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4698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利用HPLC采用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来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流动相A为体积浓度0.08‑0.12%的磷酸水溶液与甲醇以80‑90:20‑10的体积比混合的溶液,或者为0.2‑1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和所述流动相B为甲醇。该方法的流动相配置简单,能够分析二十余种有关物质并且分离度高。

Test method of linezol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
本申请涉及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利用HPLC检测利奈唑胺中产品的有关物质的方法以控制其质量。
技术介绍
利奈唑胺(linezoli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生素,化学名称为(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恶唑烷基]甲基]-乙酰胺,具有以下化学结构式。2000年利奈唑胺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随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法、韩、香港、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上市。利奈唑胺是一种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于细菌50S亚基的23S核糖体RNA上的位点,从而影响细菌转录过程,即阻断细菌蛋白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由于作用机制独特,利奈唑胺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在治疗革兰阳性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方面显示出较大的潜力,主要用于治疗VRE引起的菌血症、MR2SA引起的院内肺炎和综合性皮肤感染,以及PRS引起的菌血症。利奈唑胺作为药物的最终产品中包括来源于中间体、工艺杂质、副产物、降解杂质等多种作为杂质的有关物质,其种类多达20余种。为保证利奈唑胺的用药安全性,有必要对产品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用于检验利奈唑胺产品的方法通常是采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进行梯度洗脱来检测。蒋萍萍等(“利奈唑胺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浙江化工》,2015年,07期)研究了高压液相色谱在YMCODS-AM(150×4.6mm,5μm)反向色谱柱上采用不同分离条件检测利奈唑胺的方法。该研究中,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流动相获得了不同的分离效果。其中,分别研究了0.1%三氟乙酸水溶液-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体系、水-乙腈体系、50mmol/L磷酸钾水溶液(pH=6.5)-乙腈体系、1%三乙胺水溶液(pH=8.0)-乙腈体系,四种流动相,发现0.1%三氟乙酸水溶液-0.1%三氟乙酸乙腈体系对各杂质的分离良好,而其他几种体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法检出、分离较差或干扰峰过多等问题。张婷(“利奈唑胺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验证”,《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年第12期)研究了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HPLC分析得到方法,其中同样采用了三氟乙酸水溶液-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作为洗脱体系。此外,在一些有关利奈唑胺的专利申请中(诸如:CN103896866A、CN102643251A),也通常采用三氟乙酸水溶液-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体系,利用HPLC来检测检验产品的质量。然而,相比于可能存在的二十多种有关物质,这些分析方法的分离效果(通常仅能分离十几种杂质)仍不够令人满意,并不能检测出全部有关物质。另外,各物质之间的分离度不够理想,难以准确地定量测量。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更为简单、高效的检测利奈唑胺产品的方法,以对利奈唑胺的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检测方法的利奈唑胺产品(诸如原料药或药物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HPLC采用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来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流动相A为体积浓度0.08-0.12%的磷酸水溶液与甲醇以80-90:20-10的体积比混合的溶液,或者为0.2-1g/L的磷酸二氢铵水溶液;和所述流动相B为甲醇。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流动相A为体积浓度0.1%磷酸水溶液与甲醇以90:10的体积比混合的溶液。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流动相A为0.2-1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优选0.2-0.5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更优选0.2-0.3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最优选0.23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相以磷酸或磷酸二氢铵的水溶液为主作为流动相A,配制中不需调节pH,配制后流动相A的pH值大约为4.7左右;而流动相B没有采用常用的三氟乙酸乙腈溶液,而为简单的甲醇,因而流动相配制十分简单。而且通过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实验结果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流动相取得了显著优于现有技术中被认为分离效果最好的三氟乙酸水溶液-三氟乙酸乙腈体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所述采用HPLC进行检测前采用稀释剂溶解或稀释所述利奈唑胺产品制备浓度为0.2-0.5wt%的待测液,优选地,所述稀释剂为体积浓度为5~15%的甲醇水溶液或乙腈水溶液,更优选地,所述稀释剂为体积浓度为10%的甲醇水溶液或乙腈水溶液。无论采用哪种稀释液,可获得基本类似的分离效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中,所述梯度洗脱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从洗脱起始时刻到所述利奈唑胺产品中含有的全部有关物质被洗脱的时刻,所述梯度洗脱中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90-100%:10-0%变化到25-20%:75-80%;所述全部有关物质被洗脱之后,所述梯度洗脱中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恢复至洗脱起始时刻的体积比。根据优选的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所述的梯度洗脱程序如下:t(min)02050555665流动相A%90-10070-8020-2520-2590-10090-100流动相B%10-030-2080-7580-7510-010-0在以上洗脱程序中,在第0分钟时,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为90-100%,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数为10-0%;在第20分钟时,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为70-80%,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数为30-20%;在第50分钟时,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为20-25%,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数为80-75%;在第55分钟时,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为20-25%,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数为80-75%;在第56分钟时,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为90-100%,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数为10-0%;在第65分钟时,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为90-100%,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数为10-0%,其中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数在各时间点之间连续变化。根据更优选的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所述的梯度洗脱程序如下:t(min)02050555665流动相A%100802222100100流动相B%020787800即,在第0分钟时,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为100%,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利用HPLC采用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来进行检测,/n其中,所述流动相A为体积浓度0.08-0.12%的磷酸水溶液与甲醇以80-90:20-10的体积比混合的溶液,或者为0.2-1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和所述流动相B为甲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HPLC采用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来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流动相A为体积浓度0.08-0.12%的磷酸水溶液与甲醇以80-90:20-10的体积比混合的溶液,或者为0.2-1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和所述流动相B为甲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流动相A为体积浓度0.1%磷酸水溶液与甲醇以90:10的体积比混合的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流动相A为0.2-1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优选0.2-0.5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更优选0.2-0.3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最优选0.23g/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采用HPLC进行检测前采用稀释剂溶解或稀释所述利奈唑胺产品以制备浓度为0.2-0.5wt%的待测液,优选地,所述稀释剂为体积浓度为5~15%的甲醇水溶液或乙腈水溶液,更优选地,所述稀释剂为体积浓度为10%的甲醇水溶液或乙腈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其中从洗脱起始时刻到所述利奈唑胺产品中含有的全部有关物质被洗脱的时刻,所述梯度洗脱中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90-100%:10-0%变化到25-20%:75-80%;所述全部有关物质被洗脱之后,所述梯度洗脱中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恢复至洗脱起始时刻的体积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利奈唑胺产品的检测方法,其中:













t(min)
0
20
50
55
56
65


流动相A%
90-100
70-80
20-25
20-25
90-100
90-100


流动相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莉莉孙连福胡佰艳贺春荣郭瑾赵庆雅张丽沙王琳琳王利春王晶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伦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