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635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50
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包括顶芯片,所述顶芯片设置平直的底部,所述底部的外边缘部设置向上的围板,所述围板的顶端设置先向外、再向内弯折的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为平置且顶角向外、开口向内的V型折边部,且位于围板转角处的折边部的顶角部配装有与顶角部形状相匹配的转角帽;所述顶芯片的底部的顶壁上配装顶板,与所述顶芯片的油孔相对应的顶板上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周边设置有向上凸的圈座。该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便于搬运且无操作安全隐患。

Top chip assembly for oil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
本技术涉及机油冷却器
,具体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
技术介绍
机油冷却器,顾名思义,是用来对机油进行冷却的设备。目前,较为常见的机油冷却器一般包括底板、顶板、堆叠配装在底板上的芯片、配装在芯片之间的冷却翅片。其中位于最上层的芯片称为顶芯片,所述顶芯片与顶板称为顶芯片组件。对于该类型的机油冷却器而言,在搬运过程中不是很顺手,且在碰触到顶芯片尖锐的外周部时,可能会割伤操作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搬运且无操作安全隐患的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包括顶芯片,所述顶芯片设置平直的底部,所述底部的外边缘部设置向上的围板,所述围板的顶端设置先向外、再向内弯折的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为平置且顶角向外、开口向内的V型折边部,且位于围板转角处的折边部的顶角部配装有与顶角部形状相匹配的转角帽;所述顶芯片的底部的顶壁上配装顶板,与所述顶芯片的油孔相对应的顶板上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周边设置有向上凸的圈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置有从槽底向上凸伸的板体,所述板体与圈座内壁连接。由此,板体设置后,进一步增加了凹槽处的强度,提高了耐冲击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型折边部的顶角部为圆弧型顶角部,使得V型折边部变得圆润,更不易造成安全隐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边缘部至所述围板之间留有距离,且所述顶板的边缘部设置有外凸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用以与顶芯片的底部焊接连接。连接块设置后,通过连接块与顶芯片的底部焊接连接后,可增加顶芯片与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型折边部的上折边的边缘部至顶角部的距离小于下折边的边缘部至顶角部的距离,也就是说上折边的横截面的长度小于下折边的横截面的长度,这样在搬运顶芯片时,操作者更易抓握住V型折边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角帽为一体式结构的帽体,使得转角帽在使用时可快速套装在转角部上,且整体为一体式结构,具备好的强度,经久耐用。本技术的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在顶芯片的围板顶端设置折边部后,因折边部为平置且顶角向外、开口向内的V型折边部,这样在单独搬运顶芯片时,折边部为手的抓握提供了位置,而在整体配装完形成机油冷却器后,通过对折边部的抓握,可非常顺手地对整个机油冷却器进行施力,方便了搬运。且本技术的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还在位于围板转角处的折边部的顶角部配装有与顶角部形状相匹配的转角帽,这样转角帽设置后,增加了转角部外凸的尺寸,为双手的抓握,提供了足够的抓握位置,这样对于顶芯片及整个机油冷却器的搬运更为轻松、便捷、顺手。本技术的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还在顶芯片上配装上顶板,起到了增加强度的作用,使得整个机油冷却器在使用时有足够的强度保持结构的稳定。且顶板上的凹槽及圈座的设置,为与油孔相对应的顶板的局部强度做足了保障,从而提升了机油冷却器的整体质量,延长了机油冷却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并且通过非限制性的示例方式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以提供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透彻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各个附图所示的特征和结构并不一定代表相应的部件和元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而仅仅是用以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转角帽)。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的顶芯片的折边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的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转角帽)。图4为本技术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为清晰显示凹槽,图中只显示了部分圈座及板体)。1顶芯片,101底部,102围板,2折边部,201上折边,202下折边,3转角帽,4顶板,5凹槽,6圈座,7板体,8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的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未按比例绘制。还应当理解,相同的附图标记贯穿附图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技术的原理或精神可以对所描述的各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变型,得到形式不同的其它实施例,显然,这些实施例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参考的附图是为了说明和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需要,附图所体现的每个部件的形状、尺寸以及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仅仅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参见附图1-4,本技术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包括顶芯片1,所述顶芯片1设置平直的底部101,所述底部101的外边缘部设置向上的围板102。也就是说顶芯片包括有底部和围板,平直的底部便于机油冷却器的整体快速配装。所述围板102的顶端设置先向外、再向内弯折的折边部2,其中向外、向内可分别参考附图2所示的向右、向左方位。所述折边部2为平置且顶角向外、开口向内的V型折边部,且位于围板102转角处的折边部2的顶角部配装有与顶角部形状相匹配的转角帽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角帽3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强度高,具备经久耐用的特性。所述转角帽3通过焊接的方式牢固连接在顶角部的外壁上,不易脱离,保障了搬运时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型折边部的顶角部为圆弧型顶角部,而所述转角帽3为弧形状帽体,由此,整体圆润,不会割手。所述顶芯片1的底部的顶壁上还配装顶板4,与所述顶芯片1上的油孔位置相对应的顶板4上设置有向下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周边设置有向上凸的圈座6。所述凹槽5设置有从槽底向上凸伸的板体7,所述板体7与圈座6的内壁连接。所述凹槽5、圈座6、板体7设置后,增加了顶板4局部的强度,为顶板局部位置抵抗机油的冲击提高了耐冲击强度。为保障顶板4与顶芯片1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顶板4的边缘部至所述围板102之间留有距离,且所述顶板4的边缘部设置有外凸的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用以与顶芯片1的底部焊接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V型折边部的上折边201的边缘部至顶角部的距离小于下折边202的边缘部至顶角部的距离,由此,为双手的拿捏提供了可靠的放置空间,使得双手能在搬运过程中施力。以上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用来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许多替代性实施例而并未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并未排除除了权利要求中所列举的那些之外的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元件之前的词语“一”或“一个”并未排除多个这样的元件的存在。某些特征被记载在相互不同从属权利要求中这一纯粹事实并不意味着这些特征的组合不能被有利地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包括顶芯片,所述顶芯片设置平直的底部,所述底部的外边缘部设置向上的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的顶端设置先向外、再向内弯折的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为平置且顶角向外、开口向内的V型折边部,且位于围板转角处的折边部的顶角部配装有与顶角部形状相匹配的转角帽;所述顶芯片的底部的顶壁上配装顶板,与所述顶芯片的油孔相对应的顶板上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周边设置有向上凸的圈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包括顶芯片,所述顶芯片设置平直的底部,所述底部的外边缘部设置向上的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的顶端设置先向外、再向内弯折的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为平置且顶角向外、开口向内的V型折边部,且位于围板转角处的折边部的顶角部配装有与顶角部形状相匹配的转角帽;所述顶芯片的底部的顶壁上配装顶板,与所述顶芯片的油孔相对应的顶板上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周边设置有向上凸的圈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用顶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有从槽底向上凸伸的板体,所述板体与圈座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江徐涛徐泉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路润冷却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