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975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涉及市政施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的市政路面对于过量雨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组件、设置于透水组件下端的暂存组件、连接于暂存组件下方的排水组件,所述透水组件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层、连接于透水层底部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暂存组件包括连接于过滤槽内壁的支架、若干个连接于支架的暂存盒,所述暂存盒内设置有补水线,所述补水线一端伸入暂存盒内,另一端连接于透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具有可调节路面积水,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优点。

Sponge city rainwater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onge city rainwater treatment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ield and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municipal pavement has poor effect on excessive rainwater treatment.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the permeable component laid on the ground, the temporary component se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ermeable component, and the drainage component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temporary component. The permeable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ermeable layer laid on the ground and a filter tank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permeable layer. The fil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component. The temporary storage component includes a bracket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lter tank and several temporary storage boxes connected to the bracket. The temporary storag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upplement line, one end of the water supplement line extends into the temporary storage box,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permeable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onge city rainwater treatment system,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adjustable road area water and conforms to the sponge city concep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是正式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建设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由于现有的大部分城市路面均为钢筋混凝土,在雨量较大时容易造成内涝,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因此城市排水更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现有的路面排水结构,大部分均通过地表流动的方式将过量雨水排出,这种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当下水道堵塞时,无法实现及时排水造成内涝;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在路面铺设透水砖的方式实现渗水,这种方式渗水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雨量时的蓄水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具有可对雨水进行处理,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组件、设置于透水组件下端的暂存组件、连接于暂存组件下方的排水组件,所述透水组件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层、连接于透水层底部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暂存组件包括连接于过滤槽内壁的支架、若干个连接于支架的暂存盒,所述暂存盒内设置有补水线,所述补水线一端伸入暂存盒内,另一端连接于透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量较大时,少部分雨水经花园的地层组件向下渗透,落在路面的大部分雨水首先经透水组件向下渗透,且透水组件的透水性较强,可以保证大部分雨水向下渗透,雨水向下首先经过过滤槽内的过滤组件实现过滤,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出去,避免造成杂质堆积,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的雨水继续下落,一部分雨水积存在暂存盒内,多余的雨水继续向下落入排水组件,暂存盒可以临时储存一部分的雨水,并且通过补水线对表层的透水组件进行持续补水,这样即使干旱时,也能够保证透水组件一定的湿润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层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砖,所述透水砖侧壁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透水砖沿纵向开设有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透水砖时,通过拼接结构将相邻的透水砖实现卡接,使得雨水能够沿相邻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向下渗透,并且通过在透水砖上开设透水孔,从而加快雨水的渗透速度,提高地面的渗透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透水砖侧壁的燕尾块以及开设于燕尾块之间的燕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块和燕尾槽的配合卡接更为牢固且不易分离,在拼接透水砖时,将某一块透水砖的燕尾块卡接到另一块透水砖的燕尾槽内,实现相邻透水砖的连接,安装方便且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过滤槽顶面的带有筛孔的支撑板,所述透水砖铺设于支撑板表面,所述过滤槽中部固定设置有带有网孔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表面铺设有塑料盲沟,所述塑料盲沟内填充有石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经透水组件流到过滤组件时,经过塑料盲沟以及石子的过滤作用可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粗略过滤,避免杂质向下落入到过滤槽底部造成杂质堆积,并且由于塑料盲沟具有一定的硬度,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连接于过滤槽底部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排水槽的出水端连接有位于花园地下的蓄水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余的雨水落到排水槽后,沿排水槽的斜面流入到蓄水池内进行储存,并且蓄水池位于花园的地下,可以将路面的过量雨水直接导入到花园的最底部,加速了雨水的导入与储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呈倾斜设置的底面横向设置有挡棱,所述挡棱的截面呈三角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沿排水槽的倾斜面流下时,通过设置挡棱,可以阻挡少部分的杂质,减少流入蓄水池内杂质的含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塑料盲沟表面铺设有细滤层,所述细滤层由细砂填充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当雨水经透水组件流下时,首先冲刷在塑料盲沟上,可以对雨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雨水直接落在细滤层上对细小的砂子造成冲击,减少细砂的流失。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落在路面的大部分雨水首先经透水组件向下渗透,且透水组件的透水性较强,可以保证大部分雨水向下渗透,雨水向下首先经过过滤槽内的过滤组件实现过滤,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出去,避免造成杂质堆积,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的雨水继续下落,一部分雨水积存在暂存盒内,多余的雨水继续向下落入排水组件,暂存盒可以临时储存一部分的雨水,并且通过补水线对表层的透水组件进行持续补水,这样即使干旱时,也能够保证透水组件一定的湿润度;2.在铺设透水砖时,通过拼接结构将相邻的透水砖实现卡接,使得雨水能够沿相邻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向下渗透,并且通过在透水砖上开设透水孔,从而加快雨水的渗透速度,提高地面的渗透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过滤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地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透水砖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补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水组件;2、过滤槽;3、过滤组件;4、暂存组件;5、排水组件;6、蓄水池;7、地层组件;8、补水组件;9、透水层;10、透水砖;11、拼接结构;12、透水孔;13、支撑板;14、过滤板;15、塑料盲沟;16、细滤层;17、支架;18、暂存盒;19、补水线;20、排水槽;21、挡棱;22、砾石层;23、砂石层;24、填料层;25、种植层;26、补水管;27、毛细管;28、皮层;29、棉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铺设在路面的透水组件1、连接于透水组件1底部的过滤槽2,在过滤槽2内设置有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过滤组件3和暂存组件4,在暂存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组件5,排水组件5的出水端连接有蓄水池6,蓄水池6位于花园的地下底层,在蓄水池6上方设置有地层组件7,在地层组件7内沿纵向贯穿设置有补水组件8,补水组件8的下端连接于蓄水池6,另一端连接于地层组件7的上层。雨量较大时,少部分雨水经花园的地层组件7向下渗透,落在路面的大部分雨水首先经透水组件1向下渗透,且透水组件1的透水性较强,可以保证大部分雨水向下渗透,雨水向下首先经过过滤槽2内的过滤组件3实现过滤,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出去,避免造成杂质堆积,经过过滤组件3过滤后的雨水继续下落,一部分雨水积存在暂存组件4内,当暂存组件4存满雨水时,多余的雨水向外溢出并流下,流出的雨水经排水组件5导入到位于花园底部的蓄水池6内进行储存,这样可以将过量的雨水直接导入到花园的底部进行储存,雨季过后,当连续干旱时,通过补水组件8将蓄水池6内的水缓慢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组件(1)、设置于透水组件(1)下端的暂存组件(4)、连接于暂存组件(4)下方的排水组件(5),所述透水组件(1)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层(9)、连接于透水层(9)底部的过滤槽(2),所述过滤槽(2)内设置有过滤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组件(4)包括连接于过滤槽(2)内壁的支架(17)、若干个连接于支架(17)的暂存盒(18),所述暂存盒(18)内设置有补水线(19),所述补水线(19)一端伸入暂存盒(18)内,另一端连接于透水组件(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组件(1)、设置于透水组件(1)下端的暂存组件(4)、连接于暂存组件(4)下方的排水组件(5),所述透水组件(1)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层(9)、连接于透水层(9)底部的过滤槽(2),所述过滤槽(2)内设置有过滤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组件(4)包括连接于过滤槽(2)内壁的支架(17)、若干个连接于支架(17)的暂存盒(18),所述暂存盒(18)内设置有补水线(19),所述补水线(19)一端伸入暂存盒(18)内,另一端连接于透水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9)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砖(10),所述透水砖(10)侧壁设置有拼接结构(11),所述透水砖(10)沿纵向开设有透水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结构(11)包括设置于透水砖(10)侧壁的燕尾块以及开设于燕尾块之间的燕尾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李沈凯邱丹徐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龙禹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