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743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包括:连接蓄电池与蜂窝状上托架的弹性块、蜂窝状上托架、连接蜂窝状下托架与蜂窝状上托架的弹性块、蜂窝状下托架、阵列弹簧组、微型风扇组。其中,弹性块为耐高温材料制成,蜂窝状上下托架的基本组成单元为轻质3D八面体Lattice组成,阵列弹簧组由周向阵列布置的弹簧与弹性柱体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蓄电池进行有效散热且防止电池箱受到随机路面激励影响而破裂,保证了蓄电池的安全,提高了电池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可以改善混动汽车上电池箱系统的散热与减振效果。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battery box of hybri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动汽车电池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严格,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其节能、低排放等特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并已经开始商业化。混动汽车中的电力驱动系统的动力来源主要为车载蓄电池,行车过程中的蓄电池性能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混动汽车中电动模式能否正常使用。实际上,混动汽车在行车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来自路面的激励,车体出现振荡与颠簸,特别在不平整路面,往往由于振动的原因而造成车载蓄电池电芯漏液或电池箱断裂,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且长时间使用的动力蓄电池工作电流大,产热量大,电池箱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很容易导致电池组的温度快速上升。考虑到车载蓄电池中其结构的特殊性,如果不采取相关的减振与散热措施,电池箱很容易造成松动、接触不良甚至破裂以及电池性能降低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兼具散热与减振作用的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结构,以提高混动汽车的车载蓄电池在行车过程中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兼具散热与减振作用的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蜂窝状下托架,所述蜂窝状下托架内嵌设有蜂窝状上托架,所述蜂窝状上托架内嵌设有蓄电池箱,所述蜂窝状下托架和所述蜂窝状上托架的基本组成单元均为3D八面体Lattice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状下托架与所述蜂窝状上托架所形成的侧部空隙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蜂窝状下托架与所述蜂窝状上托架的第一弹性块。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状上托架与所述蓄电池箱所形成的侧部空隙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蓄电池箱与所述蜂窝状上托架的第二弹性块。进一步地,所述的蜂窝状下托架与所述蜂窝状上托架所形成的底部空隙中设有多个阵列弹簧组和微型风扇组。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微型风扇组设置于各个所述阵列弹簧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阵列弹簧组呈锥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阵列弹簧组由弹性柱体和多个弹簧组成。进一步地,所有所述的弹簧以所述弹性柱体为中心按圆周分布并与所述弹性柱体绑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蜂窝状上下托架采用3D八面体Lattice轻质结构设计方案,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且3D八面体lattice结构有利于增大散热表面积,利于电池系统的散热。(2)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蜂窝状上下托架通过设置弹性块、阵列弹簧组分别将蓄电池与蜂窝状上下托架进行柔性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从多个方向对电池系统进行减振,过滤来自路面的激励,有效提高缓冲效果。(3)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阵列弹簧组,由弹性柱体与对称周向弹簧组组成,当周向弹簧受到激励弹性形变时,位于中心位置的弹性系数较大的弹性柱体对阵列弹簧具有稳定作用,有效避免弹簧的晃动与回弹等不稳定现象产生,有效防止二次振动带来的危害。(4)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蜂窝状托架与微型风扇组结合,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可避免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引起其性能不稳定。(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兼具散热与减振作用的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结构可以对蓄电池进行有效散热且防止电池箱受到随机路面激励影响而破裂,保证了蓄电池的安全,提高了电池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可以改善混动汽车上电池系统的散热与减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蜂窝状上、下托架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阵列弹簧组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蓄电池箱、2—第一弹性块、3—蜂窝状上托架、4—第二弹性块、5—蜂窝状下托架、6—阵列弹簧组、7—微型风扇组、8—第一弹簧、9—第二弹簧、10—第三弹簧、11—第四弹簧、12—弹性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兼具散热与减振作用的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连接蓄电池与蜂窝状上托架的第一弹性块2,蜂窝状上托架3,连接蜂窝状下托架与蜂窝状上托架的第二弹性块4,蜂窝状下托架5,阵列弹簧组6,微型风扇组7,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及第二弹性块2、4均为可耐高温的橡胶材料制成,分别固定于蜂窝状上托架3与蜂窝状下托架5,以用来蜂窝状上托架3与蜂窝状下托架5连接以及蓄电池箱1与蜂窝状上托架3接触连接。该弹性块构建的连接为柔性连接,在水平方向上对电池箱进行柔性约束,对蓄电池箱1在水平方向上的振动进行缓冲处理。所述蜂窝状上托架3为面板3D蜂窝网状,正视图为U形结构,蜂窝状上托架3的基本组成单元为3D八面体Lattice结构,如图2所示,3D八面体Lattice符合轻量化设计,且3D蜂窝状结构较常规面板结构增大了表面积,有利于电池箱系统散热。蜂窝状上托架3的底面用来放置蓄电池箱1,蜂窝状上托架3的侧面固定合适数量的第一弹性块2,通过第一弹性块2在蜂窝状上托架3内将蓄电池水平方向上进行柔性约束。蓄电池箱1与蜂窝状上托架3之间的第一弹性块2应稀疏对称布置,确保各弹性块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所述蜂窝状下托架5设置于蜂窝状上托架3下方,蜂窝状下托架5与蜂窝状上托架3之间靠第二弹性块4、阵列弹簧组6连接。蜂窝状下托架5的基本组成单元为3D八面体Lattice结构,3D八面体Lattice符合轻量化设计,且3D蜂窝状结构较常规面板结构增大了表面积,有利于蓄电池箱1系统散热。蜂窝状下托架5与车架之间为固定连接。蜂窝状下托架5与蜂窝状上托架3除了连接部位外,其他部位保持一定初始间距,用来预留减振过程中的缓冲行程与散热空间。所述阵列弹簧组6为偶数对的第一~第四弹簧8,9,10,11圆周排布,如图3所示,且弹簧顶部倾斜一定角度,阵列弹簧组6整体呈锥形结构。阵列弹簧组中心有弹性柱体12,该弹性柱体12与阵列弹簧顶部为绑定连接。当出现路面颠簸时,位于中心位置的弹性系数较大的弹性柱体12对阵列第一~第四弹簧8,9,10,11具有稳定作用,有效避免第一~第四弹簧8,9,10,11的晃动与回弹等不稳定现象产生,有效防止二次振动带来的危害。阵列弹簧组6在受到来自路面各方向力的时候可有效进行缓冲抵抗,削弱蜂窝状下托架5的振动力向蜂窝状上托架3传递,与蜂窝状上托架3内的第一弹性块2配合,对蜂窝状上托架3中的蓄电池箱1进行了有效的缓冲作用。所述微型风扇组7均匀分布在蜂窝状下托架5底面,位于各阵列弹簧组之间,根据电池箱系统内的温度传感器可随时监测电池箱温度,当电池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开启微型风扇对电池箱进行散热,配合蜂窝状的上下托架,可有效将温度场内的热进行扩散,对电池箱进行有效降温冷却。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蜂窝状下托架(5),所述蜂窝状下托架(5)内嵌设有蜂窝状上托架(3),所述蜂窝状上托架(3)内嵌设有蓄电池箱(1),所述蜂窝状下托架(5)和所述蜂窝状上托架(3)的基本组成单元均为3D八面体Lattice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蜂窝状下托架(5),所述蜂窝状下托架(5)内嵌设有蜂窝状上托架(3),所述蜂窝状上托架(3)内嵌设有蓄电池箱(1),所述蜂窝状下托架(5)和所述蜂窝状上托架(3)的基本组成单元均为3D八面体Lattice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状下托架(5)与所述蜂窝状上托架(3)所形成的侧部空隙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蜂窝状下托架(5)与所述蜂窝状上托架(3)的第一弹性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电池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状上托架(3)与所述蓄电池箱(1)所形成的侧部空隙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蓄电池箱(1)与所述蜂窝状上托架(3)的第二弹性块(2)。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辛波钟健徐翔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