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340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包括外壳、气阀、控制手柄、叶片式气马达、刷头、刹车盘、抱闸、刹车推杆;叶片式气马达设置在外壳内,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接口和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和进气接口之间设置有气阀安装腔,所述气阀安装在该安装腔中,当气阀的阀芯被下压后,进气通道导通;叶片式气马达的中心转轴的顶部连接所述刹车盘,中心转轴的底端连接刷头,在刹车盘外围设置抱闸,所述控制手柄铰接在外壳上,当下压控制手柄后,控制手柄能够将气阀的阀芯和刹车推杆下压,从而使气压进入,并使抱闸脱离刹车盘,从而使叶片式气马达带动刷头转动。该装置能够方便的接入数控机床本身的气源,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A pneumatic and portable cleaning device for CNC machine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清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加工中心经过使用后会残留很多切削屑,清理工作通常很困难。国内外目前在数控机床的日常清理中还是沿袭了传统的方法,对于机床内大面积的切削屑先采用铲子清理,再用气枪清扫,最后用毛刷刷去粘在机床上的顽固切削屑。在一些现代化车间内,已采用切削屑吸尘器,但是吸尘器体积大,价格昂贵,而且使用很不方便。不适合在教学和普通车间的使用。数控加工中心在教学或者实际生产中都不可避免的产生油污,包括切削液(油)、切削屑和机床泄露的润滑油,尤其是每天的加工后会在机床工作台和(机床内壁)面板上产生大量的切削油和切削屑,机床的维护是需要每天清理的,虽然现在一些数控机床上已经配备了排屑设备,但是大量的切屑和冷却液会堆积在工作台上无法进入排屑槽,只靠毛刷和气枪是不能完全将其污清理干净。以我们亟需一种可以强力清除油污和切削屑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该装置动力来源方便,能够方便的接入数控机床本身的气源,使用手动式,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适合一般学校实训场所使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包括外壳、气阀、控制手柄、叶片式气马达、刷头、刹车盘、抱闸、刹车推杆;叶片式气马达设置在外壳内,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接口和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和进气接口之间设置有气阀安装腔,所述气阀安装在该安装腔中,当气阀的阀芯被下压后,进气通道导通;所述叶片式气马达由定子、转子、中心转轴、上端盖、下端盖构成,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安装在定子的上、下两端,并且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置有轴承,并且在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用于中心转轴通过的通孔,所述中心转轴贯穿该通孔转动安装在轴承上;所述转子通过键配合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上,转子上沿其圆周等间距铣有多个插槽,插槽内安装有叶片,在定子上设置有进气气道,定子的进气气道与外壳的进气通道对接连通;在上端盖的底面和/或下端盖的顶面设置有凹槽气道,通过该凹槽气道向转子的叶片底部的插槽中进气,从而推出叶片;所述转子与定子偏心安装;叶片式气马达的中心转轴的顶部连接所述刹车盘,中心转轴的底端连接刷头,在刹车盘外围设置抱闸,所述抱闸包括左、右两个半圆环型抱环和,两个半圆环型抱环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两个半圆环型抱环的另一端形成V字形开口,在抱闸的外壁套设有弹性钢圈,通过该弹性钢圈为抱闸提供闭合力,所述刹车推杆设置在该V字形开口处,刹车推杆的底部为锥形头,当刹车推杆向下运动时,刹车推杆的锥形头能够顶开抱闸,使其与刹车盘不接触,进而刹车盘能够随叶片式气马达的中心转轴转动;在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抱闸的销轴顶部安装在该顶盖上,所述刹车推杆竖直贯穿安装在该顶盖上,刹车推杆与顶盖之间滑动配合,刹车推杆能够上下运动;所述控制手柄铰接在外壳上,当下压控制手柄后,控制手柄能够将气阀的阀芯和刹车推杆下压,从而使气压进入,并使抱闸脱离刹车盘,从而使叶片式气马达带动刷头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端盖的顶面和下端盖的底面均具有一圈凸台结构,所述轴承安装在凸台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子内壁设置有凹槽,在定子外壁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气道与凹槽连通,从而构成进气气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气道包括圆弧凹槽气道和与圆弧凹槽气道连通的直线凹槽气道,圆弧凹槽气道位于定子的插槽的尾部,这样气体沿直线凹槽气道进入圆弧凹槽气道,再从圆弧凹槽气道进入到插槽内,进而将推出叶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抱闸的外壁设置有圆圈用于安装弹性钢圈的凹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防尘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外壳的进气口连接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的进口连接接管,通过该接管方便与机床的气源输出管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心转轴的底部还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与刷头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心转轴的底部连接偏心轴架,偏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偏心轴架中,偏心轴底部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与偏心轴同轴,所述刷头的顶部具有连接螺栓,该连接螺栓安装在偏心轴的螺栓孔中,实现二者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采用气动动力,能够方便的接入数控机床本身的气源,使用手动式,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适合一般学校实训场所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叶片式气马达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下端盖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刹车盘、抱闸、刹车推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未导通状态)。图7是本技术中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导通状态)。其中:1:外壳,2:气阀,3:控制手柄,5:刷头,6:刹车盘,7:抱闸,8:刹车推杆,9:螺栓,10:销轴,11:V字形开口,12:弹性钢圈,13:防尘盖,14:流量调节阀,15:接管,16:偏心轴。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4,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包括外壳1、气阀2、控制手柄3、叶片式气马达、刷头5、刹车盘6、抱闸7、刹车推杆8、以及若干轴承组件。叶片式气马达设置在外壳内,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接口1-1和进气通道1-2,进气通道和进气接口之间设置有气阀安装腔,所述气阀2安装在该安装腔中,当气阀的阀芯2-1被下压后,进气通道1-2导通。(进一步的说,参见附图6-7,所述气阀2的结构为:气阀2包括阀身2-2、阀芯2-1、弹簧2-4、密封圈2-3,阀身2-2安装在所述气阀安装腔中,密封圈2-3套装在阀身的凹槽中,通过密封圈保证阀身与气阀安装腔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在阀身的中部具有两个气孔2-5(两个气孔对称设置),所述阀芯2-1安装在阀身2-2内,阀芯与阀身之间为滑动配合,阀芯受驱动可在阀身内上下移动,阀芯的底部具有锥形扩径段2-6,在阀芯的底端设置弹簧2-4,通过弹簧为阀芯提供向上的恢复力(阀芯的底端具有一圈凸台2-7,弹簧的顶部顶触该凸台),当阀芯未受压力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阀芯的锥形扩径段2-6与阀身的底部接触构成密封,此时气路不导通;当阀芯受压力时(控制手柄3向下压阀芯),阀芯向下位移,锥形扩径段与阀身的底部脱离,形成气路,此时气体从进气接口1-1进入气阀,并从气孔2-5排入进气通道1-2)。所述叶片式气马达主要由定子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气阀、控制手柄、叶片式气马达、刷头、刹车盘、抱闸、刹车推杆;/n叶片式气马达设置在外壳内,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接口和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和进气接口之间设置有气阀安装腔,所述气阀安装在该安装腔中,当气阀的阀芯被下压后,进气通道导通;/n所述叶片式气马达由定子、转子、中心转轴、上端盖、下端盖构成,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安装在定子的上、下两端,并且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置有轴承,并且在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用于中心转轴通过的通孔,所述中心转轴贯穿该通孔转动安装在轴承上;所述转子通过键配合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上,转子上沿其圆周等间距铣有多个插槽,插槽内安装有叶片,在定子上设置有进气气道,定子的进气气道与外壳的进气通道对接连通;在上端盖的底面和/或下端盖的顶面设置有凹槽气道,通过该凹槽气道向转子的叶片底部的插槽中进气,从而推出叶片;所述转子与定子偏心安装;/n叶片式气马达的中心转轴的顶部连接所述刹车盘,中心转轴的底端连接刷头,在刹车盘外围设置抱闸,所述抱闸包括左、右两个半圆环型抱环和,两个半圆环型抱环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两个半圆环型抱环的另一端形成V字形开口,在抱闸的外壁套设有弹性钢圈,通过该弹性钢圈为抱闸提供闭合力,所述刹车推杆设置在该V字形开口处,刹车推杆的底部为锥形头,当刹车推杆向下运动时,刹车推杆的锥形头能够顶开抱闸,使其与刹车盘不接触,进而刹车盘能够随叶片式气马达的中心转轴转动;/n在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抱闸的销轴顶部安装在该顶盖上,所述刹车推杆竖直贯穿安装在该顶盖上,刹车推杆与顶盖之间滑动配合,刹车推杆能够上下运动;/n所述控制手柄铰接在外壳上,当下压控制手柄后,控制手柄能够将气阀的阀芯和刹车推杆下压,从而使气压进入,并使抱闸脱离刹车盘,从而使叶片式气马达带动刷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便携式数控机床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气阀、控制手柄、叶片式气马达、刷头、刹车盘、抱闸、刹车推杆;
叶片式气马达设置在外壳内,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接口和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和进气接口之间设置有气阀安装腔,所述气阀安装在该安装腔中,当气阀的阀芯被下压后,进气通道导通;
所述叶片式气马达由定子、转子、中心转轴、上端盖、下端盖构成,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安装在定子的上、下两端,并且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置有轴承,并且在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用于中心转轴通过的通孔,所述中心转轴贯穿该通孔转动安装在轴承上;所述转子通过键配合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上,转子上沿其圆周等间距铣有多个插槽,插槽内安装有叶片,在定子上设置有进气气道,定子的进气气道与外壳的进气通道对接连通;在上端盖的底面和/或下端盖的顶面设置有凹槽气道,通过该凹槽气道向转子的叶片底部的插槽中进气,从而推出叶片;所述转子与定子偏心安装;
叶片式气马达的中心转轴的顶部连接所述刹车盘,中心转轴的底端连接刷头,在刹车盘外围设置抱闸,所述抱闸包括左、右两个半圆环型抱环和,两个半圆环型抱环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两个半圆环型抱环的另一端形成V字形开口,在抱闸的外壁套设有弹性钢圈,通过该弹性钢圈为抱闸提供闭合力,所述刹车推杆设置在该V字形开口处,刹车推杆的底部为锥形头,当刹车推杆向下运动时,刹车推杆的锥形头能够顶开抱闸,使其与刹车盘不接触,进而刹车盘能够随叶片式气马达的中心转轴转动;
在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抱闸的销轴顶部安装在该顶盖上,所述刹车推杆竖直贯穿安装在该顶盖上,刹车推杆与顶盖之间滑动配合,刹车推杆能够上下运动;
所述控制手柄铰接在外壳上,当下压控制手柄后,控制手柄能够将气阀的阀芯和刹车推杆下压,从而使气压进入,并使抱闸脱离刹车盘,从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文迟涛王文浩杨致元黄松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