机构(5)上对应夹具(44)设置定位棒(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板出槽插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装取料机构(4)和定位机构(5)设置在行走大车(2)上,装取料机构(4)上设有至少两套夹具(44),定位机构(5)上对应夹具(44)设置定位棒(5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出槽插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棒(55)设置在定位机构(5)的梳状导向架上,定位棒(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力徐芳华裴旭源张秦宋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