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美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132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奥美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的填料,采用紫外检测器,以磷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A,所述的流动相A为浓度为0.0005~0.015mol/L且pH为7.8‑8.2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检测。该方法可有效分离出奥美拉唑的有关物质,杂质峰与主峰完全分离,方法有效、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奥美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奥美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外对药物的研究,可允许含有一定限量的无害或低毒性的有关物质,但对于毒性较大,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无效的或能影响药物稳定性的有关物质则必须严格控制。因此有关物质检测是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奥美拉唑在酸性溶液及光照条件下不稳定,在高温条件下也会缓慢降解产生杂质,杂质含量的增加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了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需对产品中的相关杂质进行严格监控,因此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至今,在英国药典、中国药典收录的标准存在溶剂峰和杂质峰重叠、灵敏度低、检出杂质少等不足;而美国药典的色谱条件比较苛刻。现有技术通常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如:溶剂峰和杂质峰重叠、灵敏度低、检出杂质少等。所以寻求一种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的色谱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构建一种奥美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好,能将可能的降解杂质、工艺杂质与主成分有效分开,且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奥美拉唑相关杂质的控制。本专利技术针对奥美拉唑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情况,鉴定了10个杂质,分别为杂质A、B、C、D、E、F、G、H、I、和杂质F/G降解杂质,化学结构式如下表:杂质F/G降解杂质(又称杂质FG降解杂质)为杂质F、G的降解杂质,在分离检测中作为一个杂质组合进行分离和计算含量。本专利技术对色谱条件进行了筛选,能够将10个杂质有效的分离,建立了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将分析时间控制在50min,各杂质之间、主成分与各杂质均能达到基线分离,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奥美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检测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的填料,采用紫外检测器,以磷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A,所述的流动相A为浓度为0.0005~0.015mol/L且pH为7.8-8.2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检测,所述的梯度洗脱程序如下: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检测波长为278nm~282nm;优选为280nm。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流动相的流速为1.1~1.3ml/min;优选为1.2ml/min。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色谱柱的柱温为23℃-27℃;优选为25℃。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将待测样品溶解于稀释剂中形成供试品溶液,所述的稀释剂为乙腈和流动相A的混合溶剂;优选稀释剂为乙腈与流动相A的体积比为25:75的混合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供试品溶液的进样量为10~20μl;优选为20μl。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流动相A的pH为8.0。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磷酸盐选自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铵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磷酸氢二钠。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01~0.015mol/L;优选为0.005~0.015mol/L;更优选为0.01mol/L。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检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的填料,采用紫外检测器,以磷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A,所述的流动相A为摩尔浓度为0.01mol/L且用磷酸调节pH为8.0的磷酸氢二钠,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检测,所述的梯度洗脱程序如下:检测波长为280nm;流动相的流速为1.2ml/min;柱温为25℃;通过将待测样品溶解于稀释剂中形成供试品溶液,稀释剂为乙腈与流动相A的体积比为25:75的混合溶剂;进样量为20μl。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有效分离出奥美拉唑的有关物质,杂质峰与主峰完全分离,方法有效、可靠;2、能对奥美拉唑有关物质进行定量检测,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在35min内能将多种杂质与主峰分离;3、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同时检测潜在的多种杂质、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奥美拉唑及奥美拉唑制剂的质量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色谱图;图2为实施例2的色谱图;图3为实施例3的色谱图;图4为对比例1的色谱图;图5为对比例2的色谱图;图6为对比例3的色谱图;图7为奥美拉唑酸破坏高效液相的色谱图;图8为奥美拉唑碱破坏高效液相色谱图;图9为奥美拉唑氧化破坏高效液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特点,不作为对本案可实施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第一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制备:用体积比为25:75的乙腈和流动相A(以摩尔浓度为0.01mol/L且用磷酸调节pH为8.0的磷酸氢二钠)混合溶液作为稀释剂溶解奥美拉唑、杂质A-I和杂质F/G降解杂质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混合溶液中奥美拉唑的浓度约为200μg/ml,杂质A、杂质D、杂质H浓度为1.0μg/ml,杂质B、杂质E、杂质I浓度为0.6μg/ml,杂质C、杂质F、杂质G和杂质F/G降解杂质浓度为0.4μg/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的填料,采用紫外检测器,以摩尔浓度为0.01mol/L且用磷酸调节pH为8.0的磷酸氢二钠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洗脱速率为1.2ml/min,色谱柱温度为25℃,进样量为20μl,采用梯度洗脱对第一系统适用性溶液进行分析检测,记录色谱图,梯度洗脱条件如下:得到的色谱图如图1所示,分离情况结果见下表。结果可知,该色谱条件下,各杂质之间、杂质与主峰之间分离度良好,均可达到基线分离。实施例2流动相A调整为pH8.2磷酸氢二钠溶液,其他色谱条件同实施例1。对第一系统适用性溶液进行检测分析,得到的色谱图如图2所示,分离度结果见下表。结果可知,在该色谱条件下,各杂质之间、杂质与主峰之间分离度良好,均可达到基线分离。实施例3:流动相A调整为pH7.8磷酸盐缓冲溶液,其他色谱条件同实施例1。对第一系统适用性溶液进行检测分析,得到的色谱图如图3所示,分离度结果见下表。结果可知,在该色谱条件下,各杂质之间、杂质与主峰之间分离度良好,均可达到基线分离。对比例1:第二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制备:用体积比为25:75的乙腈和磷酸氢二钠混合溶液作为稀释剂溶解奥美拉唑、杂质A、B、C、D、E、H、I和杂质F/G降解杂质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混合溶液中奥美拉唑的浓度约为200μg/ml,杂质A、B、C、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奥美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检测条件:/n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的填料,采用紫外检测器,以磷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A,所述的流动相A为浓度为0.0005~0.015mol/L且pH为7.8-8.2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检测,所述的梯度洗脱程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奥美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检测条件: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的填料,采用紫外检测器,以磷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A,所述的流动相A为浓度为0.0005~0.015mol/L且pH为7.8-8.2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检测,所述的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波长为278nm~282nm,优选为280n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的流速为1.1~1.3ml/min,优选为1.2ml/min。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柱的柱温为23℃-27℃,优选为25℃。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待测样品溶解于稀释剂中形成供试品溶液,所述的稀释剂为乙腈和流动相A的混合溶剂,优选稀释剂为乙腈与流动相A的体积比为25:75的混合溶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供试品溶液的进样量为10~20μl,优选为20μ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瑀曦张倩王琳琳高阳郭美郝明春王琦王利春王晶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伦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