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884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包括导电层以及设于涂布在导电层上下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所述导电层为金属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金属层的两面结合磁性层,形成双面磁性层,内部导电层结构,软磁吸波材料未完全吸收的噪音会被金属层屏蔽,同时被金属层反射的噪音会再次被软磁吸波材料所吸收,从而大幅度削减电磁噪音能量。

A flexible structure of electromagnetic noise shielding module for folding scree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exible electromagnetic noise shielding module structure for folding screen, which comprises a conductive layer and a soft magnetic absorbing coating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conductive layer, which is a metal film.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a magnetic la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metal layer to form a double-sided magnetic layer, which has an internal conductive layer structure. The noise not completely absorbed by the soft magnetic absorbing material will be shielded by the metal layer, and the noise reflected by the metal layer will be absorbed by the soft magnetic absorbing material again, so as to greatly reduce the electromagnetic nois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器件的辅助领域,特别针对于一种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体积越来越小,逐渐向轻、薄化以及小型化发展,元器件安装密度越来越大,同时运行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元器件和部件间电磁兼容性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近年来,作为对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而言强烈要求应对噪声的EMI对策有以下:方法一:为了保护内置电路免受外部噪声并且防止在设备内产生的噪声的不必要辐射,用软磁吸波材料30覆盖噪声发生源,其结构如图1所示。方法二:利用电磁噪音无法穿透金属的原理,使用屏蔽罩40将噪声源盖住,成为最直接的解决电磁干扰的方法。其结构如图2所示。方法三:将软磁吸波材料贴合在屏蔽罩50内侧,增强吸波屏蔽效果,其结构如图3所示。但以上三个方法存在不足:方法一的缺点是辐射噪音通过软磁吸波材料时,软磁吸波材料会吸收噪音,但未能完全吸收的噪音将会通过软磁吸波材料泄漏到外部。方法二的缺点是把电磁噪声全部发射回去,影响内部器件的工作。方法三的缺点是屏蔽罩加软磁吸波材料简单组合,增加了模组的厚度,不利于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屏蔽罩为金属板类无法实现柔性可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在金属层的两面结合磁性层,形成双面磁性层,内部导电层结构,软磁吸波材料未完全吸收的噪音会被金属层屏蔽,同时被金属层反射的噪音会再次被软磁吸波材料所吸收,从而大幅度削减电磁噪音能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包括导电层以及设于涂布在导电层上下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所述导电层为金属薄膜。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层与上下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整体厚度小于100μm。进一步地,所述软磁吸波涂层的厚度为30μm。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薄膜采用铜箔、铝箔、柔性覆铜板、导电布类高介电常数材料中任一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创新性提出磁电(磁性层+导电层)结合薄膜结构,为了避免金属层的导电而引起短路的风险,在金属层的两面结合磁性层,形成双面磁性层,内部导电层结构,软磁吸波材料未完全吸收的噪音会被金属层屏蔽,同时被金属层反射的噪音会再次被软磁吸波材料所吸收,从而大幅度削减电磁噪音能量。一体化的多层薄膜结构为柔性可折叠设计,具有以下优点:入射的噪音会在软磁吸波材料厚度方向往返时被吸收,因此可大幅降低噪音的能量;由于在高度集成有众多电子元件的智能手机中也可起到降低机壳内辐射噪音的效果,因此也是电子设备“自体中毒”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软磁吸波材料为软磁涂层,整体厚度不超过100μm,此薄膜结构可实现电子产品的薄型化和轻量化,为电子设备厚度方向减薄到极致提供了可能;双面软磁涂层的设计,保证了薄膜结构的上下面整体性能一致,在贴装过程中不存在方向性,可任意贴合,提高了电子产品设计的灵活度;本结构设计为柔性薄膜组合,可实现折叠弯曲的功能,为OLED折叠屏抗电磁干扰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软磁吸波材料解决方案示意图;图2为屏蔽罩解决方案示意图;图3为软磁吸波材料加屏蔽罩组合方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吸波、屏蔽及复合组合结构电磁噪音解决方案示意图。图6为吸波、屏蔽及复合组合结构电磁噪音解决方案效果对比;图7为本技术在折叠屏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4所示的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60,设置在两层PCB板10之间,PCB板10上设有IC芯片20,本申请提供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60总厚度小于100μm,包括导电层以及设于涂布在导电层上下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导电层为金属薄膜。此金属薄膜可以是铜箔、铝箔、柔性覆铜板、亦可以是导电布类的高介电常数材料,其作用是起到屏蔽和反射电磁噪音,通过改变电磁噪音的传输路线,让电磁噪音在本申请设计的组合结构中多次往返运动,辅助软磁吸波材料实现多次吸收,达到将电磁噪音尽量多的吸收损耗,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将软磁吸波涂层双面涂布在聚酰亚胺材质的PI铜箔(俗称挠性覆铜板FCCL)材质上,经高温热压合形成60结构,选用30μm的FCCL双面涂布吸波涂层各30μm,总厚度为90μm,热压合后具有薄、轻和可挠性的优点,还具有优良的电性能、热性能、耐热性。本技术吸收损耗效果见图6,跟其他几种方案的电磁噪音70吸收原理对比见图5。本技术为OLED折叠屏抗电磁干扰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如图7所示。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层以及设于涂布在导电层上下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所述导电层为金属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层以及设于涂布在导电层上下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所述导电层为金属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用的柔性电磁噪音屏蔽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与上下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整体厚度小于10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兴平刘忠庆王建斌杨爽刘慧远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