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堪金专利>正文

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52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和外层,所述的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所述的内层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绕;所述的钢丝增强层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缠绕;所述的外层采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的间隙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内层在使用中易脱层、龟裂和沙眼;在钻井过程中内层脱离易造成堵塞、泥浆流动不畅等事故、险情的发生,以及管体弯曲大、柔性、减振性能、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具体是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 柔性管,主要用于石油钻井过程中构成井上循环管路。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石油勘探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钻井技术的提高,深海勘探、陆地 勘探对大口径、高强度、超高压、超长度、耐高、低温、耐各种介质腐蚀的石油钻 井用柔性管汇水龙带及配件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在钻井工作过程中因高压、强振动 使管体爆破造成重大事故屡见不鲜,各种超高压水龙带、高强度软管总成在试压过 程中也因管体爆破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一线工人和企业造成极大损 失。目前国内外水龙带生产厂家延续了原普通小口径钢丝缠绕胶管的生产工艺进 行加工,钢丝增强层普遍采用单丝缠绕,犹如钢丝缠绕胶管的口径扩大化,产品使 用寿命短、保险系数低。这种工艺形成的产品配方工艺落后,内胶在使用中易脱层、 龟裂、沙眼等,在钻井过程中内胶脱层易造成堵塞、泥浆流动不畅等事故、险情的 发生,且存在管体弯曲大、柔性、减振性能、耐沖击性能差等弊端,是不能满足石 油钻探行业对水龙带的特殊性能要求,并给钻井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内层在使用中易脱层、龟裂和沙眼;在钻井过程中内层脱层易造成堵塞、 泥浆流动不畅等事故、险情的发生,且存在管体弯曲大、柔性、减振性能、耐沖击 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和外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所述的内层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绕;所 述的钢丝增强层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缠绕;所述的外层采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的间隙内。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采用世界先进的纳米高分子微孔材料和多股钢丝增强层,使管体在极限流 量压力超过最大工作压力时,内、中、外层微孔张开,管体出现微渗(俗称出汗),当回复额定工作压力1.5倍时,微孔自动关闭,避免管体在工作中因爆破造成事故;2、 管体两端采用扩口生产新技术,定尺生产,减少原材料浪费,确保接头安 装后通径与管体通径的一致性,解决了管体通径大,接头两端通径小的问题(俗称 卡脖子),避免了因柔性管汇水龙带在输送泥浆循环作业过程中的阻流、泥浆循环 不足所造成的塌井等事故的发生;3、 根据柔性管汇水龙带工作压力、使用环境不同,内层釆用高强度芳纶、维 尼龙、碳纤维等合股缠绕,增强内壁强度,钢丝增强层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 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工艺,使管体不同材料融为一体,牢不可破,克 服了管体弯曲半径大、减振性差、使用寿命短等弊端。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的轴向剖视图2是本技术与管接头连接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1、中间的钢丝加强层2 和外层3,在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5,其作用是在与管接头4连 接时,可以增加扩口连接端内容纳管接头4的芯管41的外径,进而增加芯管41的 内径,以确保接头安装后通径与管体通径的一致性,解决了管体通径大,接头两端 通径小导致的卡脖子问题,避免了因柔性管汇水龙带在输送泥浆循环作业过程中的 阻流、泥浆循环不足所造成的塌井等事故的发生。所述的内层1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绕; 所述的钢丝增强层2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 缠绕;所述的外层3采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的间隙 内,使管体不同各层的材料融为一体,牢不可破。权利要求1、 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和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内层釆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绕;所述的钢丝 增强层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缠绕;所述的 外层釆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的间隙内。专利摘要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和外层,所述的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所述的内层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绕;所述的钢丝增强层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缠绕;所述的外层采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的间隙内。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内层在使用中易脱层、龟裂和沙眼;在钻井过程中内层脱离易造成堵塞、泥浆流动不畅等事故、险情的发生,以及管体弯曲大、柔性、减振性能、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文档编号F16L11/08GK201155630SQ20072030586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堪金 申请人:刘堪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和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堪金
申请(专利权)人:刘堪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