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57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齿轮箱的壳体、过滤器,还包括换气部、安装座,所述过滤器通过安装座连接在壳体外壁上,换气部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换气部的另一端延伸到壳体内,所述换气部内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分别与过滤器和壳体内部连通。过滤器通过换气部与壳体内部连通,过滤器不会直接接触壳体内部,从而避免润滑油直接飞溅到过滤器中,另外润滑油受高温影响而形成的油雾在进入换气通道后,会在换气通道的内壁上冷凝回液态,进一步减少润滑油进入到过滤器的可能性。

An air filter for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齿轮箱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轮箱内部注有用于减少齿轮磨损的润滑油,齿轮箱运行时箱内温度升高,使得箱内气体膨胀而导致内部气压变大,齿轮箱内外过大的气压差会导致润滑油从齿轮箱的轴和相应轴承之间被挤出,造成严重的漏油。为了调节齿轮箱内外的气压,一般在齿轮箱上安装空气过滤器,在齿轮箱内的气压比外界大时,空气过滤器将齿轮箱内的空气排出,而齿轮箱内的气压壁外界小时,空气过滤器将外界空气经过过滤后再排入到齿轮箱中。但实际使用时,润滑油在齿轮旋转过程中会飞溅到空气过滤器中,容易堵塞空气过滤器,影响空气过滤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其具有有效降低空气过滤器出现堵塞情况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齿轮箱的壳体、过滤器,还包括换气部、安装座,所述过滤器通过安装座连接在壳体外壁上,换气部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换气部的另一端延伸到壳体内,所述换气部内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分别与过滤器和壳体内部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器通过换气部与壳体内部连通,过滤器不会直接接触壳体内部,从而避免润滑油直接飞溅到过滤器中,另外润滑油受高温影响而形成的油雾在进入换气通道后,会在换气通道的内壁上冷凝回液态,进一步减少润滑油进入到过滤器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换气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换气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通道内设有弹簧、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主通道的内壁上,所述弹簧连接在活塞和主通道靠近过滤器的一端端面之间,所述第一通道通过主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在主通道的开口位于主通道的侧壁靠近过滤器的一端,所述第一通道与过滤器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在主通道的开口位于主通道的侧壁远离过滤器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与壳体内部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时,活塞在弹簧自然舒展下处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并堵塞主通道,避免润滑油通过通气通道挥发到外界。当壳体内部气压增大时,活塞向过滤器一侧移动,活塞超过第一通道在主通道内的开口后,壳体内的气体即可通过第一通道进入过滤器,壳体内气压随气体流失降低,活塞重新堵住第一通道,壳体内气压又在温度上升过程中增强,如此循环,活塞大部分时间内能够有效堵塞第一通道,活塞背离过滤器的侧面在此过程中会吸附呈油雾状态的润滑油,进一步降低润滑油进入到过滤器的可能性,而当壳体内部气温降低后,弹簧重新将活塞弹入到主通道中间位置,壳体内温度继续下降后,经过过滤器过滤的外界气压高于壳体内气压,活塞被挤向远离过滤器一侧,当活塞超过第二通道后,外界气压在经第二通道进入壳体内,补充壳体内的空气。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道呈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通过第二通道时,活塞阻拦下的润滑油会通过第二通道与主通道连通的开口进入第二通道,这部分润滑油会沿第二通道倾斜的侧壁移动出第二通道而不是堆积在第二通道内,从而降低润滑油堵塞第二通道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道与主通道连通的一端靠近过滤器,所述第二通道与壳体内部连通的一端远离过滤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壳体内的润滑油在齿轮旋转下飞溅到第二通道与壳体连通的开口后,这部分润滑油会沿第二通道的侧壁重新回到壳体内,降低壳体内的润滑油对换气通道的影响。优选的,所述换气部上还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位于换气部处在壳体内的端部中,第三通道一端朝向过滤器并与主通道连通,第三通道另一端远离过滤器并与壳体内壁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通道可将活塞拦截下的润滑油重新排入到壳体内,减少润滑油的消耗,且降低润滑油对换气通道的堵塞。优选的,所述活塞朝向第三通道的侧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横截面与第三通道的横截面相同,所述凸块背离过滤器的端部可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到壳体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塞向远离过滤器一侧移动时,凸块的一端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壳体部,凸块在此过程中疏通第三通道,之后凸块随活塞复位,便于主通道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三通道回到壳体。优选的,所述主通道靠近第三通道的一端为漏斗状,该端部的横截面积从靠近过滤器一侧向靠近第三通道一侧逐渐减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主通道内的润滑油在被活塞推动到靠近第三通道后,在重力作用下沿主通道的漏斗状侧壁向第三通道与主通道的连通的开口汇聚,进一步减少留在主通道内的润滑油的数量。优选的,所述换气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堵塞换气部和壳体之间的空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加强换气部与壳体之间的连接,降低壳体内的润滑油通过换气部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挥发到外界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换气部以及换气部内的换气通道,降低壳体内的润滑油对过滤器的影响,保障壳体内气体流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过滤器;3、安装座;4、换气部;41、换气通道;411、第一通道;412、第二通道;413、第三通道;414、主通道;42、活塞;421、凸块;43、弹簧;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安装座3、过滤器2、换气部4,安装座3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的外壁上,过滤器2连接在安装座3中,换气部4一端处在安装座3中并与过滤器2相连,换气部4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并处在壳体1内部,换气部4外壁上设有用于加强密封的密封圈5,换气部4的内部设有换气通道41,换气通道41将过滤器2和壳体1内部连通在一起。参见图1,换气通道41包括第一通道411、第二通道412、第三通道413、主通道414,主通道414的长度方向与换气部4的长度方向相同,主通道414的一端靠近过滤器2,主通道414的另一端为漏斗状且远离过滤器2,该漏斗状的端部越远离过滤器2,其横截面面积越小,主通道414内设有弹簧43、活塞42,活塞42的横截面与主通道414最大的横截面相同,弹簧43连接在活塞42和主通道414靠近过滤器2的端部之间,活塞42背离过滤器2的侧面上设有凸块421,凸块421一端连接在活塞42中部,凸块421的另一端向远离过滤器2方向延伸,正常状态下活塞42在弹簧43作用下拦截在主通道414的中部。第一通道411为L形,第一通道411的一端开口在主通道414靠近过滤器2一侧的侧壁上,第一通道411的另一端与过滤器2连通,第二通道412的一端开口在主通道414远离过滤器2的侧壁一侧,第二通道412的另一端倾斜向远离过滤器2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内,第三通道413的一端的开口处在主通道414漏斗状的端面中心,第三通道413的另一端向背离过滤器2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内,第三通道413的横截面与凸块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齿轮箱的壳体(1)、过滤器(2),其特征是:还包括换气部(4)、安装座(3),所述过滤器(2)通过安装座(3)连接在壳体(1)外壁上,换气部(4)一端连接在安装座(3)上,换气部(4)的另一端延伸到壳体(1)内,所述换气部(4)内设有换气通道(41),所述换气通道(41)分别与过滤器(2)和壳体(1)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齿轮箱的壳体(1)、过滤器(2),其特征是:还包括换气部(4)、安装座(3),所述过滤器(2)通过安装座(3)连接在壳体(1)外壁上,换气部(4)一端连接在安装座(3)上,换气部(4)的另一端延伸到壳体(1)内,所述换气部(4)内设有换气通道(41),所述换气通道(41)分别与过滤器(2)和壳体(1)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气通道(41)包括第一通道(411)、第二通道(412)、主通道(414),所述主通道(414)的长度方向与换气部(4)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主通道(414)内设有弹簧(43)、活塞(42),所述活塞(42)滑动连接在主通道(414)的内壁上,所述弹簧(43)连接在活塞(42)和主通道(414)靠近过滤器(2)的一端端面之间,所述第一通道(411)通过主通道(414)与第二通道(412)连通,所述第一通道(411)在主通道(414)的开口位于主通道(414)的侧壁靠近过滤器(2)的一端,所述第一通道(411)与过滤器(2)连通,所述第二通道(412)在主通道(414)的开口位于主通道(414)的侧壁远离过滤器(2)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412)与壳体(1)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通道(412)呈倾斜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玲龙朱海兵林鑫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