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396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属于园林绿化领域,其包括安装在垂直墙体上的安装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安装架间隔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水培槽,所述水培槽的开口端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与水培槽滑动连接的多根短限位杆和多根长限位杆,多根所述长限位杆与短限位杆呈上下设置;多根所述长限位杆沿水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贯穿水培槽的两端,多根所述短限位杆沿水培槽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其一端与水培槽的侧壁滑动卡接另一端贯穿水培槽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提供水培槽将植物种植在水培槽内,避免大量使用土壤而带来的环境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
技术介绍
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随着社会发展、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缩减,垂直绿化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6821420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提出的垂直绿化系统,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用于灌溉植物的蓄水槽,安装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用于培育植物的培育装置,培育装置上设有连通至蓄水槽以进行灌溉的通水管,培育装置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培育装置内土壤向蓄水槽内流失的阻隔件。采用有土种植不仅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容易滋生杂草等问题,虽然该绿化系统通过采用在培育装置内设置阻隔件对培育装置内的土壤进行阻隔,减少水土流失。但是对于在室外使用的垂直绿化系统来说,大雨、暴雨阵雨等天气,培育装置的排水量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时,容易造成溢水情况,使得培育装置内的土壤从培育装置的上端开口处与雨水混合流出而影响环境,造成清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提供水培槽将植物种植在水培槽内,避免大量使用土壤而带来的环境影响。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包括安装在垂直墙体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间隔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水培槽,所述水培槽的开口端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与水培槽滑动连接的多根短限位杆和多根长限位杆,多根所述长限位杆与短限位杆呈上下设置;多根所述长限位杆沿水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贯穿水培槽的两端,多根所述短限位杆沿水培槽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其一端与水培槽的侧壁滑动卡接另一端贯穿水培槽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架将绿化系统与墙体相互结合,通过设置水培槽取代传统的土壤种植槽,避免雨天雨量过大种植槽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时造成水土流失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由于植物种植在水中不如在土壤中牢固稳定,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对植物进行固定,避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从水培槽内脱离;通过设置多根长限位杆和多根短限位杆并使得长限位杆和短限位杆能够在水培槽内滑动,从而根据植物枝干根茎的尺寸进行调剂,从而使得水培槽能种植各种不同的植物,扩大水培槽的使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根所述长限位杆的一端均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水培槽的外壁抵触,多根所述长限位杆背离定位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与水培槽的外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块与螺帽相互配合使得长限位杆固定安装在水培槽上;通过设置螺帽,当螺帽与水培槽的外壁分离时,方便长限位杆在水培槽上的滑动,当螺帽与长限位杆分离时,长限位杆可从水培槽上脱离,方便长限位杆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培槽对应短限位杆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和限位槽,所述通槽设置于水培槽远离墙体一侧,所述短限位杆的一端嵌设于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截面呈凸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培槽的一侧与安装架固定设置,为保证短限位杆在水培槽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槽使得短限位杆与水培槽稳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根所述短限位杆均包括与限位槽滑动卡接的限位块和与限位块螺纹连接的长轴,多个所述限位块朝向长轴的一端均开设有与长轴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培槽的一侧与安装架固定设置,为方便短限位杆在水培槽上的安装与拆卸,通过设置短限位杆使得限位块与长轴可拆卸设置,当植物枝干较大时通过设置将长轴拧开从水培槽上拆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根所述长轴背离限位块的一端同轴套设有卡套,所述卡套与通槽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轴与限位块螺纹连接并滑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通过设置卡套并使得卡套与通槽卡接后使得短限位杆的位置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水培槽的底端固定设有根系架,所述根系架交叉缠绕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系也会逐渐生长完善,通过设置交叉缠绕的根系架,在根系生长过程中会缠绕穿插生长到根系架上,从而保证植物在水培槽内生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水培槽沿安装架的高度方向呈多排设置且相邻两个水培槽的间隔等于水培槽的长度方向,多排所述水培槽相互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水培槽并列呈多排设置在安装架上,并设置相邻两个水培槽的间距,当多排水培槽交错设置时,使得下一排的水培槽与上一排水培槽的间隙相对应,使得同一高度上相邻两个水培槽的间隔增大,从而保证在安装架上放置更多的水培槽的同时,植物还能够有充足的光照为不被遮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与多个水培槽相连通设有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箱和出水管对多个水培槽提供水分和养分,保证植物在水培槽内正常生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水箱上开设有进料口且其内部设有搅拌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泵对对出水管内的水提供压力,保证出水;通过在水箱上开设进料口将植物栽培所需的营养物质放入到水箱内,通过设置搅拌装置使得营养物质能够充分溶解在水中。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水培槽代替传统的土壤种植,避免大量使用土壤而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保证植物在水培槽内的稳定性同时长限位杆与短限位杆与水培槽滑动连接方便限位装置根据植物根茎枝干的尺寸进行调整,使得水培槽的适用性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限位装置与水培槽之间的连接关系;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水箱内部的结构。图中,1、安装架;2、水培槽;21、短滑槽;22、通槽;23、限位槽;24、根系架;25、进水孔;26、出水孔;3、限位装置;31、长限位杆;311、定位块;312、螺帽;32、短限位杆;321、限位块;3211、外螺纹;322、长轴;323、卡套;33、限位孔;4、水箱;41、出水管;42、水泵;43、进料口;44、搅拌装置;441、电机;442、搅拌轴;443、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包括安装在垂直墙体上的安装架1,安装架1间隔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水培槽2且多个水培槽2相同;通过设置水培槽2取代代传统的土壤种植槽,避免雨天雨量过大种植槽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时造成水土流失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参照图1,为使得安装架1的水培槽2的个数尽可能多而又不影响植物的光照,多个水培槽2的截面呈梯形设置且水培槽2的开口端面积大于底端面积;多个水培槽2沿安装架1的高度方向呈多排设置且相邻两个水培槽2的间隔等于水培槽2的长度方向。多排水培槽2相互交错设置,使得下一排的水培槽2与上一排水培槽2的间隙相对应,使得同一高度上相邻两个水培槽2的间隔增大,从而保证在安装架1上放置更多的水培槽2的同时,植物还能够有充足的光照为不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包括安装在垂直墙体上的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间隔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水培槽(2),所述水培槽(2)的开口端设有限位装置(3),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与水培槽(2)滑动连接的多根短限位杆(32)和多根长限位杆(31),多根所述长限位杆(31)与短限位杆(32)呈上下设置;多根所述长限位杆(31)沿水培槽(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贯穿水培槽(2)的两端,多根所述短限位杆(32)沿水培槽(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其一端与水培槽(2)的侧壁滑动卡接另一端贯穿水培槽(2)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包括安装在垂直墙体上的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间隔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水培槽(2),所述水培槽(2)的开口端设有限位装置(3),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与水培槽(2)滑动连接的多根短限位杆(32)和多根长限位杆(31),多根所述长限位杆(31)与短限位杆(32)呈上下设置;多根所述长限位杆(31)沿水培槽(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贯穿水培槽(2)的两端,多根所述短限位杆(32)沿水培槽(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其一端与水培槽(2)的侧壁滑动卡接另一端贯穿水培槽(2)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长限位杆(31)的一端均固定有定位块(311),所述定位块(311)与水培槽(2)的外壁抵触,多根所述长限位杆(31)背离定位块(3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312),所述螺帽(312)与水培槽(2)的外壁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槽(2)对应短限位杆(32)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22)和限位槽(23),所述通槽(22)设置于水培槽(2)远离墙体一侧,所述短限位杆(32)的一端嵌设于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的截面呈凸字型。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丹潘董丹周沈佳
申请(专利权)人:龙禹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