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牵引电池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牵引电池(2)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1),该车身底部结构包括:‑第一纵梁(3)和第二纵梁(4),它们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底部金属板(5),该底部金属板在这两个纵梁(3,4)之间展开;以及‑中央通道(6,6’),该中央通道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空腔(60,60’),该空腔被设计用于接纳该机动车辆的构件部件,其中该牵引电池(2)布置在该车身底部结构(1)的底侧,并且其中该中央通道(6,6’)的空腔(60,60’)被设计为朝向车辆内部空间(7)开放。

Underbody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traction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具有牵引电池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牵引电池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该车身底部结构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它们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底部金属板,该底部金属板在两个纵梁之间展开;以及中央通道,该中央通道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具有空腔,该空腔被设计用于接纳该机动车辆的构件部件,其中该牵引电池布置在该车身底部结构的底侧。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辆的发展中,替代的驱动概念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纯电力驱动的机动车辆(通常也被称为电池电力的机动车辆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电机作为驱动装置)或者混合动力车辆(其除了燃烧发动机之外还具有至少一个电机)配备有牵引电池,以便向电机供应电能。对于牵引电池可以设想不同的安装位置。可能的安装位置位于车身底部结构的底侧。具有燃烧发动机作为驱动装置的机动车辆通常具有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中央通道。这种中央通道有助于机动车辆的碰撞安全性,因为该中央通道在概念上设计为使其可以在正面碰撞中导出作用在机动车辆上的一部分荷载。此外,此类中央通道提供用于机动车辆不同的构件部件的结构空间,例如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或排气系统的部件的结构空间。常规的机动车辆的中央通道具有设计为向下开放的空腔。例如,该中央通道可以具有倒U形的横截面,从而获得向下开放的空腔。因此,有待安放在中央通道内的构件部件从下方被安装在中央通道内并且位于机动车辆的外部区域中。从DE102009006990A1已知一种用于具有牵引电池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其中该车身底部结构具有带有倒U形的横截面和向下开放的空腔的中央通道。该空腔用于接纳牵引电池。已经证明,牵引电池在车身底部结构的底侧布置在沿车辆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提供了许多优点。除了改进的碰撞行为之外,由于将牵引电池布置在车身底部结构的底侧还实现了降低车辆重心,这尤其可以对机动车辆的行驶动力学性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该中央通道的空腔被设计为向下开放,该空腔被布置在车身底部结构底侧的牵引电池阻挡,从而使得在没有首先拆卸牵引电池的情况下无法将构件部件安放在中央通道的空腔内。这严重限制了中央通道对于接纳机动车辆的构件部件的可用性,因为例如在其中一个构件部件有缺陷的情况下,只有在费力拆卸牵引电池之后才能从下方进入中央通道的空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用于具有牵引电池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该车身底部结构有效地改善了在牵引电池安装在车身底部结构下方的情况下中央通道的空腔的可用性。该目的的解决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所属类型的车身底部结构。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身骨架结构的突出之处在于,该中央通道的空腔被设计为朝向车辆内部空间开放。因为该中央通道的空腔被设计为朝向车辆内部开放并且由此可以从上方从车辆内部空间进入中央通道的空腔,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将构件部件安装在空腔内,而不需要例如预先拆卸牵引电池。因此,尽管牵引电池布置在车身底部结构的下方,但使用中央通道的被设计为向上开放的空腔作为结构空间仍可以用于接纳机动车辆的构件部件(例如电子构件部件)。由此得到显著的封装优势。优选地,该中央通道可以具有大体上U形的横截面。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提出:该中央通道具有用于侧向地界定空腔的第一中央通道壁和第二中央通道壁,它们在车身底部结构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该中央通道包括底板。优选地,该第一中央通道壁和第二中央通道壁可以被设计为扁平成型部,尤其具有大体上I形的横截面,该第一中央通道壁和第二中央通道壁竖立地被固定在底部金属板的上侧。这两个扁平成型部在底部金属板的上侧上的固定可以例如以材料配合的方式(尤其通过焊接或粘合)或者借助适合的紧固器件进行。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该中央通道的底板可以由底部金属板的在这两个中央通道壁之间延伸的区段形成。因此该中央通道没必要具有附加的底板,因为在该实施方式中底板由底部金属板的在这两个中央通道壁之间的区段形成。通过省去附加的底板,尤其产生了重量优势。在一个替代性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存在如下可能性:该中央通道形成为成型体,尤其具有大体上U形的横截面,该中央通道包括这两个中央通道壁和在这两个中央通道壁之间延伸的底板。将这个成型体固定在底部金属板的上侧可以例如以材料配合的方式(尤其通过焊接或粘合)或者借助适合的紧固器件进行。为了简化该中央通道的生产和安装,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提出,该成型体被设计为单件式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出,该牵引电池安装在底部金属板的底侧。优选地,该牵引电池可以在这两个纵梁之间延伸。通过该牵引电池的这种安装位置,在碰撞情况下产生机动车辆的尤其改善的性能。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车身底部结构和牵引电池的机动车辆,该牵引电池安装在该车身底部结构的底侧。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机动车辆的突出之处在于,该车身底部结构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地实施的。附图说明参照附图借助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车身底部结构在横向方向上的示意性地高度简化的截面视图,该车身底部结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实施的,图2示出了车身底部结构在横向方向上的示意性地高度简化的截面视图,该车身底部结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实施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根据第一实施例实施的车身底部结构1(该车声底部结构设置用于具有牵引电池2的机动车辆1,尤其是用于电池电力的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第一纵梁3和第二纵梁4,这两个纵梁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即,朝向图像平面中)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车身底部结构1还具有底部金属板5,该底部金属板在两个纵梁3、4之间延伸。牵引电池2布置在底部金属板5的底侧并且同样在两个纵梁3、4之间延伸。此外,车身底部结构1具有同样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中央通道6。此类中央通道6在稳定性方面尤其用于在机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导出荷载并且由此改善机动车辆在碰撞情况下的性能。中央通道6在此被设计为使其具有朝向车辆内部空间7开放的空腔60。由此实现了使得空腔60是从上方(即从车辆内部空间7)可进入的。由此提供如下可能性:机动车辆的附加的构件部件(例如电子构件部件)可以被接纳在中央通道6的空腔60内。因为中央通道6的空腔60可以从上方从车辆内部7进入,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将构件部件安装在空腔60内,而不需要预先费事地拆卸牵引电池2。因此,尽管牵引电池2布置在底部金属板5的下方,但在此仍可以使用向上朝向车辆内部空间7开放的空腔60作为用于机动车辆的构件部件(例如电子构件部件)的结构空间。由此得到特别的封装优势。在图1展示的实施例中,中央通道6的空腔60由在车身底部结构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中央通道壁61和第二中央通道壁62侧向地界定。第一中央通道壁61和第二中央通道壁62在此被设计为扁平成型部,尤其具有大体上I形的横截面,该第一中央通道壁和第二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具有牵引电池(2)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1),该车身底部结构包括:/n-第一纵梁(3)和第二纵梁(4),该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n-底部金属板(5),该底部金属板在两个纵梁(3,4)之间展开;以及/n-中央通道(6,6’),该中央通道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空腔(60,60’),该空腔被布置用于接纳机动车辆的构件部件,/n其中牵引电池(2)布置在车身底部结构(1)的底侧,/n其特征在于,中央通道(6,6’)的空腔(60,60’)被设计为朝向车辆内部空间(7)开放。/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3 DE 102018114097.51.一种用于具有牵引电池(2)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底部结构(1),该车身底部结构包括:
-第一纵梁(3)和第二纵梁(4),该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
-底部金属板(5),该底部金属板在两个纵梁(3,4)之间展开;以及
-中央通道(6,6’),该中央通道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空腔(60,60’),该空腔被布置用于接纳机动车辆的构件部件,
其中牵引电池(2)布置在车身底部结构(1)的底侧,
其特征在于,中央通道(6,6’)的空腔(60,60’)被设计为朝向车辆内部空间(7)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部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6,6’)具有大体上U形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车身底部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6,6’)包括用于侧向地界定空腔(60)的第一中央通道壁(61,61’)和第二中央通道壁(62,62’),第一中央通道壁和第二中央通道壁在车身底部结构(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该中央通道具有底板(63,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克贝尔S·基尔魏因
申请(专利权)人:保时捷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