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国工专利>正文

制造螺旋缠绕钢丝增强复合塑料管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50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螺旋缠绕钢丝增强复合塑料管材的装置。包括设置在聚合物芯管进入端和复合外层聚合物层的复合装置间沿聚合物芯管轴向移动方向的使聚合物芯管稳定进入钢丝缠绕机的芯管推送机构或牵引机构,对聚合物芯管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对聚合物芯管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在钢丝缠绕机前和/或钢丝缠绕机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生产芯管的表面与缠绕其上的钢丝及外层复合层间紧密复合,质量高的螺旋缠绕钢丝增强复合塑料管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制造螺旋缠绕钢丝增强复合塑料管材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在塑料管材内增加缠绕金属丝以加强管材强度已有报道和使用,如CN2313137Y公开了一种用金属编织成网状,与内管和外管结合成复合管。CN2202838Y同样公开了一种管子内壁层与外壁层之间夹有一层金属编织网的复合管,而CN2142168Y公开了一种在至少一层缠绕钢丝层与塑料芯管和外层塑料之间涂有粘结剂层的复合管,而CN2466468Y公开了一种在钢丝上涂覆一层粘结剂和保护层再缠绕于芯管上复合外层后形成的复合管,以上例子均有共同不足之处,钢丝在缠绕芯管时,钢丝和芯管表面没有进行加热处理,其结合面没有被“激活”,这种冷缠方式,使缠绕成形的钢丝与芯管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不能消除钢丝与芯管之间的间隙介面,在长期使用中因热胀冷缩因素会造成相互间剥离脱层,形成空隙,管道输送压力介质会因芯管或管端面局部损坏而从间隙中渗透造成管道系统破损失效。另外,CN2465937Y方案中公开了“在芯管(1)的进入部位与用于在其外包裹外塑料层的二次挤塑机构(8)间的管件通道周围,依次设置有用于在芯管(1)外螺旋缠绕金属丝的至少一个旋转绕丝单元和加热单元”(见权利要求1),在这种方案中,“上述结构中所说的位于旋转缠绕单元之后的加热单元”“对缠绕有金属丝的芯管进行加热”(见其说明书第2页第2段第1行和2行),显然钢丝加热升温快,而塑料芯管加热升温慢,这是聚合物热传导系数低的特性所决定的,当生产速度加快,塑料芯管表面加热不够,没有充分活化甚至达到粘流态而不能与粘结剂或外层聚合物之间熔融连接牢固复合,为此不得不降低芯管生产和金属丝缠绕速度,既损失生产效率,也同样不能达到目的。这种方法生产的复合管其芯管表面与外层聚合物之间仍然没有真正产生熔接,至多是外层聚合物与钢丝及钢丝上涂的粘结剂产生熔接,若其表面有粘结剂,至多也只能产生粘结,还是不能真正的将芯管和外层聚合物形成连续体并将钢丝包覆形成真正的复合材料。该方案按依次位置关系将加热单元设置在旋转缠绕单元和二次挤塑机构之间,加长度是有限的,且不能对缠有金属丝的芯管强烈加温加热,担心芯管升温后软化塌扁进入二次挤塑机构承担不了熔融聚合物对芯管的复合压力,因此明显缺少对芯管以内部充气支撑其挺括、刚直的技术方案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提高管材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制造螺旋缠绕钢丝增强复合塑料管材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技术制造螺旋缠绕钢丝增强复合塑料管材的装置包括设置在聚合物芯管进入端和复合外层聚合物层的复合装置间沿聚合物芯管轴向移动方向的使聚合物芯管稳定进入钢丝缠绕机的芯管推送机构或牵引机构,对聚合物芯管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钢丝缠绕机,其特征是对聚合物芯管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在钢丝缠绕机前和/或钢丝缠绕机内腔中。上述的对聚合物芯管加热的加热装置为装在钢丝缠绕机内腔的筒形加热器,芯管穿过筒形加热器被加热其表面,加热源采用的是热风循环烘箱或红外线加热器或石英加热器。上述的钢丝缠绕机中的旋转的钢丝缠绕机分丝器外圆周上有对旋转的钢丝分丝器上通过的钢丝加热的钢丝加热装置,加热源采用的是热风烘箱或红外加热器或石英加热器或可能产生热辐身的热源。上述的钢丝加热装置为高频加热器,感应加热环对钢丝接触的圆环加热,将热能传递给钢丝,或是感应加热环将与圆环接触形成闭环的钢丝加热。上述的钢丝缠绕机上设置有钢丝加热后对钢丝表面涂覆粘结剂或粘结剂与聚合物的共混物的涂覆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呈圆周分布的钢丝通道,粘结剂储料腔,与粘结剂储料腔相通的料斗,将粘结剂储料腔和钢丝通道连通的粘结剂流道,防止粘结剂外流的密封盖。上述的复合装置为具有在已缠绕上钢丝的芯管表面复合粘结剂层或粘结剂与聚合物的共混物层的成型腔和复合外层聚合物的成型腔的复合模头。上述的复合装置由在已缠绕上钢丝的芯管表面复合粘结剂层或粘结剂与聚合物的混合物层的成型腔的复合模头和具有复合外层聚合物层的成型腔的复合模头。上述的在钢丝缠绕机后有对芯管表面缠绕上的钢丝进行梳理、夹紧、防止钢丝回弹的钢丝定位支撑器。上述的钢丝定径支撑器装在复合模头上。上述的装置中有置于钢丝缠绕机前、后和/或钢丝缠绕机内腔中的稳定芯管作直线运动的稳定装置,以保证在缠绕芯管时不因钢丝缠绕力分布不均而使芯管生产位移错位从而降低管材直线度。上述的在聚合物芯管进入端有对分段定长的聚合物芯管封堵、充气、密封和熔接的工作台。上述的工作台中有芯管充气密封组件。上述的芯管充气密封组件包括一对通过钢丝相连的具有钢骨架的与芯管内孔密封的弹性橡胶密封封盖,封盖上装有进排气气阀,通过进排气阀向芯管充气使芯管挺括、刚直。上述的芯管充气密封组件包括用与芯管相同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分别与芯管两端面和/或内孔密封连接的封盖,至少一个封盖上装有进排气阀。上述的芯管充气密封组件包括一对位于芯管内的用钢丝连接的密封气囊,密封气囊上装有进排气阀,装在密封气囊中的含气孔的充气管与进排气阀连接。上述的芯管充气密封组件包括一对位于芯管两端与芯管螺纹连接的封盖,嵌在封盖与芯管孔接合部起密封作用的弹簧橡胶密封环,装在封盖上的进排气阀。上述的芯管充气密封组件包括充气布袋,位于充气布袋内的壁上有多个气孔的充气管,充气管一端连接在布袋上而伸出布袋的另一端上有与气泵配合的快换接头。本技术在钢丝缠绕芯管之前先加热芯管表面,与CN2465937Y方案比较提前对芯管表面加热,并有充分的加热长度,即增加了对芯管的加热时间,可以克服因聚合物加温和升温速度慢而使芯管表面达到粘流态时间长对芯管加温和后面外层复合不利的问题,使外层复合时与芯管表面产生熔接,而不仅是靠粘结剂与外层聚合物粘结,内外层能熔接在一起并将有粘结剂的钢丝包覆,才是真正意义的复合管道,才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本技术可对钢丝进行加热,被加热的钢丝能熔融芯管表面的粘接剂层甚至芯管层,配合采用本技术提前加热的已达到粘流的芯管表面,使钢丝嵌入芯管中,即保证了钢丝紧密缠绕芯管,又保证了钢丝均匀分布,而且固定位置不变,当已缠绕好钢丝的芯管进入外层复合模具中复合外层时,也不会因与外层模具的磨擦或压力波动影响而导致钢丝分布混乱不均,造成最终复合好的管道承压能力下降。本技术因利用了钢丝缠绕机的内腔设置加热装置,可以使加热、缠绕钢丝和复合外层的成型长度缩短,可以节约生产线场地。本技术由于可以在缠绕机之前或缠绕机内腔或在两台缠绕机之间在外层聚合物的复合装置之前的紧邻的钢丝缠绕机之前的各种位置以各种组合的方式设置芯管加热装置,甚至包括钢丝的加热装置参与组合,可以使芯管在缠绕钢丝后进入外层聚合物的复合装置前有充足的空间和距离设置加热装置,可以使芯管获得足够的热能,使芯管表面甚至产生粘流态,加之有芯管内部充气密封部件单元的技术支撑,使表面粘流、芯管可能软化都不影响管的挺括、刚直,使缠绕钢丝之后的芯管能充分受力与再涂覆的粘结剂层和外层聚合物层的挤出复合而获得最佳的熔接复合。本技术在对芯管表面提前进行加温时,若芯管内壁较厚时,加热的甚至表面已开始粘流的芯管能承受钢丝缠绕机的钢丝对芯管的缠绕力,芯管不会塌扁,若芯管内壁较薄时,可能缠绕钢丝时容易塌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螺旋缠绕钢丝增强复合塑料管材的装置,包括设置在聚合物芯管进入端和复合外层聚合物层的复合装置间沿聚合物芯管轴向移动方向的使聚合物芯管稳定进入钢丝缠绕机的芯管推送机构或牵引机构,对聚合物芯管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对聚合物芯管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在钢丝缠绕机前和/或钢丝缠绕机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国工
申请(专利权)人:甘国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