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286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它包括定子和转子,该转子与定子间在圆周方向和轴向分别呈活动配合和固定配合。转子上有若干纵向油道和径向油道,径向油道与纵向油道间一一相连通。定子上亦加工有若干径向油道,该径向油道分别通过一环形槽与转子上的一个纵向油道相连通。一部分纵向油道两端相封闭。转子上部的径向油道通过两端封闭的纵向油道与定子上的径向油道连通。另一部分纵向油道口部开在转子上端。转子上端有控制阀块和电磁阀,电磁阀通过控制阀块与转子上端的纵向油道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道多、强度高、油道安排合理,能满足机械的多功能要求,适用于液压系统主油路与各执行机构间的连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元件。具体说是液压系统主油路与各执行机构间连接用的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
技术介绍
为便于主油路与各执行机构间的连接,液夜系统中都设置有中央回转接头。传统的中央回转接头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其中的定子和转子分别为圆筒形和圆柱形,转子的外圆上加工有周向台阶,转子下段借助该周向台阶插入定子内并使二者间呈可旋转状相配合。转子上加工有若干圈纵向油道和径向油道,其中的纵向油道短于转子的长度,以便使其两端呈封闭状。处于周向台阶上方的径向油道与相应的纵向油道上端相连通,而处于周向台阶下方的径向油道与相应的纵向油道下端相连通。与转子台阶下方的径向油道相应处的定子上亦加工有径向油道,从而使转子上段径向油道与定子上的径向油道间相连通。由于这种中央回转接头仅有定子和转子构成,只能实现转子上段的径向油道与定子上的径向油道间相连通,使得其通道较少(一般只有6~8个)。如要满足机械的多功能需要,就需通过外接管道并相应增加控制阀组和控制电路来实现。管路的增多,势必会影响液压系统整体管路的布置,而且控制系统也比较分散。因此,传统中央回转接头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另外,在径向油道两侧的定、转间设置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在转子上加工一个环形槽,环形槽内由内向外依次有柔性环和硬质摩擦环。其中的硬质摩擦环与定子紧密接触,祈祷支撑作用,并使转子和定子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的前提下达到密封的效果。但对于安装空间极其有限、结构要求紧凑、转子直径有限、又需要实现功能复用的液压系统来说,在转子上加工环形槽,不仅会大大降低转子的强度,而且由于会影响到油道的合理安排。(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这种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通道多、强度高、油道安排合理,能满足机械的多功能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包括定子和转子,该定子和转子分别为圆筒形和圆柱形。转子的上部一段直径大于其下段,以便在其外圆上形成周向台阶。转子的下段直径与定子的内径相匹配且使转子的下段插入定子后二者间留有间隙。转子上加工有若干纵向油道和径向油道,每个径向油道分别与一个纵向油道相连通。定子上亦加工有若干径向油道,与该径向油道相对应的定子内壁上加工有环形槽,定子上的每个径向油道分别通过一环形槽与转子上的一个纵向油道相连通。转子上的纵向油道中,一部分处于转子内且其两端相封闭。转子周向台阶上方的径向油道通过两端封闭的纵向油道与定子上的径向油道相连通。其结构特点是转子上的另一部分纵向油道口部开在其上端且为盲孔。转子上端有控制阀块,控制阀块上有电磁阀,电磁阀的进、出口通过控制阀块分别与转子上端的纵向油道口部相连通。定子内壁的环形槽两侧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密封装置。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的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其转子上的一部分纵向油道口部开在其上端且为盲孔。转子上端有控制阀块,控制阀块上有电磁阀,电磁阀的进、出口通过控制阀块分别与转子上端的纵向油道口相连通。借助于控制阀块和电磁阀,可实现转子内油道功能的复合,使得通道大大增加,能满足各种机械的使用要求。又由于所说密封装置的环形密封槽开在定子的内壁上,不仅可提高转子的强度,还可增加转子的油道数量,使得油道`安排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I点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含有定子12和转子11,该定子和转子分别为圆筒形和圆柱形。转子11的上部一段直径大于其下段,以便在其上下段之间形成周向台阶。转子11的下段直径略小于定子12的内径,使二者装配在一起后转子11的周向台阶与定子12的上端相抵,使转子11可以旋转,并能在二者形成间隙。转子11上加工有多个(具体数量视需要定)纵向油道10和径向油道6,每个径向油道6分别与一个纵向油道10相连通。定子12上亦加工有多个径向油道6,与该径向油道对应的定子12内壁上加工有环形槽4,定子12上的每个径向油6一一对应地通过一个环形槽4与转子11上的纵向油道10相连通。转子11上的一部分纵向油道10两端相封闭,即其两端没有延伸至转子11的端部。转子11周向台阶上方的径向油道6通过两端相封闭的纵向油道10与定子12上的径向油道6连通。转子11上的另一部分纵向油道10一端即下端呈封闭状,上端延伸至转子11上端端部,以形成盲孔。转子11上端安装有控制阀块7,控制阀块7上安装有电磁阀8。控制阀块7上加工有竖向通孔,该竖向通孔与转子11上端的盲孔数量相等且对应,二者间借助密封圈9呈密封状相连通。所说电磁阀8的进、出口分别与控制阀块7上的相应竖向通孔相连通。见图1、图3,在定子12内壁上的环形槽4两侧即其上下侧均加工有密封槽3,该密封槽沿转子11内侧面的圆周方向加工,其内设置有密封装置。其中的密封装置由硬质耐磨环1和柔性环2组成。所说柔性环2置于密封槽3的槽底,而硬质耐磨环1则置于柔性环2内且其两侧分别与柔性环2内侧和转子11的外侧面相接触,而柔性环2的外侧面则与密封槽3的槽底相接触。为便于柔性环2与硬质耐磨环1间的配合,硬质耐磨环1的外侧面沿其圆周方向被加工成凹弧形。另外,为减少硬质耐磨环1内侧面的磨损,在硬质耐磨环1的内侧面加工有多道环形小凹槽13,以减少其与转子11外侧面间的接触面积。为便于本技术的安装,在定子12的上部外侧还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块5。权利要求1.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包括定子(12)和转子(11),该定子和转子分别为圆筒形和圆柱形,转子(11)的上部一段直径大于其下段,以便在其外圆上形成周向台阶;转子(11)的下段直径与定子(12)的内径相匹配且使转子(11)的下段插入定子(12)后二者间留有间隙;转子(11)上加工有若干纵向油道(10)和径向油道(6),每个径向油道(6)分别与一个纵向油道(10)相连通;定子(12)上亦加工有若干径向油道(6),与该径向油道相对应的定子(12)内壁上加工有环形槽(4),定子(12)上的每个径向油道(6)分别通过一环形槽(4)与转子(11)上的一个纵向油道(10)相连通;转子(11)上的纵向油道(10)中,一部分处于转子(11)内且其两端相封闭;转子(11)周向台阶上方的径向油道(6)通过两端封闭的纵向油道(10)与定子(12)上的径向油道(6)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转子(11)上的另一部分纵向油道(10)口部开在其上端且为盲孔;转子(11)上端有控制阀块(7),控制阀块(7)上有电磁阀(8),电磁阀(8)的进、出口通过控制阀块(7)分别与转子(11)上端的纵向油道(10)口部相连通;定子(12)内壁的环形槽(4)两侧有密封槽(3),密封槽(3)内密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说密封装置由硬质耐磨环(1)和柔性环(2)组成;其中,硬质耐磨环(1)的内、外侧面分别与转子(11)的外侧面和柔性环(2)内侧相接触,而柔性环(2)的外侧面与密封槽(3)的槽底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硬质耐磨环(1)的内圆上有环形小凹槽(13)。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中央回转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中央回转接头,包括定子(12)和转子(11),该定子和转子分别为圆筒形和圆柱形,转子(11)的上部一段直径大于其下段,以便在其外圆上形成周向台阶;转子(11)的下段直径与定子(12)的内径相匹配且使转子(11)的下段插入定子(12)后二者间留有间隙;转子(11)上加工有若干纵向油道(10)和径向油道(6),每个径向油道(6)分别与一个纵向油道(10)相连通;定子(12)上亦加工有若干径向油道(6),与该径向油道相对应的定子(12)内壁上加工有环形槽(4),定子(12)上的每个径向油道(6)分别通过一环形槽(4)与转子(11)上的一个纵向油道(10)相连通;转子(11)上的纵向油道(10)中,一部分处于转子(11)内且其两端相封闭;转子(11)周向台阶上方的径向油道(6)通过两端封闭的纵向油道(10)与定子(12)上的径向油道(6)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转子(11)上的另一部分纵向油道(10)口部开在其上端且为盲孔;转子(11)上端有控制阀块(7),控制阀块(7)上有电磁阀(8),电磁阀(8)的进、出口通过控制阀块(7)分别与转子(11)上端的纵向油道(10)口部相连通;定子(12)内壁的环形槽(4)两侧有密封槽(3),密封槽(3)内密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斌华赵初明吴继斌肖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九八三部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