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路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88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路结构改良,是设于一注油机上,该注油机包含有一箱体,一箱盖将该箱体封闭而形成一油室,以及一油泵设于该箱盖并延伸至该油室中,该油泵设有一进油口与一出油口,是用以将该油室中的油经该进油口吸入,并从该出油口打出,该油路结构改良则包含有一连接管,一入油道,一脱压装置,以及一出油道,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连接管是以其一端设于该油泵的出油口; 该入油道是开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而与该连接管的自由端相接; 该脱压装置是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且与该入油道的一端连接; 该出油道是开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 该油室中的油将依序通过该连接管、该盖体中的入油道、脱压装置与该出油道而导至该注油机外。(*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注油机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设于注油机上的油路结构改良,其具有组装快速且故障率低等优点。然该油路系统至少具有以下缺点1、组装程序复杂—该油路系统的设计是以配管6连通多个组件,因此,组装程序繁杂,耗工又费时。2、故障率高—由于每一个配管接点均为结构上的弱点,容易产生缝隙发生漏油,造成油压不足,因此,配管的接点愈多,注油机故障的机率愈高。本技术的内容有鉴于上述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油路结构改良,其组装程序单纯快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路结构改良,其能降低故障发生的机率。缘是为达成前揭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油路结构改良,是设于一注油机上,该注油机包含有一箱体,一箱盖将该箱体封闭而形成一油室,以及一油泵设于该箱盖并延伸至该油室中,该油泵设有一进油口与一出油口,该油路结构改良则包含有一连接管,以其一端设于该油泵的出油口;一入油道开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而与该连接管相接;一脱压装置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且与该入油道连接;以及一出油道开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用以连通该脱压装置与外界;该油室中的油将依序通过该连接管、该箱盖中的入油道、脱压装置与该出油道而导至该注油机外,由此,该油路改良结构具有组装快速且故障率低等优点。其中该连接管身部还设有一释压装置。其中该入油道中段还设有一第一歧道位于该箱盖的盖壁中。其中该出油道中段还设有一第二歧道位于该箱盖的盖壁中。该油路结构改良是包含有一连接管30,一入油道40,一第一歧道50,一脱压装置60,一出油道70,以及一第二歧道80。该连接管30是以其底端连接于该油泵16的出油口166。该入油道40是开设于该箱盖12的盖壁中而与该连接管30的顶端相接。该第一歧道50是由该入油道40中段分歧开设且位于该箱盖12的盖壁中,用以导通该入油道40与外界,该第一歧道50的出口则设有一压力表52,用以感测该入油道40中的油压。该脱压装置60是设于该箱盖12的盖壁中且与该入油道40的一端连通,用以于该油泵16停止打油时将该出油道70中多余的油经由一脱压孔62排放至该油室13中,由于该脱压装置60是一般注油机上常用的结构,在此容不加详述。该出油道70是开设于该箱盖12的盖壁中、用以连通该脱压装置60与外界。该第二歧道80是由该出油道70中段分歧而出且位于该箱盖12的盖壁中,用以将该出油道70中的油导至一压力开关82,由该出油道70中的油压大小控制该压力开关82的开路或断路,进而控制该油泵16的动作。由此,该油室13中的油受该油泵16作用,将依序通过该进油口165、该齿轮泵164、该出油口166、该连接管30、该箱盖12中的入油道40、脱压装置60与该出油道70而导至该注油机10外,再与其他装置如定量分配器等连通,同时,该第一歧道50将油导至该压力表52检测压力,该第二歧道80将油导至该压力开关82控制开断路。简言之,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将现有复杂的配管结构简化,将绝大部分元件(如该脱压装置60、该压力表52与该压力开关82)间的连结浓缩于该箱盖12中,仅余该油泵16与该箱盖12间是以传统的配管结构(该连接管30)加以连结,由此大幅降低组装时所需的程序,同时大量减少配管的接点,事实上,本技术的油路仅余该连接管30二端二接点,将发生漏油等故障的机率降至最低,从而达成本技术的目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前述实施例中,该释压装置17是设于该齿轮泵164出油口166的内侧,就油路结构而言亦等同于将该释压装置17装设于该连接管30上,诸如此类为熟悉此项技术者所能轻易思及的等效结构均为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保护。综上所述,本技术由精心设计的连接管、入油道、脱压装置,以及出油道的组合,形成一组装快速且故障率低的油路改良结构,其整体构造确为首先创作且具增进功效,应符合新型专利的条件,故依法申请专利。权利要求1.一种油路结构改良,是设于一注油机上,该注油机包含有一箱体,一箱盖将该箱体封闭而形成一油室,以及一油泵设于该箱盖并延伸至该油室中,该油泵设有一进油口与一出油口,是用以将该油室中的油经该进油口吸入,并从该出油口打出,该油路结构改良则包含有一连接管,一入油道,一脱压装置,以及一出油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管是以其一端设于该油泵的出油口;该入油道是开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而与该连接管的自由端相接;该脱压装置是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且与该入油道的一端连接;该出油道是开设于该箱盖的盖壁中;该油室中的油将依序通过该连接管、该盖体中的入油道、脱压装置与该出油道而导至该注油机外。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管身部还设有一释压装置。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入油道中段还设有一第一歧道位于该箱盖的盖壁中。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出油道中段还设有一第二歧道位于该箱盖的盖壁中。专利摘要一种油路结构改良,是设于一注油机上,该注油机包含有一箱体,一箱盖将该箱体封闭而形成一油室,以及一油泵,该油泵设有一进油口与一出油口,该油路结构改良则包含有一连接管设于该油泵的出油口,一入油道开设于该箱盖中而与该连接管相接,一脱压装置设于该箱盖中且与该入油道连接,以及一出油道开设于该箱盖中,用以连通该脱压装置与外界;由此,该油路改良结构具有组装,快速且故障率低等优点。文档编号F16N7/00GK2499680SQ0126613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林志明 申请人:裕祥精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裕祥精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