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盘和家用电器,该线盘包括盘体(1)和绕线(2),盘体表面的线槽内盘绕有至少由多根单线(3)组成的单股绕线,多根单线的相互位置固定以能够一体移动。其中多根单线可相互胶结以形成一体的单股绕线。例如在单股绕线中的多根单线之间平行间隔排布,任意相邻两根单线之间均形成有沿绕线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的粘结胶层(4)。又例如单股绕线包括套设在多根单线外的外胶皮管(5),外胶皮管的内管腔中填满有填充物。甚至可在线槽内填充有将绕线粘结于所述线槽内的粘结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盘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电磁感应的相吸相斥力只能作用到较重的单股绕线上,而非独立作用于单线,可很大程度上减少或消除电磁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电领域,具体的,涉及通过线盘进行电磁加热的电器。
技术介绍
在采用电磁加热技术的例如电磁炉、IH电饭煲等电磁加热产品中,都需要应用到带有绕线的线盘。由于电磁加热过程需要不停的开关IGBT,同时市电、市电谐波以及电路对市电的干扰,甚至市电本身的波动,都会在大功率加热的情况下,使得产品发出各自的电磁噪音。这种电磁噪音特别刺耳,噪音频率从100HZ到20Khz不等,产生的嗡嗡声、呲呲声,严重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为此,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电磁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盘和具有此线盘的家用电器,能够有效改善甚至消除线盘在电磁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盘,包括盘体和绕线,所述盘体表面设有线槽,该线槽内盘绕有至少由多根单线组成的单股所述绕线,单股所述绕线内的多根所述单线的相互位置固定以能够一体移动。优选地,多根所述单线相互胶结以形成一体的单股所述绕线。优选地,在单股所述绕线中,多根所述单线之间平行间隔排布,任意相邻两根所述单线之间均形成有粘结胶层,该粘结胶层沿所述绕线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粘结所述单线的粘结胶为AB胶或树脂胶。优选地,单股所述绕线包括10~100根所述单线。优选地,单股所述绕线包括套设在多根所述单线外的外胶皮管,所述外胶皮管的内管腔中填满有填充物。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为粘结胶层。优选地,多根所述单线在所述外胶皮管内相互缠绕。优选地,所述线槽内填充有将所述绕线粘结于所述线槽内的粘结胶。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线盘。在本技术的线盘中,盘绕于圆环线槽内的单股绕线由多根单线组成,但多根单线的相互位置固定,例如可采用粘结或填充隔离层等方式实现各单线之间的位置固定,从而能够一体移动。这样,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即使因电磁感应的相吸相斥力产生变化,也只能作用到较重的单股绕线上,而不是作用于质量小易受影响的单线,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消除电磁噪音。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线盘的主视图;图2为常规的单股绕线的组成结构图;图3为图1的线盘中盘绕的单股绕线的组成结构图;以及图4位具有外胶皮的单股绕线的组成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盘体2绕线3单线4粘结胶层5外胶皮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线盘,该线盘包括盘体1和绕线2,盘体1表面上设有图示的多道圆环线槽,该圆环线槽内盘绕有至少由多根单线3组成的单股绕线2,单股绕线2内的多根单线3的相互位置固定以能够一体移动,即一致性位移或移动。在常规线盘中,由于在例如横截面为圆弧凹槽的圆环线槽内安置的单股绕线是由松散的多根单线3组成。例如图2所示的平行间隔的多根单线3组成,或者多根单线3之间简单地局部捆扎,或者相互缠绕,但各单线3总有局部线段是不受约束的,这样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若电磁感应的相吸力或相斥力产生较大变化,则容易对不受约束的单线部分产生作用,使之产生细微位移,这种位移便产生了杂乱的高频噪音。然而在本技术中,由于单股绕线2内的各单线3的相互位置固定,各单线3形成一体结构的单股绕线2,一体移动,质量大,这样即使受到变化的电磁感应力的作用,也只能作用到较重的单股绕线2上,而不是作用于质量小易受影响的单线3,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消除上述的高频电磁噪音。具体地,以电磁炉为例,在通电(交流电)的情况下,电磁炉的线盘2因交变电流而产生磁场(即线盘磁场),线盘磁场继而作用于金属锅具,在金属锅具上产生涡流,该涡流又产生锅具磁场,锅具磁场与线盘磁场之间产生相吸或相斥。锅具磁场与线盘磁场之间的相吸或相斥可具体分解为各单线产生的单磁场与锅具磁场之间的相吸或相斥作用,因此这种相吸相斥力作用于各单线时,尤其是在电流变化、谐波干扰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杂乱的微量位移,从而发出频率多为lk~25k的高频噪音,高频噪音的频率与绕线质量、绕线方式、材质等均相关。解决高频噪音的关键在于防止单导线的位移,免受相吸或相斥力的影响,因此在多根单线3相互位置固定后,即使受力影响,也能一致性动作(即一体移动),避免微量位移的杂乱性。而且多根单线3相互位置固定后形成一体结构的单股绕线2,质量大大增加,即使受力作用,其位移量也更微小,甚至不受相吸相斥力的影响。为使得单股绕线2内的多根单线3相互位置固定,一种简单实用的措施便是将多根单线3相互胶结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单股绕线2。需要说明的是,粘结胶不限于使用于单线3的各处,但在效果上应使得单线3的各处均位置固定,不受电磁力影响而产生独立的微量位移。在图3所示的一种优选结构中,在单股绕线2的组成结构中,多根单线3之间平行间隔排布,各自独立,此时任意相邻两根单线3之间均形成有粘结胶层4,图3、图4中以不同剖面线区别单线3和粘结胶层4,该粘结胶层4同样沿绕线2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即单股绕线2的任一横截面中,任意相邻的单线3之间均间隔有粘结胶层4,通过粘结胶层4来固定单线3,限定单线3的微量位移,也就至少降低了高频噪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粘结单线3的粘结胶优选地采用AB胶或树脂胶,取材容易且固化效果好,但也不限于此类胶。另外,对于电磁炉等采用的线盘1而言,盘绕于线盘1的圆环线槽中的单股绕线2通常由10~100根单线3组成,可见单线3的细度和质量微小,在单线3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容易受微量的电磁感应力影响而产生微量位移。10~100根的单线3也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平行间隔排列,也可相互缠绕等,此时通过在绕线2的各处施加粘结胶,也可固化各单线3,使之保持相互位置固定。此外,出于种种原因,盘绕于线盘1的圆环线槽中的单股绕线2通常较少具有起限位和保护作用的外胶皮管。但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4所示,单股绕线2也可包括套设在多根单线3外的外胶皮管5。此时,为使得各单线3相互位置固定,可往外胶皮管5的内管腔中填满填充物,在充满填充物的情况下,内管腔中的各单线3也就失去了微量位移空间。当然,填充物优选为粘结胶层4,但也不限于此,能固定各单线3位置的其他材料均可。在具有外胶皮管5时,其内的各单线3在外胶皮管5内可无序排列,例如相互缠绕等。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圆环线槽内填充有粘结胶,填充的粘结胶可将绕线2整体地粘结于圆环线槽内,从而完全免受电磁感应力的受力位移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通电和电磁感应加热等原因,所施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包括盘体(1)和绕线(2),所述盘体(1)表面设有线槽,该线槽内盘绕有至少由多根单线(3)组成的单股所述绕线(2),单股所述绕线(2)内的多根所述单线(3)的相互位置固定以能够一体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包括盘体(1)和绕线(2),所述盘体(1)表面设有线槽,该线槽内盘绕有至少由多根单线(3)组成的单股所述绕线(2),单股所述绕线(2)内的多根所述单线(3)的相互位置固定以能够一体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单线(3)相互胶结以形成一体的单股所述绕线(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盘,其特征在于,在单股所述绕线(2)中,多根所述单线(3)之间平行间隔排布,任意相邻两根所述单线(3)之间均形成有粘结胶层(4),该粘结胶层(4)沿所述绕线(2)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盘,其特征在于,粘结所述单线(3)的粘结胶为AB胶或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海,王志锋,冯江平,区达理,刘志才,伍世润,陈逸凡,刘传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