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俊彦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21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卡接在壳体的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与支撑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展示屏,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壳体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滑槽内。该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通过电动推杆、行动轮、通孔、壳体、连接杆、推杆和摩擦板的共同作用,即可对展示装置起到便于移动的作用,又能够对展示装置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展示的时候更加稳定,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A portable analog display device for charging system of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其中充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一大重要部分,在新能源汽车售卖的时候,为了让消费者更加客观的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一般会用到模拟展示装置,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从而不方便工作人员移动和转换方向,影响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卡接在壳体(1)的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5)的顶端与支撑台(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展示屏(7),所述支撑台(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滑动连接在壳体(1)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滑槽(9)内;/n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10),所述L形板(10)的上表面与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10)的正面与挡板(12)的背面搭接,所述挡板(12)的左侧面通过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用模拟展示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卡接在壳体(1)的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5)的顶端与支撑台(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展示屏(7),所述支撑台(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滑动连接在壳体(1)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滑槽(9)内;
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10),所述L形板(10)的上表面与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10)的正面与挡板(12)的背面搭接,所述挡板(12)的左侧面通过合页(11)与壳体(1)的左侧面活动连接,所述挡板(12)的正面设置有把手(13);
所述L形板(10)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中活塞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壁左侧面开设的第二滑槽(16)内,液压缸(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行动轮(17),所述行动轮(17)的底端穿进壳体(1)内壁下表面开设的贯穿壳体(1)下表面和摩擦板(22)的通孔(18)内,所述摩擦板(2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俊彦吴守瑶
申请(专利权)人:方俊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