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与塑料管的连接接头及其连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两种材质管子连接结构和其连接方法的改进。在金属管(1)端头的喇叭口(6)内壁上开有至少六个环形槽(4),在环形槽之间设有至少一个O形密封圈(5),塑料管(2)的端头夹在喇叭口的内壁与刚性内胀管(3)的外壁之间。塑料管和环形槽的对应处有外凸起环(7),和O形密封圈对应处有凹坑环(8)。连接方法是将密封胶(9)涂在环槽内,将O形密封圈置于环槽之间,将塑料管连接段加热到90-93℃后再伸进喇叭口内,将刚性内胀管插进塑料管内喇叭口的对应处。由于密封槽多,又有密封圈使连接处的密封性好,外形结构简单便于防腐施工,轴向剪切力小,其耐低温性好,其连接方法简单易操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两种材质管子对接连接结构和其连接方法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金属管和塑料管连接是采用法兰对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现场施工难度大,卡紧不当易造成损坏,密封性差,易造成接口处泄漏,几何形状复杂,不宜防腐,轴向剪切力大,连接处易损坏。其连接方法不能保证连接处的密闭性符合实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金属管与塑料管连接的接头,该接头取消了法兰,而且也不用焊接,使之具有施工方便、密封性好、连接处不易破损,同时提供其连接方法。本专利技术包含金属管1、塑料管2,它还包含钢性内胀管3,在金属管1端头处形成一向外扩展的嗽叭口6,在嗽叭口6的内壁上开有至少六个环形槽4,在环形槽4之间设有至少一个O形密封圈5,塑料管2的端头夹在金属管1的嗽叭口6的内壁与钢性内胀管3的外壁之间。塑料管2上和环形槽4的对应位置被钢性内胀管3挤进环形槽4内形成外凸起环7,在塑料管2上和O形密封圈5对应处被挤压成凹坑环8。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方法是将密封胶9涂在金属管1的环槽4内,将O形密封圈5置于环槽4之间,将塑料管2连接段加热到90-93℃后再伸进金属管的嗽叭口6内,将钢性内胀管3插进塑料管2内喇叭口6的对应处,经冷却定形后即完成了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密封槽多,而且又有密封圈使得异种材质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好,不会出现泄漏现象,而且外形结构简单便于防腐施工,接口处金属管的外形尺寸与其它部位相近,故轴向剪切力小,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再由于两种材质管连接处塑料管采用过盈配合,所以其耐低温性提高,在-35℃下无泄漏现象。气密性大于等于1Mpa,抗拉伸力不小于母材本身的拉伸力。它可广泛用于两种材质的气体管道、液体管道的连接之用。其连接方法简单易操作,能保证连接后的接头处长期使用而不泄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由钢管1、塑料管2、钢性内胀管3组成,在钢管1端头处形成一向外扩展的嗽叭口6,在嗽叭口6的内壁上开有八个环形槽4,在八个环形槽4之间等间距地设有三个O形密封圈5,塑料管2的直端头夹在钢管1的嗽叭口6的内壁与钢性内胀管3的外壁之间。塑料管2在和金属管1连接时与钢性内胀管3对应段的塑料管2被加热成熔融状态,塑料管2上和环形槽4的对应位置被钢性内胀管3挤进环形槽4内形成外凸起环7,在塑料管2上和O形密封圈5对应处被挤压成凹坑环8。在环形槽4与塑料管2的外凸起环7处涂有密封胶9。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塑料管2的外径Φ2大于喇叭口6的内径Φ1的量为1.2-1.5毫米。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将密封胶9涂在钢管1的八个环槽4内,将两个O形密封圈5等距地置于环形槽4之间,将塑料管2的连接段用热水加热到92℃,使该段塑料管成熔融状态后再伸进钢管2的喇叭口6内,将钢性内胀管3插进塑料管2内的喇叭口6的对应处,经冷却定形后即完成连接。权利要求1.金属管与塑料管的连接接头,它包含金属管(1)、塑料管(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钢性内胀管(3),在金属管(1)端头处形成一向外扩展的嗽叭口(6),在嗽叭口(6)的内壁上开有至少六个环形槽(4),在环形槽(4)之间设有至少一个O形密封圈(5),塑料管(2)的端头夹在金属管(1)的嗽叭口(6)的内壁与钢性内胀管(3)的外壁之间,在塑料管(2)上和环形槽(4)的对应位置被钢性内胀管(3)挤进环形槽(4)内形成外凸起环(7),在塑料管(2)上和O形密封圈(5)对应处被挤压成凹坑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与塑料管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在环形槽(4)与塑料管(2)的外凸起环(7)处涂有密封胶(9)。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管与塑料管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塑料管(2)的外径Φ2大于喇叭口(6)的内径Φ1的量为1.2-1.5毫米。4.金属管与塑料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密封胶(9)涂在金属管(1)的环槽(4)内,将O形密封圈(5)置于环槽(4)之间,将塑料管(2)连接段加热到90-93℃后再伸进金属管的嗽叭口(6)内,将钢性内胀管(3)插进塑料管(2)内喇叭口(6)的对应处,经冷却定形后即完成了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两种材质管子连接结构和其连接方法的改进。在金属管(1)端头的嗽叭口(6)内壁上开有至少六个环形槽(4),在环形槽之间设有至少一个O形密封圈(5),塑料管(2)的端头夹在嗽叭口的内壁与刚性内胀管(3)的外壁之间。塑料管和环形槽的对应处有外凸起环(7),和O形密封圈对应处有凹坑环(8)。连接方法是将密封胶(9)涂在环槽内,将O形密封圈置于环槽之间,将塑料管连接段加热到90-93℃后再伸进嗽叭口内,将刚性内胀管插进塑料管内喇叭口的对应处。由于密封槽多,又有密封圈使连接处的密封性好,外形结构简单便于防腐施工,轴向剪切力小,其耐低温性好,其连接方法简单易操作。文档编号F16L33/18GK1358950SQ0113894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于焕力 申请人:于焕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管与塑料管的连接接头,它包含金属管(1)、塑料管(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钢性内胀管(3),在金属管(1)端头处形成一向外扩展的嗽叭口(6),在嗽叭口(6)的内壁上开有至少六个环形槽(4),在环形槽(4)之间设有至少一个O形密封圈(5),塑料管(2)的端头夹在金属管(1)的嗽叭口(6)的内壁与钢性内胀管(3)的外壁之间,在塑料管(2)上和环形槽(4)的对应位置被钢性内胀管(3)挤进环形槽(4)内形成外凸起环(7),在塑料管(2)上和O形密封圈(5)对应处被挤压成凹坑环(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焕力,
申请(专利权)人:于焕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