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监测乘坐舒适度且具有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59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54
一种可监测乘坐舒适度且具有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座椅本体包括提供水平坐面的椅面部和提供靠背面的椅背部;椅面部内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震装置,椅背部内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震装置;椅面部内腔的前侧还设有第三减震装置;椅面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部,扶手部的底部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滑动且可定位的设置在椅腿上;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滑腔底部,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滑头的底面相连接;椅腿的底端均固定在水平的底座上,底座的内腔内设有若干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第四减震装置。舒适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分别用于实时检测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三减震装置以及第四减震装置沿伸缩方向的实时长度的各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

A kind of bus seat which can monitor ride comfort and has damp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监测乘坐舒适度且具有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
本技术属于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监测乘坐舒适度且具有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
技术介绍
公交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交通工具,公交车的数量快速增加,同时混合电动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数量也逐渐增加,不同类型的公交车乘客乘坐时行驶舒适度不同,与之相关的人类工效问题也逐步突出。保障公交车的舒适性将会影响市民出行选择乘坐公交车,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公交车减振座椅只考虑到抑制吸震弹簧的跳跃并且只在坐垫内放置减振器,而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平稳、急加速、急减速、急左转、急右转的行驶状态,目前公交车座椅中的减振器没有考虑到多种行驶状态时的减振效果,使得在对应车辆行驶时的颠簸、左右变道拐弯、急刹、增速的状态下,乘客坐在座椅上的减振效果并不明显。公交车不同位置的震动数据差别很大,不同类型的公交车震动数据差别也很大,目前市场上针对乘客乘车舒适性的行车检测系统少之又少。市面上更是没有对公交车座椅在急加速、急减速、急左转、急右转的行驶状态时的震动进行检测。对公交车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对座椅的不同位置震动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检测车辆行驶中的舒适性。车体进行多点数据监测才能满足监测要求,当安装点越多,成本越高,还增加联网复杂性;目前大多车载设备的存储方式都是属于离线模式,每次分析数据都需要把数据拷贝到计算机,节点比较多时非常麻烦。并且获得振动数值后没有给驾驶员反馈信息,从而无法给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目前市场上的公交车座椅极少考虑到乘客的舒适性以及对公交车行车过程中的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使得驾驶员调整行驶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确保给乘客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因此,制造一种具有监测公交车行驶舒适度及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显得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公交车座椅乘坐舒适度较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监测乘坐舒适度且具有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监测乘坐舒适度且具有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包括带有弹性的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提供水平坐面的椅面部和提供靠背面的椅背部;所述椅面部具有椅面部内腔,所述椅背部具有椅背部内腔,所述椅面部内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震装置,且第一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坐面相垂直,所述椅背部内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震装置,且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靠背面相垂直;定义垂直于座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椅面部内腔的前侧还设有第三减震装置,所述第三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a,且0<a<90°;所述椅面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部,且椅面部固定架设在扶手部上,扶手部的顶部位于坐面之上,扶手部的底部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滑动且可定位的设置在椅腿上;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扶手部底部的滑头和设置在椅腿内的滑腔,所述滑腔的顶部开口,所述滑头竖直向下穿过所述开口且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腔内,以调节椅面部的高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滑头上的若干个环状的凹槽和和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滑腔内壁上的若干个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凹槽卡扣配合,且凹槽和凸环具有弹性;椅腿上设有锁定所述凸环与所述凹槽的锁扣,所述锁扣包括锁体,所述锁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椅腿的顶部,所述锁体的顶端具有可插入其中一个凹槽内的卡头,以限制滑头沿着滑腔滑动;所述椅腿内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滑腔底部,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滑头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椅腿的底端均固定在水平的底座上,底座的内腔内设有若干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第四减震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乘坐舒适度的舒适度检测装置,所述舒适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分别用于实时检测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三减震装置以及第四减震装置沿伸缩方向的实时长度的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且所述距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时长度信息分别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各距离传感器在相邻两时刻的长度差值,并将所述长度差值与对应预设的阈值相比较:当长度差值大于对应的所述阈值时,控制器驱动蜂鸣器动作,以提示驾驶员;当长度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蜂鸣器不动作。进一步,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三减震装置和第四减震装置均包括减震组合,所述减震组合包括并排设置且相互平行的阻尼器和第二弹簧,且阻尼器和第二弹簧在相同压力下的变形量相同。第一减震装置的阻尼器和第二弹簧均竖直设置,且第一减震装置的阻尼器的两端和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椅面部内腔的顶面和底面固定相连;第二减震装置的阻尼器的两端和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椅背部内腔的左内侧和右内侧固定相连;第三减震装置的阻尼器和第二弹簧均倾斜设置,且第三减震装置的阻尼器的两端和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椅面部内腔的顶面和前立面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椅面部通过支架与扶手部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锁体呈S形。进一步的,所述夹角a为45°。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本体外包覆有软垫层。进一步的,所述滑头和所述椅腿均为圆柱体状。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进一步的,驾驶室和椅面部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启动所述控制器的开关。进一步的,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阻尼器或第二弹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座椅的高度可调,兼顾大众乘客的同时可考虑倒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可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体验;2)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座椅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提高了乘坐舒适度,尤其在公交车在急加速、急减速、急左转、急右转的行驶状态时均有减振作用,保障了乘客乘车时的舒适性,使得人们出行愿意选择乘坐公交车,对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3)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座椅可自动监测乘坐舒适度,并可在乘坐舒适度不高时向驾驶员发出提醒,避免乘客口头提醒的尴尬。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扶手部、椅腿及底座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监测乘坐舒适度且具有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弹性的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提供水平坐面的椅面部和提供靠背面的椅背部;/n所述椅面部具有椅面部内腔,所述椅背部具有椅背部内腔,所述椅面部内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震装置,且第一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坐面相垂直,所述椅背部内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震装置,且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靠背面相垂直;定义垂直于座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椅面部内腔的前侧还设有第三减震装置,所述第三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a,且0<a<90°;/n所述椅面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部,且椅面部固定架设在扶手部上,扶手部的顶部位于坐面之上,扶手部的底部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滑动且可定位的设置在椅腿上;/n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扶手部底部的滑头和设置在椅腿内的滑腔,所述滑腔的顶部开口,所述滑头竖直向下穿过所述开口且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腔内,以调节椅面部的高低;/n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滑头上的若干个环状的凹槽和和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滑腔内壁上的若干个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凹槽卡扣配合,且凹槽和凸环具有弹性;椅腿上设有锁定所述凸环与所述凹槽的锁扣,所述锁扣包括锁体,所述锁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椅腿的顶部,所述锁体的顶端具有可插入其中一个凹槽内的卡头,以限制滑头沿着滑腔滑动;/n所述椅腿内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滑腔底部,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滑头的底面相连接;/n所述椅腿的底端均固定在水平的底座上,底座的内腔内设有若干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第四减震装置;/n还包括用于监测乘坐舒适度的舒适度检测装置,所述舒适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分别用于实时检测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三减震装置以及第四减震装置沿伸缩方向的实时长度的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时长度信息分别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各距离传感器在相邻两时刻的长度差值,并将所述长度差值与对应预设的阈值相比较:当长度差值大于对应的所述阈值时,控制器驱动蜂鸣器动作,以提示驾驶员;当长度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蜂鸣器不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6 CN 20182035975921.一种可监测乘坐舒适度且具有减振功能的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弹性的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提供水平坐面的椅面部和提供靠背面的椅背部;
所述椅面部具有椅面部内腔,所述椅背部具有椅背部内腔,所述椅面部内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震装置,且第一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坐面相垂直,所述椅背部内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震装置,且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靠背面相垂直;定义垂直于座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椅面部内腔的前侧还设有第三减震装置,所述第三减震装置的伸缩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a,且0<a<90°;
所述椅面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部,且椅面部固定架设在扶手部上,扶手部的顶部位于坐面之上,扶手部的底部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滑动且可定位的设置在椅腿上;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扶手部底部的滑头和设置在椅腿内的滑腔,所述滑腔的顶部开口,所述滑头竖直向下穿过所述开口且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腔内,以调节椅面部的高低;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滑头上的若干个环状的凹槽和和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滑腔内壁上的若干个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凹槽卡扣配合,且凹槽和凸环具有弹性;椅腿上设有锁定所述凸环与所述凹槽的锁扣,所述锁扣包括锁体,所述锁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椅腿的顶部,所述锁体的顶端具有可插入其中一个凹槽内的卡头,以限制滑头沿着滑腔滑动;
所述椅腿内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滑腔底部,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滑头的底面相连接;
所述椅腿的底端均固定在水平的底座上,底座的内腔内设有若干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第四减震装置;
还包括用于监测乘坐舒适度的舒适度检测装置,所述舒适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分别用于实时检测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三减震装置以及第四减震装置沿伸缩方向的实时长度的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时长度信息分别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各距离传感器在相邻两时刻的长度差值,并将所述长度差值与对应预设的阈值相比较:当长度差值大于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召方雅秀赵龙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