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45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和下框,二者之间设有弹簧伸缩组件和减震叉架,弹簧伸缩组件包括沿上框长度方向设置的阻尼弹簧,上框上对应阻尼弹簧的位置固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U形槽,U形槽的开口朝下;阻尼弹簧通过减震臂支撑于U形槽内,减震臂倾斜设置,并朝下框前端延伸,减震臂后端与安装架铰接,减震臂前端具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滚轮,滚轮支撑在下框上,阻尼弹簧的阻尼杆沿安装架长度方向设置并连接有丝杆,丝杆转动可带动阻尼杆旋转以调整阻尼弹簧力值。可充分保证弹簧伸缩组件的水平稳定性和对中可靠性,弱化减震径向载荷影响,减少晃动,延长使用寿命。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spring expansion component of seat damp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用座椅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的舒适度是汽车座椅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卡车通常都安装有减震装置,以缓解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振动给驾乘人员带来的不适感,减震装置主要包括由拉簧和阻尼弹簧构成的弹簧伸缩组件,然而现有阻尼弹簧通常是倾斜安装,即采取倾斜支撑的结构,这种安装结构使得阻尼弹簧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竖向载荷较大,而其主要提供的是轴向载荷缓冲,故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与此同时,这种安装结构也容易发生左右偏摆,导致其轴向力与安装位置不共线,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大大提高弹簧伸缩组件的稳定性,减少左右偏摆幅度等,延长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和下框,所述上框和下框之间设有弹簧伸缩组件和减震叉架,其关键在于:所述弹簧伸缩组件包括沿上框长度方向设置的阻尼弹簧,上框上对应阻尼弹簧的位置固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开口朝下;所述阻尼弹簧通过减震臂支撑于U形槽内,所述减震臂倾斜设置,并朝下框前端延伸,所述减震臂后端与安装架铰接,所述减震臂前端具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滚轮,所述滚轮支撑在下框上,所述阻尼弹簧的阻尼杆沿安装架长度方向设置并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转动可带动阻尼杆旋转以调整阻尼弹簧力值。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减震臂与滚轮结合实现对尊尼弹簧的浮动支撑,使其基本保持水平状态,即安装方向与座椅长度方向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降低使用过程的损坏,同时也可缓解左右偏摆幅度,保持对中状态,从而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下框上对应减震臂下端滚轮的位置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下框合围形成活动槽,以限制滚轮行程,所述活动槽高度与滚轮直径相适应。采用以上方案,主要通过活动槽对滚轮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可进一步确保阻尼弹簧的对中状态,防止左右晃动,同时对其上下偏移幅度进行限制,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前端两侧具有正对设置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拉簧板,所述拉簧板沿上框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架后端设有弹簧挂轴,所述阻尼弹簧两侧具有与其平行设置的拉簧,所述拉簧前后两端分别挂接在拉簧板和弹簧挂轴上,所述拉簧板中部固设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母座。通过增设拉簧有利于提高减震机构的整体减震性能,分担阻尼弹簧承受载荷,且丝杆与螺母座配合,这样调节丝杆时,即可实现拉簧与阻尼弹簧的同时调节,简化调节机构。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通过连接管与丝杆相连,所述连接管呈中空结构,所述阻尼杆和丝杆分别伸入连接管的两端,并通过固定销分别固定。采用以上方案,提高丝杆与阻尼弹簧的拆装效率,便于后期保养维修。作为优选:所述上框两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上滑槽,所述下框两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下滑槽,所述上框和下框的后端具有正对设置的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所述上框和下框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减震叉架,所述减震叉架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外边板和内边板,两块所述外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下滑动轴和上连接轴相互连接,两块所述内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上滑动轴和下连接轴相互连接,所述下滑动轴两端与下滑槽滑动配合,上滑动轴两端与上滑槽滑动配合。通过铰接设置的减震叉架,以一端固定另一端活动的设置方式,实现对上框的浮动支撑,同时通过滑动可调整上框的高度位置,从而实现座椅的高度调节。作为优选:所述上滑槽内靠近其前端的位置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正对上滑槽前端的一侧设有橡胶垫。采用以上方案,可对上滑动轴的滑动行程进行限制,从而限定减震叉架的升降高度,同时降低滑动异响。作为优选:所述下框的四角均设有向上延伸的防撞垫。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防止上框升降过程中与下框发生碰撞,提高机构整体可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可充分保证弹簧伸缩组件的水平稳定性和对中可靠性,弱化减震径向载荷影响,减少晃动,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为弹簧伸缩组件与电动调节机构配合结构爆炸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安装架与上框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减震臂与安装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丝杆与快接头配合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与滑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安装至座椅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侧视图;图11为开关安装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11所示的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主要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3a和下框3b,以及连接上框3a和下框3b的减震叉架和设置在上框3a和下框3b之间的弹簧伸缩组件4。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减震叉架主要包括两组中部相互铰接的外边板3c和内边板3d,且两组沿减震机构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上框3a和下框3b的后端具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上连接轴30和下连接轴31,上连接轴30沿上框3a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处于相对固定状态,不会在上框3a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同样的,下连接轴31的沿下框3b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两端与下框3b固定连接,两组减震叉架中的两个外边板3c的正对的后端(本实施例中,指安装使用时靠近座椅靠背的一端为后端,而远离座椅靠背的一端为前端)分别与上连接轴30的两端铰接,而减震叉架中的两个内边板3d的后端则分别与下连接轴31的两端铰接。两个外边板3c的前端则同时与下滑动轴32的两端铰接,下滑动轴32沿下框3b的宽度方向设置,下框3b的前端两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下滑槽3b0,下滑动轴32两端均套设有下滑轮,下滑轮嵌入正对的下滑槽3b0中,二者滑动配合,同理,上框3a的前端两侧具有正对设置的上滑槽3a0,两个内边板3d的前端同时与上滑动轴33铰接,本实施例中上滑动轴33大体呈U字形结构,其两端弯折之后正对上滑槽3a0延伸,其端部同样套设与上滑槽3a0滑动配合的上滑轮,这样设置之后,当下滑轮和上滑轮同时分别沿下滑槽3b0和上滑槽3a0滑动时,即可调整上框3a的高度位置,此外,因为上滑动轴33大体呈U字形,其为弹簧伸缩组件4的安装提供了有效的让位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对减震叉架伸缩行程的控制,故在上滑槽3a0内设有限位结构38,限位结构38靠近上滑槽3a0前端的一侧设有橡胶垫,限位结构38与上滑槽3a0之间的距离构成上滑轮实际可滑动的距离,从而达到对减震叉架伸缩范围进行限制的目的,同时橡胶垫可减少对上滑轮的碰撞,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异响,同理,为防止减震叉架在升降过程中,上框3a与下框3b之间发生碰撞,故在下框3b的四角均设有向上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3a)和下框(3b),所述上框(3a)和下框(3b)之间设有弹簧伸缩组件(4)和减震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伸缩组件(4)包括沿上框(3a)长度方向设置的阻尼弹簧(41),上框(3a)上对应阻尼弹簧(41)的位置固设有安装架(50),所述安装架(5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U形槽(501),所述U形槽(501)的开口朝下;/n所述阻尼弹簧(41)通过减震臂(42)支撑于U形槽(501)内,所述减震臂(42)倾斜设置,并朝下框(3b)前端延伸,所述减震臂(42)后端与安装架(50)铰接,所述减震臂(42)前端具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滚轮(43),所述滚轮(43)支撑在下框(3b)上,所述阻尼弹簧(41)的阻尼杆(410)沿安装架(50)长度方向设置并连接有丝杆(51),所述丝杆(51)转动可带动阻尼杆(410)旋转以调整阻尼弹簧(41)力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上框(3a)和下框(3b),所述上框(3a)和下框(3b)之间设有弹簧伸缩组件(4)和减震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伸缩组件(4)包括沿上框(3a)长度方向设置的阻尼弹簧(41),上框(3a)上对应阻尼弹簧(41)的位置固设有安装架(50),所述安装架(5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U形槽(501),所述U形槽(501)的开口朝下;
所述阻尼弹簧(41)通过减震臂(42)支撑于U形槽(501)内,所述减震臂(42)倾斜设置,并朝下框(3b)前端延伸,所述减震臂(42)后端与安装架(50)铰接,所述减震臂(42)前端具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滚轮(43),所述滚轮(43)支撑在下框(3b)上,所述阻尼弹簧(41)的阻尼杆(410)沿安装架(50)长度方向设置并连接有丝杆(51),所述丝杆(51)转动可带动阻尼杆(410)旋转以调整阻尼弹簧(41)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3b)上对应减震臂(42)下端滚轮(43)的位置设有限位片(44),所述限位片(44)与下框(3b)合围形成活动槽(45),以限制滚轮(43)行程,所述活动槽(45)高度与滚轮(43)直径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0)前端两侧具有正对设置的调节槽(500),所述调节槽(500)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拉簧板(52),所述拉簧板(52)沿上框(3a)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架(50)后端设有弹簧挂轴(53),所述阻尼弹簧(41)两侧具有与其平行设置的拉簧(40),所述拉簧(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吉强苟华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