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45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和下框,所述上框和下框之间设有弹簧伸缩组件和减震叉架,弹簧伸缩组件配置有电动调节机构,以调整弹簧伸缩组件的力值。通过电动调节机构即可实现对弹簧伸缩组件的调节,同时优化安装结构,使其更适应于皮卡、越野等乘用车较小的安装和使用空间,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用户体验感。

Suspension damping mechanism of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用座椅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的舒适度是汽车座椅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卡车通常都安装有减震装置,以缓解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振动给驾乘人员带来的不适感,现有减震装置通常采用单支点螺杆进行调节,因为调节过程处于承重状态,故调节相对费力,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特别是如果将其应用于乘用车时,其用户体验感相对较差,不利于在乘用车上使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优化其调节机构,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适用于乘用车,提高用户体验感和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和下框,所述上框和下框之间设有弹簧伸缩组件和减震叉架,其关键在于:所述弹簧伸缩组件配置有电动调节机构,以调整弹簧伸缩组件的力值。采用以上结构,以电动调节机构对弹簧伸缩组件进行调节,便于乘用车驾乘人员操作,更适应于乘用车较小的活动空间安装和使用,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感。作为优选:所述上框两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上滑槽,所述下框两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下滑槽,所述上框和下框的后端具有正对设置的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所述上框和下框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减震叉架,所述减震叉架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外边板和内边板,两块所述外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下滑动轴和上连接轴相互连接,两块所述内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上滑动轴和下连接轴相互连接,所述下滑动轴两端与下滑槽滑动配合,上滑动轴两端与上滑槽滑动配合。通过铰接设置的减震叉架,以一端固定另一端活动的设置方式,实现对上框的浮动支撑,同时通过滑动可调整上框的高度位置,从而实现座椅的高度调节。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伸缩组件包括沿上框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拉簧,所述电动调节机构包括沿上框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架和丝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电机,其中安装架与上框固定连接,该安装架前端两侧具有正对设置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拉簧板,所述拉簧板沿上框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架后端设有弹簧挂轴,所述拉簧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簧板和弹簧挂轴上;所述拉簧板上固设有与丝杆配合的螺母座,所述电机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与丝杆相连,所述座椅骨架一侧的旁侧板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电机。采用以上方案,大大提高拉簧伸缩调节的稳定性,同时电机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对丝杆进行驱动调节,提高了调节的精准度和平稳性,且将开关置于旁侧板上,更方便驾乘人员进行操作调整,提高驾乘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涡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具有快接头,所述快接头上具有沿其径向设置的弹簧销,所述丝杆靠近涡轮蜗杆传动机构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弹簧销配合的销孔。采用以上方案,大大提高丝杆与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拆装效率,特别适合后期更换零部件,便于保养维护,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拉簧之间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沿上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阻尼弹簧通过减震臂支撑在下框上,所述减震臂倾斜设置,并朝下框前端延伸,所述减震臂上端与安装架铰接,所述弹簧挂轴与阻尼弹簧固定连接,减震臂上对应弹簧挂轴位置设有限位槽,所述减震臂下端具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滚轮,所述阻尼弹簧的阻尼杆与丝杆固定连接。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提高阻尼弹簧的稳定性,同时使阻尼弹簧与丝杆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对上框的倾斜角度较小,减少阻尼弹簧左右晃动幅度,有利于延长阻尼弹簧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下框上对应减震臂下端滚轮的位置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下框合围形成活动槽,以限制滚轮行程,所述活动槽高度与滚轮直径相适应。采用以上方案,主要通过活动槽对滚轮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可进一步确保阻尼弹簧的对中状态,防止左右晃动,同时对其上下偏移幅度进行限制,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通过连接管与丝杆相连,所述连接管呈中空结构,所述阻尼杆和丝杆分别伸入连接管的两端,并通过固定销分别固定。采用以上方案,提高丝杆与阻尼弹簧的拆装效率,便于后期保养维修。作为优选:所述下框的四角均设有向上延伸的防撞垫。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防止上框升降过程中与下框发生碰撞,提高机构整体可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通过电动调节机构即可实现对弹簧伸缩组件的调节,同时优化安装结构,使其更适应于皮卡、越野等乘用车较小的安装和使用空间,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用户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为弹簧伸缩组件与电动调节机构配合结构爆炸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安装架与上框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减震臂与安装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丝杆与快接头配合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图8的侧视图;图10为开关安装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10所示的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主要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3a和下框3b,以及连接上框3a和下框3b的减震叉架和设置在上框3a和下框3b之间的弹簧伸缩组件4,与此同时,弹簧伸缩组件4还配置有电动调节机构5,电动调节机构5主要用于实现对弹簧伸缩组件4的电动调节,即改变弹簧伸缩组件4的力值,从而调节减震组件3的整体减震效果,使其与承重相互适应,提高用户体验感和驾乘舒适性。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在上框3a和下框3b之间设有两组减震叉架,减震叉架主要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外边板3c和内边板3d,两组减震叉架沿减震机构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上框3a和下框3b的后端具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上连接轴30和下连接轴31,上连接轴30沿上框3a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处于相对固定状态,不会在上框3a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同样的,下连接轴31的沿下框3b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两端与下框3b固定连接,减震叉架中的两个外边板3c的正对的后端(本实施例中,指安装使用时靠近座椅靠背的一端为后端,而远离座椅靠背的一端为前端)分别与上连接轴30的两端铰接,而减震叉架中的两个内边板3d的后端则分别与下连接轴31的两端铰接。两个外边板3c的前端则同时与下滑动轴32的两端铰接,下滑动轴32沿下框3b的宽度方向设置,下框3b的前端两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下滑槽3b0,下滑动轴32两端均套设有下滑轮,下滑轮嵌入正对的下滑槽3b0中,二者滑动配合,同理,上框3a的前端两侧具有正对设置的上滑槽3a0,两个内边板3d的前端同时与上滑动轴33铰接,本实施例中上滑动轴33大体呈U字形结构,其两端弯折之后正对上滑槽3a0延伸,其端部同样套设与上滑槽3a0滑动配合的上滑轮,这样设置之后,当下滑轮和上滑轮同时分别沿下滑槽3b0和上滑槽3a0滑动时,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3a)和下框(3b),所述上框(3a)和下框(3b)之间设有弹簧伸缩组件(4)和减震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伸缩组件(4)配置有电动调节机构(5),以调整弹簧伸缩组件(4)的力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3a)和下框(3b),所述上框(3a)和下框(3b)之间设有弹簧伸缩组件(4)和减震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伸缩组件(4)配置有电动调节机构(5),以调整弹簧伸缩组件(4)的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3a)两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上滑槽(3a0),所述下框(3b)两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下滑槽(3b0),所述上框(3a)和下框(3b)的后端具有正对设置的上连接轴(30)和下连接轴(31);
所述上框(3a)和下框(3b)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减震叉架,所述减震叉架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外边板(3c)和内边板(3d),两块所述外边板(3c)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下滑动轴(32)和上连接轴(30)相互连接,两块所述内边板(3d)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上滑动轴(33)和下连接轴(31)相互连接,所述下滑动轴(32)两端与下滑槽(3b0)滑动配合,上滑动轴(33)两端与上滑槽(3a0)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伸缩组件(4)包括沿上框(3a)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拉簧(40),所述电动调节机构(5)包括沿上框(3a)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架(50)和丝杆(5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丝杆(51)转动的电机(5a),其中安装架(50)与上框(3a)固定连接,该安装架(50)前端两侧具有正对设置的调节槽(500),所述调节槽(500)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拉簧板(52),所述拉簧板(52)沿上框(3a)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架(50)后端设有弹簧挂轴(53),所述拉簧(40)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簧板(52)和弹簧挂轴(53)上;
所述拉簧板(52)上固设有与丝杆(51)配合的螺母座(54),所述电机(5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吉强苟华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