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组件以及屏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4884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屏蔽组件,包括框架、内衬和盖体,所述框架具有壁,所述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盖体能盖设在所述壁上,从而使所述内衬抵接在所述框架的壁上并使所述第一开口封闭,所述盖体具有能在其盖设在所述壁上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还公开了一种屏蔽系统,包括上述的屏蔽组件以及PCB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屏蔽组件,其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卡接连接结构更少,配合结构更加紧密,屏蔽效果更好。此外,其内衬的加工过程可以省去模具、设备研发费用,还可以省去CU材料费用,其结构的加工方式变得简单,大大缩减了生产成本。

Shielding components and shield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ielding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lining and a cover body.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wall, th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the outsid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ing part, the cove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wall, so that the lining is butted on the wall of the frame and the first opening is closed.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body which can be arranged on the wall A second clamping part matched with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on the wall. A shielding system is also disclosed, including the shielding component and PCB board. The shielding componen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less clamp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closer matching structure and better shielding effect. In addition, the processing of the lining can save the cost of mold,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cost of Cu material.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structure becomes simple, greatly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蔽组件以及屏蔽系统
本技术涉及了网通产品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屏蔽组件以及屏蔽系统。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传统屏蔽组件是通过在框架1a和盖体2a间加设辅助盖板3a来实现屏蔽隔离信号流失的作用,这种结构的屏蔽组件在生产时,辅助盖板3a一般选用CU材料,由于CU材料区别于屏蔽组件的金属材料,辅助盖板需要通过单独开发模具、设备来加工,生产成本较高。另外,传统结构的屏蔽组件在组装搭配时,是先将辅助盖板3a卡接于框架1a上,再将盖面2a盖设于框架1a上并笼罩所述辅助盖板3a,即需要双重的卡接结构来完成,难以达到技术要求的极致紧密性,在一些屏蔽性能测试时,往往无法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蔽组件和屏蔽系统,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屏蔽组件加设辅助屏蔽结构后,需要双重卡接结构,从而影响屏蔽组件的配合紧密效果以及屏蔽性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屏蔽组件,包括框架、内衬和盖体,所述框架具有壁,所述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盖体能盖设在所述壁上,从而使所述内衬抵接在所述框架的壁上并使所述第一开口封闭,所述盖体具有能在其盖设在所述壁上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内衬并防止所述内衬落入所述框架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壁相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开口划分为至少两部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框架外壁的凸棱,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周向边沿处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上具有“V”形弯折。进一步的,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盖体具有能在其盖设在所述壁上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并防止所述内衬窜动的第二限位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内衬上开设的凹槽或通孔,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盖体与所述内衬配合的表面上设置的能容置与所述凹槽或通孔内的凸块。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壁、支撑部和第一卡接部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内衬为铜镍纤维布。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屏蔽系统,包括上述的屏蔽组件以及PCB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供的屏蔽组件,其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卡接连接结构更少,配合结构更加紧密,屏蔽效果更好。2、本技术提供的屏蔽组件,其内衬的加工过程可以省去模具、设备研发费用,还可以省去CU材料费用,其结构的加工方式变得简单,大大缩减了生产成本。3、本技术提供的屏蔽系统,其基于上述屏蔽罩的一体封闭式结构,屏蔽效能优异。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屏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屏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屏蔽组件装配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框架;11、壁;12、支撑部;2、内衬;3、盖体;10、第一卡接部;20、第二卡接部;30、第一限位部;40、第二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图3所示的一种屏蔽组件,包括框架1、内衬2和盖体3,所述框架1具有壁11,所述壁1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框架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0,所述盖体3能盖设在所述壁11上,从而使所述内衬2抵接在所述框架1的壁11上并使所述第一开口封闭,所述盖体3具有能在其盖设在所述壁11上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0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0。借由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组件,所述内衬2无需通过卡接结构与框架1进行卡接,内衬2直接由所述盖体3与所述框架1的卡接过程抵接于二者之间,该屏蔽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可靠,同时,相较现有技术中的屏蔽组件,本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组件的卡接连接结构更少,配合结构更加紧密,屏蔽效果更好。此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组件,其内衬2的加工过程可以省去模具、设备研发费用,还可以省去CU材料费用,其结构的加工方式也变得简单,如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内衬2结构需由数控中心加工的金属模具来加工,而本实施例中平面结构的内衬2可以通过电木刀模来加工,相比之下,电木刀模的开发费用不足金属模具1%,大大缩减了生产成本。具体的,所述内衬2可以为平面结构,使该屏蔽组件各部分组装后配合更加紧密。所述内衬2为铜镍纤维布,铜镍纤维布屏蔽效果优异,同时便于成型加工。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支撑部12,所述支撑部12用于支撑所述内衬2并防止所述内衬2落入所述框架1内部。具体的,所述支撑部12与所述壁11相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开口划分为至少两部分。换言之,所述支撑部12可以为所述壁11的一部分,所述支撑部12中段可以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延伸的支撑单元,用以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10为设置于所述框架1外壁的凸棱,所述第二卡接部20为设置于所述盖体3周向边沿处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上具有“V”形弯折。当然的,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10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0可以为其他的卡接结构,如凸包与孔位的配合结构等。其中,所述内衬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0,所述盖体3具有能在其盖设在所述壁11上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0配合并防止所述内衬2窜动的第二限位部40。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部30为所述内衬2上开设的凹槽或通孔,所述第一限位部30为所述盖体3与所述内衬2配合的表面上设置的能容置与所述凹槽或通孔内的凸块。当然的,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3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0可以为其他的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的能防止内衬2窜动的配合结构。为了使该屏蔽组件的结构稳定同时能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所述框架1、壁11、支撑部12和第一卡接部1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盖体3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0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当然的,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加工工序。综上所述,一种屏蔽组件,包括框架1、铜镍纤维布内衬2和盖体3,所述框架1具有壁11,所述壁1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框架1的外侧设置有凸棱,所述盖体3能盖设在所述壁11上,从而使所述铜镍纤维布内衬2抵接在所述框架1的壁11上并使所述第一开口封闭,所述盖体3具有能在其盖设在所述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内衬和盖体,所述框架具有壁,所述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盖体能盖设在所述壁上,从而使所述内衬抵接在所述框架的壁上并使所述第一开口封闭,所述盖体具有能在其盖设在所述壁上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内衬和盖体,所述框架具有壁,所述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盖体能盖设在所述壁上,从而使所述内衬抵接在所述框架的壁上并使所述第一开口封闭,所述盖体具有能在其盖设在所述壁上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内衬并防止所述内衬落入所述框架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壁相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开口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框架外壁的凸棱,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周向边沿处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上具有“V”形弯折。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富田技研精密零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