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料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05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料纠偏装置,包括夹片机构、纠偏驱动机构、送片驱动机构以及纠偏检测器,夹片机构用于夹紧或松开穿过其内部的极片,纠偏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片机构联动,纠偏驱动机构驱动夹片机构在纠偏方向上往复移动,送片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夹片机构联动,送片驱动机构驱动夹片机构在极片输送方向上往复移动,纠偏检测器用以检测极片的偏移量。本入料纠偏装置实现了极片送片与纠偏的功能合并,通过纠偏驱动机构驱动夹片机构在纠偏方向上往复移动就可以实现极片的纠偏;通过送片驱动机构驱动夹片机构在极片输送方向上往复移动可以实现极片的输送。纠偏驱动机构跟随极片一同前移,最大程度上使纠偏位接近卷绕工位,纠偏效果显著。

A feed rectif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料纠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制片
,特别涉及一种入料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入料纠偏装置安装于极片卷绕前,极片经入料纠偏装置纠偏后,再经送片机构将极片输送至卷绕工位。现有的入料纠偏装置和送片机构为单独的两个机构,极片纠偏动作发生在送片之前,并且传统纠偏机构仅能在纠偏方向上移动,在极片运动方向上不能移动。随着极片不断的往前输送,纠偏点据点卷绕点越来越远,进而导致纠偏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现有的入料纠偏装置不能保障良好纠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料纠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入料纠偏装置,包括夹片机构、纠偏驱动机构、送片驱动机构以及纠偏检测器,所述夹片机构用于夹紧或松开穿过其内部的极片,所述纠偏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夹片机构联动,所述纠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片机构在纠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送片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夹片机构联动,所述送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片机构在极片输送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纠偏检测器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料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片机构、纠偏驱动机构、送片驱动机构以及纠偏检测器,所述夹片机构用于夹紧或松开穿过其内部的极片,所述纠偏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夹片机构联动,所述纠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片机构在纠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送片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夹片机构联动,所述送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片机构在极片输送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纠偏检测器用以检测极片的偏移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料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片机构、纠偏驱动机构、送片驱动机构以及纠偏检测器,所述夹片机构用于夹紧或松开穿过其内部的极片,所述纠偏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夹片机构联动,所述纠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片机构在纠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送片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夹片机构联动,所述送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片机构在极片输送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纠偏检测器用以检测极片的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料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机构包括上夹片、下夹片以及夹片驱动机构,所述夹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夹片或所述下夹片在极片上下表面的垂直方向上移动,使得两个夹片做相对或背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料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压轮,所述下夹片上转动设置第二压轮,所述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呈上下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料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轮为单向转动,转动的方向与极片的输送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料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轮和所述第二压轮分别设置在上夹片以及下夹片的前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料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检测器的检测位置靠近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设置,且位于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的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霞杨达奇叶舒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