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588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产性以及使用性良好、隔气性优良的可挠性软管。该可挠性软管,其构成软管壁(10)的一层树脂层(11)是将具有隔气性的树脂制带状体(16)缠绕成螺旋状并将沿轴向邻接的侧缘部互相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构成的隔气层。另外,树脂层(11)、(12)、(13)相互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成一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最适用于例如食品输送用软管、液体燃料输送用软管、制冷剂输送用软管等要求阻断气体的各种软管的隔气性优良的可挠性软管
技术介绍
作为具有隔气性的可挠性软管,如图4所示,是一种将钢丝2、2缠绕在具有隔气性的层叠体1的内圆周面及外圆周面上的结构体。层叠体1是通过将具有隔气性的树脂膜层压成规定宽度的带、以筒状进行多层缠绕而构成的。钢丝2、2挟持住层叠体1以防止层叠体1参差不齐。例如在专利文献1里公开了这种可挠性软管。另外,作为其它的具有隔气性的可挠性软管,如图5所示,由挤出机将多层树脂层5、6同时挤出成为管状,将这些树脂层5、6相互粘接成一体的结构。而且,这些树脂层5、6的至少一方由具有隔气性的隔气层构成。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种可挠性软管。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技术公报平成2年第29383号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2001-336679号但是,图4所示的可挠性软管,由于以规定宽度的薄片卷成多层筒状来构成层叠体1,所以,只能生产相当于薄片宽的长度的软管,软管长度受限制而缺乏生产意义。另外,在层叠体1中,当软管弯曲时,沿径向邻接的薄片之间产生移动来吻合,要根据软管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软管,在具有以多层树脂沿径向层叠而形成的软管壁的可挠性软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壁的一层的树脂层,是将具有隔气性的树脂制带状体绕成螺旋状并将沿轴向邻接的侧缘部进行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形成的隔气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井弘毅进藤信夫池上宽橘茂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拓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