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948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所选取的价值函数计算无约束情况下的最优解Δi<subgt;q</subgt;<supgt;*</supgt;;步骤S2,考虑控制域N<subgt;c</subgt;=1时的情况,分别将两电机的电流约束表示为以Δi<subgt;qx</subgt;(k)为横坐标、以Δi<subgt;qy</subgt;(k)为纵坐标平面下的矩形区域,判断无约束情况下最优解表示的同心椭圆的圆心o是否在约束可行域内,是则直接输出;步骤S3,判断圆心o的位置并计算切点或顶点;步骤S4,结合求解出的相切点和顶点,输出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最终得到两电机q轴的参考电流i<subgt;qxref</subgt;、i<subgt;qyref</subgt;。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小计算量、加快收敛速度、能够提高双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运动同步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电机系统位置同步控制在制造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计算机数控系统、电动汽车、机械臂、光刻机、激光雷达等。那么如何改善多电机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运动同步控制精度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多电机系统位置同步控制算法主要分为多电机位置同步控制结构+单机位置控制算法和多电机一体化位置同步控制算法两大类。针对第一大类,其中同步控制结构主要有并行控制结构、主从控制结构、交叉耦合控制结构、相邻耦合控制结构、环形耦合控制结构、偏差耦合控制结构、虚拟总轴控制结构等。前两种结构中电机之间无耦合作用,提高同步性能的方式主要是依靠降低各台电机的跟踪误差,因此这两种方法在电机受扰动时同步性能较差。后五种结构中通过同步误差补偿增强两电机之间的耦合作用,因此同步性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针对第二大类,主要指的是以模型预测控制为代表的目标最优控制算法,能够将同步误差直接加入预测控制的价值函数中,求取最优的控制输入,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无约束情况下的最优解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中,以Δiqx(k)为横坐标、以Δiqy(k)为纵坐标平面下的矩形区域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预测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无约束情况下的最优解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几何约束的双永磁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耿煌张秀云孙志伟耿丽清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