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结合电极引线的汇流条组件和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897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汇流条组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汇流条组件是将均包括电极引线的多个电池单元电连接的汇流条组件,并且包括:插入型汇流条,该插入型汇流条设置成杆状导体的形式;侧附着汇流条,该侧附着汇流条定位成使得插入型汇流条置于侧附着汇流条之间,以分别在插入型汇流条的两侧旁边形成配合空间,使得至少一个电极引线插入配合空间中;以及支撑和保持构件,该支撑和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将插入型汇流条支撑在比侧附着汇流条进一步突出的位置处,当插入型汇流条被挤压时,该支撑和保持构件通过插入型汇流条被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定位在与侧附着汇流条相同的平面上。

Bus bar assembly for bonding electrode leads and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the bus ba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结合电极引线的汇流条组件和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结合电极引线的汇流条组件和一种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且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在不弯曲电极引线的情况下将电极引线联接到汇流条的汇流条组件以及一种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1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30918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介绍
目前商业化的二次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锂二次电池等。其中,与镍基二次电池相比,锂二次电池由于基本上没有记忆效应而具有诸如自由充电和放电、非常低的自放电率和高能量等优点,因此锂二次电池更加突出。锂二次电池主要分别使用锂基氧化物和碳质材料作为正极电极活性材料和负极电极活性材料。锂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在该电极组件中,涂有正极电极活性材料的正极电极板和涂有负极电极活性材料的负极电极板被布置为使得分隔件置于其间;以及外部部件、即袋状外部部件,其将电极组件与电解质一起可密封地容纳。通常,根据所述外部部件的形状,锂二次电池可以分为罐型二次电池以及袋型二次电池,在所述罐型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被包括在金属罐中,在所述袋型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被包括在由铝片制成的袋中。近来,二次电池不仅广泛用于诸如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小型装置中,而且还广泛用于通过使用内燃机和/或电动机而需要驱动力的电动车辆中。电动车辆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以及仅由电动机和电池供电而不具有内燃机的纯电动车辆。当二次电池用于电动车辆时,大量二次电池被电连接,以增加容量和功率。特别地,由于袋型二次电池可以被容易地堆叠,因此其被广泛用于中型或大型装置。因此,典型地,通过将袋型二次电池串联和/或并联连接,从而实现中型或大型装置的电池模块/电池组。同时,当构造电池模块时,袋型二次电池10的电极引线20被弯曲,如图1所示,并且与汇流条的上端表面接触,然后通过焊接40与其结合。这里,汇流条是由铜、银、镀锡铜等制成并呈杆形的杆状导体。与铜线相比,汇流条可以安全地向总线供应大量电流,因此汇流条广泛用作包括电动车辆的电池模块的电源装置中的布线构件。然而,在传统技术中,需要工人进行大量的手动操作以保持电极引线20的弯曲形状,并且由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引线20的弹性恢复力,电极引线20和汇流条30不容易彼此附着。特别地,当三个或更多个电极引线被并联连接时,需要将多个电极引线重叠在汇流条上,这使焊接工作更加困难,并且使焊接质量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汇流条组件和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由于电极引线在无需弯曲的情况下被联接到汇流条,因此所述汇流条组件可以允许电极引线附着到汇流条。然而,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内容,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说明书中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目的。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连接具有电极引线的多个电池单元的汇流条组件,该汇流条组件包括:插入型汇流条,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设置成杆状导体的形式;侧附着汇流条,所述侧附着汇流条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置于所述侧附着汇流条之间,以分别在所述插入型汇流条的两侧旁边形成配合空间,使得至少一个电极引线被插入所述配合空间中;以及支撑和保持构件,所述支撑和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插入型汇流条支撑在比所述侧附着汇流条更突出的位置处,并且当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挤压时,所述支撑和保持构件通过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定位在与所述侧附着汇流条相同的平面上。支撑和保持构件可以是板簧,该板簧的两端支撑插入型汇流条,并且该板簧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弹性地加宽,并且当插入型汇流条向内插入时,板簧可以利用弹性恢复力压缩插入型汇流条的两个侧表面。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可以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锥形部,以插入到所述板簧的两端之间的空间中。插入型汇流条可以包括:第一平坦部,该第一平坦部设置成面向与侧附着汇流条相同的平面上的侧附着汇流条的侧表面;第二平坦部,该第二平坦部形成为具有比第一平坦部小的宽度并且被板簧的两端压缩。侧附着汇流条可以被成对地设置,使得该对侧附着汇流条可彼此分离,所述成对侧附着汇流条中的每个侧附着汇流条包括附着部和间隙调节部,所述附着部被设置为与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平行,所述间隙调节部从所述附着部的两端弯曲,并且从所述附着部的两端延伸,并且其中,所述成对侧附着汇流条彼此对称地设置,并且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置于所述成对侧附着汇流条之间,以围绕所述插入型汇流条的周边。汇流条组件还可包括汇流条支撑框架,该汇流条支撑框架用作板状结构,并且具有形成在与配合空间对应的位置处的狭缝,使得电极引线穿过狭缝,汇流条支撑框架支撑插入型汇流条和侧附着汇流条。汇流条支撑框架还可包括夹持部,该夹持部设置在与支撑和保持构件相反的位置处,并且插入型汇流条被置于夹持部与支撑和保持构件之间,以限制插入型汇流条。汇流条支撑框架还可包括弹性挤压部,该弹性挤压部设置成弹性地挤压侧附着汇流条的两个侧表面。汇流条支撑框架还可包括角支架,该角支架被构造成围绕并支撑侧附着汇流条的四个角部。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有益效果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汇流条组件和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所述汇流条组件可以在不弯曲电极引线的情况下将电极引线联接到汇流条,从而使得电极引线被附着至汇流条。此外,由于所有电极引线可以在机械压缩状态下被焊接,所以无论并联连接结构中的电极引线的数量如何,都可以提高电连接性和机械结合强度可靠性。此外,由于消除了弯曲电极引线的手动过程,所以可以提高电池模块生产线的自动化率。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上述内容,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说明书和附图中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电极引线和汇流条的传统结合构造的视图。图2和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汇流条组件的主要部件和电池单元堆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在插入电极引线之前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汇流条组件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4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6是示出在插入电极引线之后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汇流条组件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图6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8和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极引线和汇流条组件被结合之前和之后的构造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描述之前,应当理解,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限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是基于允许专利技术人适当地定义术语以获得最佳解释的原理,基于与本公开的技术方面对应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因此,本文提出的描述仅是用于说明目的的优选示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连接具有电极引线的多个电池单元的汇流条组件,所述汇流条组件包括:/n插入型汇流条,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设置成杆状导体的形式;/n侧附着汇流条,所述侧附着汇流条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置于所述侧附着汇流条之间,以分别在所述插入型汇流条的两侧旁边形成配合空间,使得至少一个电极引线被插入所述配合空间中;以及/n支撑和保持构件,所述支撑和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插入型汇流条支撑在比所述侧附着汇流条更突出的位置处,并且当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挤压时,所述支撑和保持构件通过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定位在与所述侧附着汇流条相同的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1 KR 10-2017-01309181.一种用于电连接具有电极引线的多个电池单元的汇流条组件,所述汇流条组件包括:
插入型汇流条,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设置成杆状导体的形式;
侧附着汇流条,所述侧附着汇流条被定位成使得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置于所述侧附着汇流条之间,以分别在所述插入型汇流条的两侧旁边形成配合空间,使得至少一个电极引线被插入所述配合空间中;以及
支撑和保持构件,所述支撑和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插入型汇流条支撑在比所述侧附着汇流条更突出的位置处,并且当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挤压时,所述支撑和保持构件通过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定位在与所述侧附着汇流条相同的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中,所述支撑和保持构件是板簧,其两端支撑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并且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弹性地加宽,并且当所述插入型汇流条被向内插入时,所述板簧利用弹性恢复力压缩所述插入型汇流条的两个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中,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锥形部,以插入到所述板簧的两端之间的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中,所述插入型汇流条包括:
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平坦部被设置成在与所述侧附着汇流条相同的平面上面向所述侧附着汇流条的侧表面;以及
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形成为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并且被所述板簧的两端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昊俊金炅模文祯晤朴真用李订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