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40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11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主体撑杆的一端为手持端,远离手持端的杆体上水平设置U形卡和挡杆。U形卡设于主体撑杆的顶端;挡杆设于U形卡的底部。挡杆的轴线位于U形卡的竖向对称面上。主体撑杆的顶端弯折形成固定弯钩,U形卡的底端卡固在固定弯钩内,两者的接触部分焊接连接。使用时,二衬钢筋的最下端卡入手持撑杆,U形卡的侧壁和挡杆分别提供一个支点,向上抬升手持撑杆,顺时针的力矩会对二衬钢筋施加双向双面的压力,由压力产生的静摩擦力代替了用手直接握住钢筋产生的静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简便;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成本低廉,即卡即松,操作方便,可有效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A kind of hand-held strut used in tunnel lining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
本技术涉及隧道钢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
技术介绍
目前,在隧道二次衬砌施作过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是保证二衬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人一般是利用台架,由仰拱、二架和三架三处平台站共计6人配合一起完成一根二衬钢筋的绑扎。由于工人徒手运送钢筋,双手紧握钢筋,利用摩擦力将钢筋送至指定标高,而站在仰拱上的工人由于耐力、臂展等种种原因无法将钢筋顶至指定标高,导致边墙钢筋搭接过长,而拱顶钢筋高度不足,拱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小,严重时还会发生露筋。由此可见,此种传统人力徒手作业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浪费工人劳动力,还难以保证二衬施工质量,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有利于二衬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安装钢筋,代替原二衬钢筋安装施工中用手直接将钢筋撑到指定标高的施工方式,目的在于解决钢筋安装过程中工人力量不足或耐力不足导致的钢筋安装不到位的问题,节省工人体力,提高钢筋安装效率,保证钢筋制安的施工质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主体撑杆,所述主体撑杆的一端为手持端,远离手持端的杆体上设有U形卡和挡杆,所述U形卡和挡杆均为水平设置,所述挡杆的一侧端与主体撑杆固定连接,所述U形卡的底端与主体撑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卡和挡杆设于主体撑杆的同一侧,且所述挡杆的轴线位于U形卡的竖向对称面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U形卡设于主体撑杆的顶端;所述挡杆设于U形卡的底部,两者的竖向距离为15~22c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撑杆的顶端向远离U形卡的方向弯折形成固定弯钩,所述U形卡的底端卡固在固定弯钩内,两者的接触部分焊接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U形卡的宽度范围为13~17cm,长度范围为40~45cm;所述挡杆的长度范围为13~17cm。更优选的,所述主体撑杆、U形卡和挡杆的材料相同,均为直径22mm的钢筋边角料,整个手持撑杆的整体长度范围为70~80cm。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隧道二衬钢筋的最下端卡入手持撑杆,U形卡的侧壁和挡杆分别提供一个支点,向上抬升手持撑杆,顺时针的力矩会对二衬钢筋施加双向双面的压力,由压力产生的静摩擦力代替了用手直接握住钢筋产生的静摩擦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1、结构简单、加工简便:本撑杆是全钢筋制作,全焊接连接,作为钢筋班组的工具钢筋班组加工起来非常简单方便;2、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成本低廉:本手持撑杆只需要三根废旧钢筋,最长也不超过100cm,利用现场钢筋加工的边角料即可加工,成本低廉;3、即卡即松,操作方便:本撑杆不需要复杂的固定,一开始往上运输钢筋的时候靠在防水板或仰拱钢筋上,需要使用时顺手拿起,卡住、往上撑即可完成全部操作,操作简便,有效规避工人惰性;4、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人积极性:现场钢筋施工往往需要连续安装一版台车长度的钢筋,考验工人的力量及耐力,本手持撑杆有效节省了工人劳动力,直接效益就是提高了现场施工质量。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手持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手持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手持撑杆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撑杆、2-固定弯钩、3-U形卡、4-挡杆、5-二衬钢筋。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监测大流态混凝土超高层泵送压力的水平盘管体系及监测方法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主体撑杆1,所述主体撑杆1的一端为手持端,远离手持端的杆体上设有U形卡3和挡杆4,所述U形卡3和挡杆4均为水平设置,所述挡杆4的一侧端与主体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U形卡3的底端与主体撑杆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U形卡3和挡杆4设于主体撑杆1的同一侧,且所述挡杆4的轴线位于U形卡3的竖向对称面上。所述U形卡3设于主体撑杆1的顶端;所述挡杆4设于U形卡3的底部,两者的竖向距离为15~22cm。所述主体撑杆1的顶端向远离U形卡3的方向弯折形成固定弯钩2,所述U形卡3的底端卡固在固定弯钩2内,两者的接触部分焊接连接。所述U形卡3的宽度范围为13~17cm,长度范围为40~45cm;所述挡杆4的长度范围为13~17cm。所述主体撑杆1、U形卡3和挡杆4的材料相同,均为直径22mm的钢筋边角料,整个手持撑杆的整体长度范围为70~80cm。如图3,使用时,首先将二衬钢筋5的最下端卡入手持撑杆,U形卡的侧壁和挡杆分别为其提供一个支点,向上抬升手持撑杆,顺时针的力矩会对二衬钢筋施加双向双面的压力,由压力产生的静摩擦力代替了用手直接握住钢筋产生的静摩擦力。考虑到现场二衬钢筋的主筋用材都是带有月牙纹的螺纹型钢筋,加大了其阻力,故用手持撑杆卡住的钢筋所受的静摩擦力完全不会小于用手直接握住钢筋产生的力。紧接着人就可以通过手持撑杆将二衬钢筋5送到指定标高,与徒手作业不同的是由于撑杆增加了工人臂展,工人可以以更舒服的姿势,更省力地将完成施工。本技术利用一个力矩对二衬钢筋5产生的双面双向的压力来制造二衬钢筋5向上的摩擦力,且众所周知,二衬钢筋5用钢均为带有月牙肋的螺纹钢,钢筋上月牙型螺纹也能增大阻力,而长长的臂杆能让工人以一个较为舒服的姿势将钢筋撑至指定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主体撑杆(1),所述主体撑杆(1)的一端为手持端,远离手持端的杆体上设有U形卡(3)和挡杆(4),所述U形卡(3)和挡杆(4)均为水平设置,所述挡杆(4)的一侧端与主体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U形卡(3)的底端与主体撑杆(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主体撑杆(1),所述主体撑杆(1)的一端为手持端,远离手持端的杆体上设有U形卡(3)和挡杆(4),所述U形卡(3)和挡杆(4)均为水平设置,所述挡杆(4)的一侧端与主体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U形卡(3)的底端与主体撑杆(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卡(3)和挡杆(4)设于主体撑杆(1)的同一侧,且所述挡杆(4)的轴线位于U形卡(3)的竖向对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衬砌钢筋施工的手持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卡(3)设于主体撑杆(1)的顶端;所述挡杆(4)设于U形卡(3)的底部,两者的竖向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梦李书渝李金会苏井高苗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