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PSK控股公司专利>正文

对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864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准形成有槽口部的处理对象的对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对准装置包括:支撑部件,放置有处理对象;驱动部,旋转所述支撑部件;推动部件,向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处理对象的侧面施加力,而将所述处理对象移动至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原位置;槽口部感应部,检测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是否处于一定位置;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旋转所述支撑部件而使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处于所述一定位置。

Align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准(Alignment)包括半导体芯片等基板的处理对象的对准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对于半导体制造工艺,在将半导体芯片运送至规定的位置的情况下,该芯片必须以一定的方向而进行对准(Alignment)。该半导体芯片的结晶按一定方向成长,按各个制造工艺,对于芯片结晶成长方向视为进行既定对准并执行作业。因此,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中,必须执行对准半导体芯片的作业。近来,随着半导体芯片、光掩膜及LCD等半导体组件的表面结构高集成化,使用于此的图案更精细化,在执行对于芯片等处理对象的对准时,由处理对象的原位置滑脱而成为处理对象的损伤的原因。因此,要求对半导体芯片等处理对象的更精密且稳定的对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于提供精密对准处理对象的对准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用于提供稳定对准处理对象的对准装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并非限定于上述课题,未言及的课题由本说明书及附图而使本专利技术的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明确理解。本专利技术提供对准形成有槽口部的处理对象的对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对准装置包括:支撑部件,供放置处理对象;驱动部,旋转所述支撑部件;推动部件,向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处理对象的侧面施加力,将所述处理对象移动至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原位置;槽口部感应部,感应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是否处于既定位置;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旋转所述支撑部件而将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处于所述一定位置。所述推动部件包括:旋转部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提供为能够以上下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旋转体形状,所述第一位置是指所述旋转部件的侧面与在处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原位置的所述处理对象的侧面接触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指所述旋转部件的侧面由处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原位置的所述处理对象的侧面分隔一定距离的位置。所述推动部件还包括:旋转支撑部,一端结合有所述旋转部件,以另一端为中心而以水平方向进行旋转。多个所述推动部件相互分隔,而环绕所述支撑部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在所述推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旋转所述支撑部件而使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处于所述一定位置。所述对准装置还包括:高度感应部,感应所述处理对象的一部分区域是否处于距离所述支撑部件的上面一定高度以上。所述高度感应部包括: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包括:发光部,发出激光;受光部,接受由所述发光部发出的激光,所述发光部及所述受光部将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于之间而提供。所述激光传感器,在俯视时,包括:第一激光传感器及第二激光传感器,由各个发光部发出的激光在所述支撑部件上相互交叉。所述处理对象包括:肋骨框架;双面泡棉胶带,固定于所述肋骨框架的内侧面;芯片,附着于所述双面泡棉胶带的上面。所述槽口部沿着所述处理对象的圆周而提供为多个,槽口部感应部与各个所述槽口部对应而提供。所述槽口部感应部提供为以激光按上下方向贯通而经过所述槽口部的激光传感器。在所述肋骨框架的侧面,在俯视时,所述槽口部之间形成有以直线切断的边缘部,所述边缘部还包括:边缘部感应部,以检测是否处于一定位置上。所述边缘部感应部以作为激光传感器提供,以激光经过由所述边缘部分隔一定距离以内的一定位置而提供。所述对准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部,旋转所述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第一推动部件及第二推动部件,所述另一端以相对的方式邻接,所述旋转驱动部,包括:第一气缸,在俯视时,活塞向所述第一推动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及所述第二推动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之间而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推动部件及所述第二推动部件排列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第一曲轴部件,在俯视时,形成有长度方向以与所述活塞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提供的导槽,且与所述活塞连接;第一连接轴,一端沿着所述导槽移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部件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一端沿着所述导槽移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部件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空气供应排出部,将空气供应至第一气缸及排出。所述推动部件还包括:第三推动部件及第四推动部件,所述另一端相互以相对的方式邻接,所述旋转驱动部包括:第二气缸,在俯视时,活塞朝所述第三推动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及所述第四推动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之间而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三推动部件及所述第四推动部件排列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第二曲轴部件,在俯视时,形成有长度方向以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提供的导槽,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第三连接轴,一端沿着所述第二曲轴部件的所述导槽移动,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推动部件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第四连接轴,一端沿着所述第二曲轴部件的所述导槽移动,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推动部件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空气供应排出部将空气供应至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及排出,以使所述第一推动部件、所述第二推动部件、所述第三推动部件及所述第四推动部件相互以相同的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对准装置能够精密对准处理对象。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对准装置能够稳定对准处理对象。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对准装置而对准的处理对象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对准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简要显示图2的支撑部件、驱动部、槽口部感应部及边缘部感应部的附图;图4为显示图1的支撑部件的立体图;图5为显示图2的推动部件的立体图;图6为显示图2的推动部件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图7为显示图2的推动部件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图8为简要显示图2的推动部件及旋转其的旋转驱动部的一例的平面图;图9为显示对于在图2的推动部件中的一个的上部挂有处理对象的情况,高度感应部进行感应的一例的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对准装置200:处理对象201:槽口部202:边缘部210:肋骨框架220:双面泡棉胶带230:基板1000:支撑部件2000:驱动部3000:推动部件3001:第一推动部件3002:第二推动部件3003:第三推动部件3004:第四推动部件3100:旋转部件3200:旋转支撑部4000:旋转驱动部5000:槽口部感应部6000:高度感应部7000:边缘部感应部8000: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更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变形为各种形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非以限定于下面的实施例而进行解释。本实施例以用于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完整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提供。因此,附图中的要素的形状用于强调更明确的说明而进行了夸张。图1为显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对准装置100而对准的处理对象200的一例的立体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100为对准处理对象200的装置。处理对象200在边缘区域形成有由侧面向内侧凹蚀的槽口部201。根据一实施例,处理对象200包括:肋骨框架210、双面泡棉胶带220及基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准装置,涉及一种对准形成有槽口部的处理对象的对准装置,该对准装置特征在于,/n包括:/n支撑部件,放置有处理对象;/n驱动部,旋转所述支撑部件;/n推动部件,向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处理对象的侧面施加力,将所述处理对象移动至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原位置;/n槽口部感应部,检测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是否处于一定位置;/n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旋转所述支撑部件而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处于所述一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2 KR 10-2018-00677031.一种对准装置,涉及一种对准形成有槽口部的处理对象的对准装置,该对准装置特征在于,
包括:
支撑部件,放置有处理对象;
驱动部,旋转所述支撑部件;
推动部件,向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处理对象的侧面施加力,将所述处理对象移动至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原位置;
槽口部感应部,检测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是否处于一定位置;
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旋转所述支撑部件而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处于所述一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部件包括:旋转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提供至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并以上下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而提供为可旋转的旋转体形状,
所述第一位置是指所述旋转部件的侧面与处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原位置的所述处理对象的侧面接触的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是指所述旋转部件的侧面由处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原位置的所述处理对象的侧面分隔一定距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部件还包括:旋转支撑部,以所述旋转部件与一端结合,并将另一端为中心而沿着水平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推动部件相互分隔而环绕所述支撑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所述推动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旋转所述支撑部件而所述处理对象的槽口部处于所述一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准装置还包括:高度感应部,检测所述处理对象的一部分区域是否由所述支撑部件的上面处于一定高度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感应部包括:激光传感器,
所述激光传感器包括:
发光部,发出激光;
受光部,接收由所述发光部发出的激光,
所述发光部及所述受光部提供为将所述支撑部件设于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传感器包括:
第一激光传感器及第二激光传感器,在俯视时,由各个发光部发出的激光在所述支撑部件上相互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对象包括:
肋骨框架;
双面泡棉胶带,固定于所述肋骨框架的内侧面;
芯片,附着于所述双面泡棉胶带的上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硕徽崔原畅
申请(专利权)人:PSK控股公司塞米吉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