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0219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包括用于与试压机主体连接的控水系统主体,控水系统主体主要由储水箱、活塞、电动推杆、水循环钢桶、观察窗、底座、软管、三通阀、过滤器壳体、过滤板组件、回气罐、控制阀、回气管、滤网固定框架、滤网和插槽构成,所述水循环钢桶的底部密封上部开口且开口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盖子。本实用通过安装控水装置可使油管的水流入水循环钢桶内,这样即可以保持工作现场环境,又节约了水源;同时考虑到油管待测产品的内部存在一定颗粒等污染物,故而通过过滤装置降低颗粒对设备的损伤概率,配合定时维护,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A fully automatic cutting and water control system for test pre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automatic blanking and water control system of a test press,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control system main body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test press main body, the water control system main body mainly comprises a water storage tank, a piston, an electric push rod, a water circulation steel barrel, an observation window, a base, a hose, a three-way valve, a filter shell, a filter plate assembly, a return tank, a control valve, a return pipe, a filter screen fixed frame and a filter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circulation steel barrel seals the upper opening and the open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through the bolt seal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water flow of the oil pipe into the water circulating steel drum by installing the water control device, so as to maintain the working site environment and save the water source;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at there are certain particles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the products to be tested of the oil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damage probability of the particles to the equipment through the filter device, cooperate with the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管检测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
技术介绍
试压机用于检测对强度和密封有要求的油管是否存在强度隐患和泄漏隐患,其工作原理是将油管两端密封夹持,配合可以相对运动的小车,小车内设置有提供扭矩的电机等部件,实际工作过程有一端供水并加压水压,同时扭矩电机工作产生扭矩实现对待检测油管的多专利技术环境模拟,实现合理的测试。目前的试压机不具有控水装置,在测试回程后无法实现对水的回收,故而造成水的浪费,同时漏出的大量水会影响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包括用于与试压机主体连接的控水系统主体,控水系统主体主要由储水箱、活塞、电动推杆、水循环钢桶、观察窗、底座、软管、三通阀、过滤器壳体、过滤板组件、回气罐、控制阀、回气管、滤网固定框架、滤网和插槽构成,所述水循环钢桶的底部密封上部开口且开口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盖子,水循环钢桶内滑动密封连接活塞,活塞的中部开设安装孔比密封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电动推杆的壳体通过安装座竖直固定连接在盖子上,所述水循环钢桶的底部开有出水孔并连接三通阀的输入端口,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储水箱的底部出水口和过滤器壳体的输入端口;其中过滤器壳体为卧式的空心圆筒形状,过滤器壳体的中部一体成形有用于插接过滤板组件的插槽,插槽为边长大于过滤器壳体直径的方形空心型材结构,插槽与过滤器壳体上表面对应开设的插孔联通,使得过滤板组件能够插入到过滤器壳体内;所述过滤器壳体的输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回气罐的输入端口,回气罐的输出端口通过软管连接试压机主体的注水端口;所述回气罐的进出气口竖直朝上设置,并连接一根长度大于试压机主体高度的回气管,回气管上安装有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水循环钢桶的表面开设有预制的条形窗口并密封连接对应的玻璃窗。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组件主要由两块滤网固定框架通过螺钉复合连接构成,两块滤网固定框架的中部开设有与过滤器壳体内腔对应的圆形通孔,且两块滤网固定框架的形状为方形并能够插入到对应的插槽内,所述滤网固定框架的外表面围绕圆孔开设供密封圈卡入的环形槽,通过粘合密封圈实现插入后的密封,两块滤网固定框架的圆孔之间设置有滤网,滤网的被边缘被夹紧在两块滤网固定框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回气罐为开有输入端口、输入端口和进出气口的密封罐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安装控水装置可使油管的水流入水循环钢桶内,这样即可以保持工作现场环境,又节约了水源;同时考虑到油管待测产品的内部存在一定颗粒等污染物,故而通过过滤装置降低颗粒对设备的损伤概率,配合定时维护,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过滤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过滤器的剖面图。图中:1、储水箱;2、活塞;3、电动推杆;4、水循环钢桶;5、观察窗;6、底座;7、软管;8、三通阀;9、过滤器壳体;10、过滤板组件;11、回气罐;12、控制阀;13、回气管;14、试压机主体;15、滤网固定框架;16、滤网;17、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包括用于与试压机主体14连接的控水系统主体,控水系统主体主要由储水箱1、活塞2、电动推杆3、水循环钢桶4、观察窗5、底座6、软管7、三通阀8、过滤器壳体9、过滤板组件10、回气罐11、控制阀12、回气管13、滤网固定框架15、滤网16和插槽17构成,所述水循环钢桶4的底部密封上部开口且开口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盖子,水循环钢桶4内滑动密封连接活塞2,活塞2的中部开设安装孔比密封连接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电动推杆3的壳体通过安装座竖直固定连接在盖子上,电动推杆3的驱动电机由其自身携带的电源线连接市电即可,而其具体的控制方式也是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做赘述,同时此处就是利用活塞2升降实现压水和回收水的功能。所述水循环钢桶4的底部开有出水孔并连接三通阀8的输入端口,三通阀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储水箱1的底部出水口和过滤器壳体9的输入端口;其中过滤器壳体9为卧式的空心圆筒形状,过滤器壳体9的中部一体成形有用于插接过滤板组件10的插槽17,插槽17为边长大于过滤器壳体9直径的方形空心型材结构(详见图2),插槽17与过滤器壳体9上表面对应开设的插孔联通,使得过滤板组件10能够插入到过滤器壳体9内;所述过滤板组件10主要由两块滤网固定框架15通过螺钉复合连接构成,两块滤网固定框架15的中部开设有与过滤器壳体9内腔对应的圆形通孔,且两块滤网固定框架15的形状为方形并能够插入到对应的插槽17内,所述滤网固定框架15的外表面围绕圆孔开设供密封圈卡入的环形槽,通过粘合密封圈实现插入后的密封,两块滤网固定框架15的圆孔之间设置有滤网16,滤网16的被边缘被夹紧在两块滤网固定框架15之间;所述过滤器壳体9的输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回气罐11的输入端口,回气罐11的输出端口通过软管连接试压机主体14的注水端口;通过过滤器壳体9和过滤板组件10构成的过滤结构,使得试压完成后吸回水的过程中能够防止试验管道内的污垢进入到水循环钢桶4内,同时注水过程中还能反冲洗滤网。所述滤网为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滤网,最大程度的减少颗粒损害活塞的部件。所述回气罐11为开有输入端口、输入端口和进出气口的密封罐子,且其进出气口竖直朝上设置,并连接一根长度大于试压机主体14高度的回气管13,回气管13上安装有控制阀12。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分为水加压阶段和回收水阶段,在进行水加压阶段的时候,人工调节三通阀8使得向试压机主体14内供水,同时将控制阀12打开,初始时缓慢加压并人工观察直到水从回气管13的顶部溢出,然后关闭控制阀12进行增压测试;在进行回收水阶段,人工调节控制电动推杆回收实现抽水,当抽水完毕后打开控制阀平衡内部压力,从而实现安全的拆装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回气罐11和试压机主体14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阀,且控水系统主体中用于连接的软管和管道以及对应的接口均采用耐高压的材料,保证稳定性,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此处不做赘述;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测试管道内壁等地方会粘附水分,故而有水分损失,只需要人工调节三通阀8导通储水箱1,即可人工控制活塞上升进行补水。所述水循环钢桶4的表面开设有预制的条形窗口并密封连接对应的玻璃窗,便于人工直接观察液体储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包括用于与试压机主体(14)连接的控水系统主体,控水系统主体主要由储水箱(1)、活塞(2)、电动推杆(3)、水循环钢桶(4)、观察窗(5)、底座(6)、软管(7)、三通阀(8)、过滤器壳体(9)、过滤板组件(10)、回气罐(11)、控制阀(12)、回气管(13)、滤网固定框架(15)、滤网(16)和插槽(1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钢桶(4)的底部密封上部开口且开口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盖子,水循环钢桶(4)内滑动密封连接活塞(2),活塞(2)的中部开设安装孔比密封连接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电动推杆(3)的壳体通过安装座竖直固定连接在盖子上,所述水循环钢桶(4)的底部开有出水孔并连接三通阀(8)的输入端口,三通阀(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储水箱(1)的底部出水口和过滤器壳体(9)的输入端口;其中过滤器壳体(9)为卧式的空心圆筒形状,过滤器壳体(9)的中部一体成形有用于插接过滤板组件(10)的插槽(17),插槽(17)为边长大于过滤器壳体(9)直径的方形空心型材结构,插槽(17)与过滤器壳体(9)上表面对应开设的插孔联通,使得过滤板组件(10)能够插入到过滤器壳体(9)内;所述过滤器壳体(9)的输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回气罐(11)的输入端口,回气罐(11)的输出端口通过软管连接试压机主体(14)的注水端口;所述回气罐(11)的进出气口竖直朝上设置,并连接一根长度大于试压机主体(14)高度的回气管(13),回气管(13)上安装有控制阀(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压机全自动下料控水系统,包括用于与试压机主体(14)连接的控水系统主体,控水系统主体主要由储水箱(1)、活塞(2)、电动推杆(3)、水循环钢桶(4)、观察窗(5)、底座(6)、软管(7)、三通阀(8)、过滤器壳体(9)、过滤板组件(10)、回气罐(11)、控制阀(12)、回气管(13)、滤网固定框架(15)、滤网(16)和插槽(1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钢桶(4)的底部密封上部开口且开口通过螺栓密封连接盖子,水循环钢桶(4)内滑动密封连接活塞(2),活塞(2)的中部开设安装孔比密封连接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电动推杆(3)的壳体通过安装座竖直固定连接在盖子上,所述水循环钢桶(4)的底部开有出水孔并连接三通阀(8)的输入端口,三通阀(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储水箱(1)的底部出水口和过滤器壳体(9)的输入端口;其中过滤器壳体(9)为卧式的空心圆筒形状,过滤器壳体(9)的中部一体成形有用于插接过滤板组件(10)的插槽(17),插槽(17)为边长大于过滤器壳体(9)直径的方形空心型材结构,插槽(17)与过滤器壳体(9)上表面对应开设的插孔联通,使得过滤板组件(10)能够插入到过滤器壳体(9)内;所述过滤器壳体(9)的输出端口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权黄建虾徐振广周金喜欧阳玉祥兰君娄超黄丰朱琳张帅高永华马凯张洪楠姜路孙英伟陈建宝罗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水星天成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