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20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杆油缸,属于液压设备领域。该拉杆油缸包括缸筒、设置在所述缸筒前端的前盖、设置在所述缸筒后方的后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套接有活塞,在所述活塞上方设置有套接在所述活塞杆上的缓冲套,所述活塞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前盖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前盖与所述缸筒之间,在所述前盖内设置有铜套。该拉杆油缸,通过将通油管道开设在油缸套内,减少了管道的空间占用,降低材料使用成本,另外,通油套管与油缸套一体化成形,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杆油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杆油缸,属于液压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一般的液压阀都是采用电动进行控制,但是电动液压阀一般用在小流量和小压力,要求开关频率大的地方,无法适用于大流量的情况,所以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流量,开关频率要求低的液压阀来实现对管道流量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效率高的拉杆油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杆油缸包括缸筒、设置在所述缸筒前端的前盖、设置在所述缸筒后方的后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套接有活塞,在所述活塞上方设置有套接在所述活塞杆上的缓冲套,所述活塞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前盖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前盖与所述缸筒之间,在所述前盖内设置有铜套。进一步地,所述前盖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通过所述拉杆相互连接,通过拉杆实现前盖与后盖的连接,从而将缸筒固定,缸筒和前盖及后盖接触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垫,以加强缸筒的密闭性。进一步地,所述前盖上方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前盖上的法兰板,前盖与法兰板连接在一起,连接稳固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开设有上注油口,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开设有上出油口。进一步地,所述上出油口内设置有上调节螺栓,通过上调节螺栓可以方便油液通过上出油口排出缸筒,实现缸筒上部的泄压。进一步地,所述后盖包括第五侧面、第六侧面、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在所述第五侧面上开设有下注油口,在所述第六侧面上开设有下出油口。进一步地,所述下出油口内设置有下调节螺栓,通过下调节螺栓可以方便油液通过下出油口排出缸筒,实现缸筒下部的泄压。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数量为4根。进一步地,所述法兰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前盖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具有镀铬层,所述缓冲套由青铜制成。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拉杆油缸,通过缓冲套和缓冲垫的设计,可以提高缓冲能力,降低活塞受损的几率,提高拉杆油缸的使用寿命,通过铜套的设置,不仅能够为活塞杆的运动进行导向,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抗缓冲能力,降低拉杆油缸运行过程中的振动,进而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拉杆油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拉杆油缸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照图1-图2,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拉杆油缸包括缸筒1、设置在缸筒1前端的前盖2、设置在缸筒1后方的后盖3以及设置在缸筒1内的活塞杆4,活塞杆4下端套接有活塞41,在活塞41上方设置有套接在活塞杆41上的缓冲套42,活塞杆41上端设置有连接在前盖2上的缓冲垫21,缓冲垫21设置在前盖2与缸筒1之间,在前盖2内还设置有铜套5。在上述实施例中,前盖2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后盖3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22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拉杆4,前盖2和后盖3通过拉杆4相互连接,通过拉杆4实现前盖2与后盖3的连接,从而将缸筒1固定,缸筒1和前盖2及后盖3接触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垫(未图示),以加强缸筒1的密闭性,拉杆4的数量为4根。在上述实施例中,前盖2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前盖2上的法兰板23,前盖2与法兰板23通过固定螺栓(未图示)连接在一起,连接稳固可靠。在上述实施例中,前盖2包括第一侧面201、第二侧面202、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第一侧面201上开设有上注油口2011,在第二侧面202上开设有上出油口2021,上出油口2021内设置有上调节螺栓2022。在上述实施例中,后盖3包括第五侧面301、第六侧面302、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在第五侧面301上开设有下注油口3011,在第六侧面302上开设有下出油口3021,下出油口3021内设置有下调节螺栓302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活塞杆41表面进行镀铬处理,以提高活塞杆41的耐磨性和可靠性,铜套5采用较为柔软的青铜铸件,以防止损伤活塞杆41,另外,缓冲垫21采用高性能的U形垫。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铜套5设置为锥形结构,以提高对活塞杆41的缓冲效果,另外,在缸筒1内还设置有磁性接近开关,能够方便实现拉杆油缸的小型化,降低拉杆油缸的体积。综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拉杆油缸,通过缓冲套42和缓冲垫21的设计,可以提高缓冲能力,降低活塞41受损的几率,提高拉杆油缸的使用寿命,通过铜套5的设置,不仅能够为活塞杆41的运动进行导向,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抗缓冲能力,降低拉杆油缸运行过程中的振动,进而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油缸包括缸筒、设置在所述缸筒前端的前盖、设置在所述缸筒后方的后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套接有活塞,在所述活塞上方设置有套接在所述活塞杆上的缓冲套,所述活塞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前盖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前盖与所述缸筒之间,在所述前盖内还设置有铜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油缸包括缸筒、设置在所述缸筒前端的前盖、设置在所述缸筒后方的后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套接有活塞,在所述活塞上方设置有套接在所述活塞杆上的缓冲套,所述活塞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前盖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前盖与所述缸筒之间,在所述前盖内还设置有铜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通过所述拉杆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方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前盖上的法兰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培贤
申请(专利权)人:德卡液压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