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75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解决电池组的连接端与插接件不能顺利插接,或者多次盲插后损坏插接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的后侧壁设有与壳体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组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的上端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所述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的第一端均与底座连接,第一导条与第二导条相同位置之间的距离由第一端往第二端逐渐增大,第一导条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条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电池组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导条、第二导条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导向作用以及便于取出和放入电池组等优点。

A new battery shared Mana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
本技术涉及电池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部分,在我国信息传递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用户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通信业务量的增长,移动通信基站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已经刻不容缓。蓄电池是保障通信设备不间断供电的关键设备,传统基站蓄电池建设成本是开关电源建设成本的3倍左右,因此加强蓄电池的管理,改善其使用状况,有效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节能减排与低成本运营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联系。现有技术通常使用电池共用管理器应用于通信基站建设,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的电池共用管理器包括壳体、与壳体可拆卸式连接的多个电池组、连接于壳体后侧内壁的插接件,壳体内设有限位块使得电池组在限位块之间滑动,电池组的连接端从壳体前侧开口穿入后与插接件插接,电池组的接触端封闭壳体前侧开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由于电池组为长条形且电池组两侧只有限位块进行限位,在取出与放入电池组时,电池组时常与限位块发生碰撞,长期以往限位块容易松动后无法起到限位作用,以至于电池组的连接端与插接件不能顺利插接,或者多次盲插后损坏插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解决在取出与放入电池组时,电池组时常与限位块发生碰撞,长期以往限位块容易松动后无法起到限位作用,以至于电池组的连接端与插接件不能顺利插接,或者多次盲插后损坏插接件的问题。<br>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包括壳体、与壳体可拆卸式连接电池组、控制件、连接于壳体内的限位块,所述壳体的后侧壁设有与壳体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组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的上端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所述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的第一端均与底座连接,第一导条与第二导条相同位置之间的距离由第一端往第二端逐渐增大,第一导条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条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电池组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导条、第二导条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导条、第二导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在取出与放入电池组时,电池组时常与限位块发生碰撞,长期以往限位块容易松动后无法起到限位作用,以至于电池组的连接端与插接件不能顺利插接,或者多次盲插后损坏插接件。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在插件的上端设有导向件,导向件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在电池组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导条、第二导条相适配的第一滑槽,电池共用管理器在接入电池组过程中,所述电池组的连接端穿过壳体前侧的开口位于导向件的第一导条于第二导条之间,通过第一导条、第二导条与第一滑槽的导向作用使得电池组的连接端精确连接接插件。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共用管理器在接入电池组过程中,所述电池组的连接端穿过壳体前侧的开口后与接插件连接,池组的接触端封闭该开口。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两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电池组两侧设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两侧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电池组两侧设有与第二滑轨相适配的第三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与电池组侧面的夹角均为1°至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条和第二导条与电池组侧面的夹角均为5°。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电池组的连接端穿过壳体前侧的开口位于导向件的第一导条于第二导条之间,通过第一导条、第二导条与第一滑槽的导向作用使得电池组的连接端精确连接接插件。避免多次误插后导致接插件损坏,增加设备使用寿命。2、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所述限位块的两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电池组两侧设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轨;所述电池组两侧设有与第二滑轨相适配的第三滑槽。使用滑槽与滑轨的连接方式,便于取出和放入电池组,减少电池组与限位块的磕碰次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共用管理器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池共用管理器的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电池组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电池组与限位块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与限位块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与限位块的平面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壳体,11-底座,12-接插件,2-电池组,21-第一滑槽,22-第一滑轨,3-控制件,4-限位块,41-第二滑槽,42-第二滑槽,5-导向件,51-第一导条,52-第二导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专利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3-5所示,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包括壳体1、与壳体1可拆卸式连接电池组2、控制件3、连接于壳体1内的限位块4,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设有与壳体1连接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组2的接插件12,所述接插件12的上端设有导向件5,所述导向件5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导条51和第二导条52,所述第一导条51和第二导条52的第一端均与底座11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包括壳体(1)、与壳体(1)可拆卸式连接电池组(2)、控制件(3)、连接于壳体(1)内的限位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设有与壳体(1)连接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组(2)的接插件(12),所述接插件(12)的上端设有导向件(5),所述导向件(5)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导条(51)和第二导条(52),所述第一导条(51)和第二导条(52)的第一端均与底座(11)连接,第一导条(51)与第二导条(52)相同位置之间的距离由第一端往第二端逐渐增大,第一导条(51)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条(52)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电池组(2)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所述电池组(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导条(51)、第二导条(52)相适配的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与第一导条(51)、第二导条(5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包括壳体(1)、与壳体(1)可拆卸式连接电池组(2)、控制件(3)、连接于壳体(1)内的限位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设有与壳体(1)连接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组(2)的接插件(12),所述接插件(12)的上端设有导向件(5),所述导向件(5)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导条(51)和第二导条(52),所述第一导条(51)和第二导条(52)的第一端均与底座(11)连接,第一导条(51)与第二导条(52)相同位置之间的距离由第一端往第二端逐渐增大,第一导条(51)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条(52)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电池组(2)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所述电池组(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导条(51)、第二导条(52)相适配的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与第一导条(51)、第二导条(5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共用管理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马林周善超李远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昊普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