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吨位自卸车装配用任意向自动伸缩支撑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40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吨位自卸车装配用任意向自动伸缩支撑工装,万向轮旋转架为三角架,万向轮旋转架通过支撑体与底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底板、支撑体之间能够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蜗杆轴与蜗轮轴之间通过齿轮相啮合并进行配合动作;螺旋槽设置在支撑体的端部,蜗轮轴沿支撑体的竖直方向布设,弹簧垫片与弹簧相焊接并与蜗轮轴相接触。蜗杆轴的旋转能够带动蜗轮轴旋转,蜗轮轴旋转时与螺旋槽相配合并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蜗轮轴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带动弹簧伸缩从而减小或者增加弹性势能。本工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地面环境破坏,有效保护生产环境,节省厂房维护成本,提高生产安全性的自动伸缩任意向移动支撑工装。

Any direction automatic telescopic support tooling for assembly of large tonnage dump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吨位自卸车装配用任意向自动伸缩支撑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设备装配用定位并便于移动的装置,属于机械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发展,精益生产,6s管理,绿色制造等被日益重视,从而要求车间的生产装配环境、工作效率和工作强度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从而配套工装需要改型升级问题。我校实习基地湘电集团百吨车装配车间,负责装配108吨、220吨、300吨等型号自卸车的装配,其装配过程需先将自卸车车架定位在工装支撑座上悬空,然后加装油箱、驾驶室、发动机、电动轮、布局液压油管等部件单元式集中生产模式。该车间当前用于支撑车架的支撑座属于不能移动支撑工装,支撑工装重量为100kg左右,工人只能采用吊车吊动或撬棍撬动,吊车吊动定位导致操作繁琐、需要人员配合、增加了操作危险系数、浪费吊车资源、对地面有碰撞风险等缺陷;撬棍撬动定位劳动强度大、破坏地面严重、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等缺陷。为适应即将投入使用的现代化新装配车间需求,设计一款劳动强度小、定位精准、不破坏现场环境、同时在装配时能固定不动,在空载时便于移动的支撑座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百吨车装配用定位作业时能固定不动,空载时便于移动的支撑座,并能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地面环境破坏,有效保护生产环境,节省厂房维护成本,提高生产安全性的自动伸缩任意向移动支撑工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吨位自卸车装配用任意向自动伸缩支撑工装,包括底板1、支撑体2、转动手柄3、万向轮旋转架4、转轮5、蜗杆轴6、弹簧垫片7、蜗轮轴8、弹簧9、螺旋槽10、螺纹铆钉11、连接体12和支撑柱15。万向轮旋转架4为三角架,万向轮旋转架4通过支撑体2与底板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使得底板1、支撑体2之间能够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转动手柄3安装在蜗杆轴6的端部,转动手柄3与蜗杆轴6能够沿纵向进行相对运动。蜗杆轴6与蜗轮轴8之间通过齿轮相啮合并进行配合动作;螺旋槽10设置在支撑体2的端部,蜗轮轴8沿支撑体2的竖直方向布设,蜗轮轴8与螺旋槽10之间为螺纹配合;弹簧垫片7与弹簧9相焊接并与蜗轮轴8相接触。蜗杆轴6的旋转能够带动蜗轮轴8旋转,蜗轮轴8旋转时与螺旋槽10相配合并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蜗轮轴8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带动弹簧9伸缩从而减小或者增加弹性势能。转轮5与万向轮旋转架4及连接体12之间能够进行配合并能够实现万向滚动,万向轮旋转架4和转轮5之间由固定螺纹铆钉11进行连接。转动手柄3来调整弹簧9的弹簧力大小。调整弹簧力的大小即可确定伸缩机构承受的压力大小,该压力直接影响承载装置的移动机构的受力状况和移动状况,弹簧力的大小调整要合适。附图说明图1为任意向伸缩支撑装置视剖面图。图2为任意向伸缩支撑装置的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任意向伸缩支撑装置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任意向伸缩支撑装置左视剖面图。图5为该装置任意转向万向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大吨位自卸车装配用任意向自动伸缩支撑工装,包括底板1、支撑体2、转动手柄3、万向轮旋转架4、转轮5、蜗杆轴6、弹簧垫片7、蜗轮轴8、弹簧9、螺旋槽10、螺纹铆钉11、连接体12和支撑柱15。万向轮旋转架4为三角架,万向轮旋转架4通过支撑体2与底板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使得底板1、支撑体2之间能够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转动手柄3安装在蜗杆轴6的端部,转动手柄3与蜗杆轴6能够沿纵向进行相对运动。蜗杆轴6与蜗轮轴8之间通过齿轮相啮合并进行配合动作;螺旋槽10设置在支撑体2的端部,蜗轮轴8沿支撑体2的竖直方向布设,蜗轮轴8与螺旋槽10之间为螺纹配合;弹簧垫片7与弹簧9相焊接并与蜗轮轴8相接触。蜗杆轴6的旋转能够带动蜗轮轴8旋转,蜗轮轴8旋转时与螺旋槽10相配合并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蜗轮轴8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带动弹簧9伸缩从而减小或者增加弹性势能。转轮5与万向轮旋转架4及连接体12之间能够进行配合并能够实现万向滚动,万向轮旋转架4和转轮5之间由固定螺纹铆钉11进行连接。转动手柄3来调整弹簧9的弹簧力大小。调整弹簧力的大小即可确定伸缩机构承受的压力大小,该压力直接影响承载装置的移动机构的受力状况和移动状况,弹簧力的大小调整要合适。实施例一种大吨位自卸车装配用任意向自动伸缩支撑工装,所述支撑工装上设有调整装置、移动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用于针对不同重量的车型调整压缩力的大小;所述移动装置用于挪动支撑工装;所诉支撑装置属于骨架部分;三个装置的具体阐述如下:1、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体、内腔、螺纹孔、连接孔、上伸缩套筒、4跟支撑柱;内腔、螺纹孔、连接孔介位于支撑体内,支撑体于4跟支撑柱焊接一体,上伸缩套筒与支撑体焊接。2、移动装置:该装置由下伸缩套筒、底板及4个万向轮焊接而成。底板上有4个孔,与4个支撑架一一对应。而万向轮又包括:连接体、转动架、转轮、螺纹柳钉。连接体与转动架之间旋转配合,转动架与转轮之间通过螺纹柳丁进行旋转配合。3、调整装置:包括转动柄、蜗轮轴、蜗杆轴、弹簧、上弹簧垫片和下弹簧垫片。蜗杆内端一齿轮外端有1一个圆孔。蜗轮轴上有螺纹和一齿轮。摇动手柄穿在蜗杆轴外端孔中呈滑动配合。蜗杆轴与蜗轮轴之间进行蜗轮蜗杆配合。弹簧垫片与蜗轮轴下端焊接。弹簧上下两端与两弹簧垫片焊接。支撑装置与调整装置之间,蜗杆轴与支撑体上一通孔同轴转动配合,蜗轮轴上螺纹与支撑体内螺纹孔配合,蜗杆轴中齿轮与蜗轮轴中齿轮蜗轮蜗杆配合并存于支撑体内腔,弹簧及上弹簧垫片存于上伸缩套筒内。支撑装置与滑动装置之间,四条支撑柱套进底板上四孔呈滑动配合,上伸缩套筒与下伸缩套筒呈滑动配合。滑动装置与调整装置之间,下弹簧垫片与弹簧下半部分存于其中,下弹簧垫片与底板上表面接触。由支撑上层的四只止定机构起定位作用,即确定滑动套的运动幅度的大小,从而决定自动伸缩万向移动承载装置在无载荷时离开地面的高度;所述止定机构往上调时伸缩量变大,往下调时伸缩量变小;伸缩量的大小可视地面情况而定,地面条件较好时伸缩量可小些,地面条件较差时伸缩量可大些。所述伸缩机构可实现自动伸缩,当承载装置受到一-定大的重物或其它压力作用时,能使承载装置与地面接触支起所有载荷,保护万向轮不受损坏,而在载荷撤销后,承载装置自动离开地面,万向轮自动伸出,方便承载装置的移动和对正。所述万向轮总成可实现任意方向的移动,而实现任意方向的移动在承载装置的对正、小范围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工装、千斤顶、支架、专用工具等工作中所必需的运动。静动转换功能:当重物放在支撑体上时,支撑体下表面对弹簧垫片产生压力,弹簧垫片推动弹簧进行压缩,直至支撑柱与地面接触将压力传导致地面,压力从万向轮转移到支撑柱。支撑柱与地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强大静摩擦力使该工装固定而无法容易移动。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吨位自卸车装配用任意向自动伸缩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体(2)、转动手柄(3)、万向轮旋转架(4)、转轮(5)、蜗杆轴(6)、弹簧垫片(7)、蜗轮轴(8)、弹簧(9)、螺旋槽(10)、螺纹铆钉(11)、连接体(12)和支撑柱(15);/n万向轮旋转架(4)为三角架,万向轮旋转架(4)通过支撑体(2)与底板(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使得底板(1)、支撑体(2)之间能够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转动手柄(3)安装在蜗杆轴(6)的端部,转动手柄(3)与蜗杆轴(6)能够沿纵向进行相对运动;蜗杆轴(6)与蜗轮轴(8)之间通过齿轮相啮合并进行配合动作;螺旋槽(10)设置在支撑体(2)的端部,蜗轮轴(8)沿支撑体(2)的竖直方向布设,蜗轮轴(8)与螺旋槽(10)之间为螺纹配合;弹簧垫片(7)与弹簧(9)相焊接并与蜗轮轴(8)相接触;蜗杆轴(6)的旋转能够带动蜗轮轴(8)旋转,蜗轮轴(8)旋转时与螺旋槽(10)相配合并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蜗轮轴(8)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带动弹簧(9)伸缩从而减小或者增加弹性势能;/n转轮(5)与万向轮旋转架(4)及连接体(12)之间能够进行配合并能够实现万向滚动,万向轮旋转架(4)和转轮(5)之间由固定螺纹铆钉(11)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吨位自卸车装配用任意向自动伸缩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体(2)、转动手柄(3)、万向轮旋转架(4)、转轮(5)、蜗杆轴(6)、弹簧垫片(7)、蜗轮轴(8)、弹簧(9)、螺旋槽(10)、螺纹铆钉(11)、连接体(12)和支撑柱(15);
万向轮旋转架(4)为三角架,万向轮旋转架(4)通过支撑体(2)与底板(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使得底板(1)、支撑体(2)之间能够进行上下相对运动;转动手柄(3)安装在蜗杆轴(6)的端部,转动手柄(3)与蜗杆轴(6)能够沿纵向进行相对运动;蜗杆轴(6)与蜗轮轴(8)之间通过齿轮相啮合并进行配合动作;螺旋槽(10)设置在支撑体(2)的端部,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自强单武斌周展杨帅伟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