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堪金专利>正文

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52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包括芯管、套管螺母、护套和软管,在所述的芯管插入软管的端部的外周面设有数级直径逐渐变小的台阶,在中部的该台阶上设有沿圆周的凹环,所述的软管的钢丝加强层两端长于外层和内层并置于所述芯管的凹环上,在该钢丝加强层外锁紧有至少一个锁紧环;在对应于所述的外层端部的钢丝加强层外锁紧有密封环;在所述的锁紧环和密封环与定位套之间装有定型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管接头与软管之间形成多层密封、多点紧固,使管线在14MPa-350MPa高压使用中不脱头、不渗漏,且软管内层无损坏,通径一致无阻力,使用寿命长,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有关标准要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具体是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 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主要用于石油钻井过程中构成井上循环管路。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石油勘探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钻井技术的提高,深海勘探、陆地 勘探对大口径、高强度、超高压、超长度、耐高、低温、耐各种介质腐蚀的石油钻 井用柔性管汇水龙带及配件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在钻井工作过程中因高压、强振动 使接头脱落、管体爆破造成重大事故屡见不鲜,各种超高压水龙带、高强度软管总 成在试压过程中也因接头脱落、管体爆破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一线 工人和企业造成极大损失,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为内胶脱层造成堵塞、泥浆等流 动不畅造成事故、险情的发生,管体弯曲大、柔性、减振性能、耐冲击性能差等原 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 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钻井工作过程中因高压、强振动使接头脱落、管体爆破, 以及各种超高压水龙带、高强度软管总成在试压过程中也因接头脱落、管体爆破的 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芯管、套管螺母、定位套和软管,芯管包括芯 管公头和芯管母头,套管螺母套装在芯管公头的外周面,芯管公头和芯管母头的外 端设有相互吻合的接口,该芯管公头和芯管母头的内端分别插入软管的两端,在该 软管的两端装有定位套;所述的软管由内层、外层及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复合而成,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芯管插入软管的端部的外周面设有数级直径逐渐变小的台 阶,在该中部的台阶上设有沿圓周的凹环,所述的软管的钢丝加强层两端长于外层 和内层并置于所述芯管的凹环上,在该钢丝加强层外锁紧有至少一个锁紧环;在对 应于所述的外层端部的钢丝加强层外锁紧有密封环;在所述的锁紧环和密封环与定位套之间装有定型套。所述软管的内层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绕;所述的钢丝增强层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 合缠绕;所述的外层采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的间隙 内,使管体的各层成为一体。所述的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所述的芯管、定型套、定位套、锁紧环和密封环均采用35CrMo、 25CrNiMo 、 20CrMo、 20MnMoD 、 45#钢或20#钢制成。在所述的芯管外周面的靠近外端处设有沿周面的凹环,在所述的定位套的外端 内侧设有与该凹环吻合的内凸缘,该凸缘嵌入该凹环内;在所述的定位套的内侧设 有可以嵌入所述的定型套的凹槽,该定型套置入该凹槽内。所述的软管的内层两端延伸到芯管的中部,在该芯管与软管的内层相邻的表面 设有防滑紋。所述的锁紧环和密封环的截面位半圓形或梯形,该半圓形的弧顶 或梯形的顶端位于环的内径面。本技术的优点是管接头与软管之间形成多层密封、多点紧固,使管线在 14MPa-350MPa高压使用中不脱头、不渗漏,且软管内层无损坏,通径一致无阻力, 使用寿命长,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有关标准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芯管母头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芯管公头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定位套的轴向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定型套的轴向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锁紧环的轴向剖视图; 图7是本技术密封环的轴向剖视图; 图8是本技术软管的轴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8,本技术由软管A以及与其两端连接的两个管接头B组成,管接头B包括芯管(包括一端的芯管母头1和另一端的芯管公头2)、套管螺母ll、 定型套7和定位套8。套管螺母11套装在芯管公头2的外周面,芯管公头2和芯管 母头1的外端设有相互吻合的接口,在应用时将一根本技术一端的芯管公头2 与另一根的芯管母头1对接,并用套管螺母11螺接在芯管母头1的外螺紋上。芯管 公头2和芯管母头1的内端分别插入软管A的两端口内。所述的软管A由内层9、 外层10及中间的钢丝加强层6复合而成,所述的软管A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 口连接端14(参见图8),以增加芯管内径与软管内径尽量保持一致,避免芯管内 径小于软管内径而对流体产生较大阻力。在所述的芯管1和2插入软管A的端部的外周面设有数级直径逐渐变小的台阶, 在中部的该台阶上设有沿圓周的凹环,所述的软管A的钢丝加强层6两端长于外层 和内层并置于所述芯管的凹环上,在该钢丝加强层6外锁紧有两个锁紧环3和4。 在对应于所述的外层端部的钢丝加强层6的外侧锁紧有密封环5,在所述的锁紧环 4和密封环5与依次套装定型套7和定位套8,定型套7嵌入定位套8内侧的对应 凹槽内。在所述的芯管1和2外周面的靠近外端处设有沿周面的凹环12,在所述 的定位套8的外端内侧设有与该凹环12吻合的内凸缘13,该凸缘13嵌入该凹环 12内。所述软管的内层9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 绕;所述的钢丝增强层6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 粘合缠绕;所述的外层10采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 的间隙内,使管体的各层成为一体。所述的芯管1和2、定型套7、定位套8、锁紧环3和4以及密封环5均采用 35CrMo、 25CrNiMo 、 20CrMo、 20MnMoD 、 45#钢或20#钢制成。所述的软管的内层9两端延伸到芯管1和2的中部,在该芯管1和2与软管的 内层9相邻的表面设有防滑紋(如环状的凸环或凹环)。所述的锁紧环3和4和密封环5的截面位半圓形(参见图6 )或梯形(参见图7),该半圓形的弧顶或梯形的顶端位于环的内径面。本技术按照下面步骤组装,(1 )将软管A两端的内层9和外层10各剥去一段,外层10剥去的较长; (2 )然后把所述的芯管1或2的内端插入软管A两端内,插入的深度略大于 胶管剥去外层的长度;(3 )将所述的锁紧环3、 4锁定在芯管的钢丝增强层6上起到定位紧固的作用;在与锁紧环4距离一定距离(外层10端部)处锁定密封环5;(4) 在所述的锁紧环3、 4定位套上所述的定型套7,用锁管机将该定型套紧 缩变形,通过定型套缩紧变形把压力经过胶管内的钢丝层传递至芯管,使在中间的 胶管钢丝变形来增强抗拔脱及密封的功能,同时通过柔性挤压增加芯管的强度,达 到定型的目的;(5) 最后在所述的定型套7外推进定位套8,以达到紧固密封和防止锁管回弹 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包括芯管、套管螺母、定位套和软管,芯管包括芯管公头和芯管母头,套管螺母套装在芯管公头的外周面,芯管公头和芯管母头的外端设有相互吻合的接口,该芯管公头和芯管母头的内端分别插入软管的两端,在该软管的两端装有定位套;所述的软管由内层、外层及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芯管插入软管的端部的外周面设有数级直径逐渐变小的台阶,在中部的该台阶上设有沿圆周的凹环,所述的软管的钢丝加强层两端长于外层和内层并置于所述芯管的凹环上,在该钢丝加强层外锁紧有至少一个锁紧环;在对应于所述的外层端部的钢丝加强层外锁紧有密封环;在所述的锁紧环和密封环与定位套之间装有定型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其特 征在于所述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包括芯管、套管螺母、定位套和软管,芯管包括芯管公头和芯管母头,套管螺母套装在芯管公头的外周面,芯管公头和芯管母头的外端设有相互吻合的接口,该芯管公头和芯管母头的内端分别插入软管的两端,在该软管的两端装有定位套;所述的软管由内层、外层及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芯管插入软管的端部的外周面设有数级直径逐渐变小的台阶,在中部的该台阶上设有沿圆周的凹环,所述的软管的钢丝加强层两端长于外层和内层并置于所述芯管的凹环上,在该钢丝加强层外锁紧有至少一个锁紧环;在对应于所述的外层端部的钢丝加强层外锁紧有密封环;在所述的锁紧环和密封环与定位套之间装有定型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堪金
申请(专利权)人:刘堪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