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支撑力的综合管廊承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18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支撑力的综合管廊承接结构,属于综合管廊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承接管和连接于承接管轴向两端的综合管廊管,所述承接管包括分别同轴固定于两端综合管廊管的两个连接环和竖直设置于立柱,所述立柱两端抵触于连接环内壁并且两者呈滑移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相互靠近的端面呈倾斜设置并且沿着相互远离的轴向向远离中心的方向倾斜,两个所述连接环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轴向两端的端面呈倾斜设置并且分别与其靠近的连接环的端面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加密封性的的效果。

A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Bearing Structure with Increased Supporting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支撑力的综合管廊承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增加支撑力的综合管廊承接结构。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目前,公告号为CN20651274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综合管廊相邻管节的承接机构,属于预制综合管廊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相邻管节拼接封处的抗渗能力的预制综合管廊相邻管节的承接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前一节管节的承块和位于后一节管节的插块,承块在靠近插块的端部设置有的坡形部一,插块在靠近承块的端部设置有坡形部二,坡形部二的在靠近坡形部二的端部连接有契形橡胶圈,契形橡胶圈在坡形部二的一侧与坡形部一抵触,承块靠近坡形部二的端部连接有复合密封垫,复合密封垫在背离承块的一侧与坡形部二抵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会发生收缩,从而导致管廊之间的间隙变大进而影响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支撑力的综合管廊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管(5)和连接于承接管(5)轴向两端的综合管廊管(6),所述承接管(5)包括分别同轴固定于两端综合管廊管(6)的两个连接环(51)和竖直设置于立柱(52),所述立柱(52)两端抵触于连接环(51)内壁并且两者呈滑移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51)相互靠近的端面呈倾斜设置并且沿着相互远离的轴向向远离中心的方向倾斜,两个所述连接环(51)之间设有密封环(53),所述密封环(53)轴向两端的端面呈倾斜设置并且分别与其靠近的连接环(51)的端面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支撑力的综合管廊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管(5)和连接于承接管(5)轴向两端的综合管廊管(6),所述承接管(5)包括分别同轴固定于两端综合管廊管(6)的两个连接环(51)和竖直设置于立柱(52),所述立柱(52)两端抵触于连接环(51)内壁并且两者呈滑移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51)相互靠近的端面呈倾斜设置并且沿着相互远离的轴向向远离中心的方向倾斜,两个所述连接环(51)之间设有密封环(53),所述密封环(53)轴向两端的端面呈倾斜设置并且分别与其靠近的连接环(51)的端面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支撑力的综合管廊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51)之间周向设置有若干联动架(7),所述联动架(7)包括两个联动杆(71)和内置杆(72),两个所述联动杆(71)分别铰接于连接环(51)相互靠近的端面,所述联动杆(71)远离连接环(51)的一端铰接于内置杆(72),所述内置杆(72)固定连接于密封环(53)靠近内壁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支撑力的综合管廊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杆(72)包括轴向镶嵌于密封环(53)内的轴向杆(722)和竖直固定连接于轴向杆(722)的径向杆(721),所述联动杆(71)靠近联动杆(71)的一端铰接于径向杆(7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立王林祥高淼阳朱闻波
申请(专利权)人:龙禹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