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337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包括上料输送线、对焊机、收集小车、上料手爪和下料手爪。上料输送线用以进行循环持续上料;对焊机用以将水平V形槽内的待焊箍筋的开口对焊;收集小车用以收集焊后箍筋;上料手爪用以取下上料输送线上的待焊箍筋并放置于水平V形槽内;下料手爪用以将焊后箍筋放置于收集小车上。一个对焊机、一个收集小车、一个上料手爪和一个下料手爪组成一个焊接模组,焊接模组为多个且沿上料输送线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料输送线循环运转,不需倒转退回原点,并且一个上料输送线能够供多个焊接模组使用,焊接效率高,待焊箍筋整形效率高。

A combined automatic welding system for stirru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stirrup automatic weld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conveying line, a butt welding machine, a collecting trolley, a feeding claw and a discharging claw. The feeding conveyor line is used for cyclic continuous feeding; the butt welding machine is used for butt welding the opening of the stirrup to be welded in the horizontal V-shaped groove; the collecting trolley is used to collect the stirrup after welding; the feeding claw is used to remove the stirrup to be welded on the feeding conveyor line and place it in the horizontal V-shaped groove; the unloading claw is used to place the stirrup after welding on the collecting trolley. A butt welding machine, a collecting car, a feeding pawl and a discharging pawl form a welding module, which is arranged in sequence along the feeding conveying line. The feeding conveying l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circulates without turning back to the original point, and one feeding conveying line can be used by multiple welding modules, with high welding efficiency and high shaping efficiency of stirrups to be wel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箍筋焊接
,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政策利好,预制构件需求量急速增加,但是制约预制构件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其中箍筋焊接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方式,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落后的现象表现突出。虽然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箍筋自动焊接系统,但其通常具有如下缺点:1)一条上料输送线只供一台套焊系统使用,焊接效率低;2)上料输送线不能够循环运转,所有箍筋焊接完成后,上料输送线需倒转退回原点,影响焊接效率;3)箍筋焊接前的对中效果不好,需要人工手动调节箍筋形状,费时费力。因此,如何提高箍筋自动焊接系统的焊接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效率高的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包括:上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用以进行循环持续上料,所述上料输送线上具有用以悬挂待焊箍筋的开口挂钩;对焊机,所述对焊机上设有用以放置待焊箍筋的水平V形槽,所述对焊机用以将所述水平V形槽内的待焊箍筋的开口对焊;收集小车,所述收集小车用以收集焊后箍筋,所述收集小车上设有限位导向杆,所述限位导向杆用以对焊后箍筋下落至所述收集小车的过程进行导向以及对收集小车上的焊后箍筋进行限位;上料手爪,所述上料手爪用以取下所述上料输送线上的待焊箍筋并放置于所述水平V形槽内;下料手爪,所述下料手爪用以将焊后箍筋放置于所述收集小车上;一个所述对焊机、一个所述收集小车、一个所述上料手爪和一个所述下料手爪组成一个焊接模组,所述焊接模组为多个且沿所述上料输送线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上料输送线包括立柱、安装板、链条、链轮、轮轴、横杆、连接挂板和输送电机,两个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且位置正对,多个所述横杆沿横向贯穿两个所述安装板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位于两侧的所述立柱顶端,多个所述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链轮位置正对,位置正对的两个所述链轮固定于同一个轮轴上,所述轮轴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链条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链轮外侧,所述输送电机用以驱动其中一个所述轮轴转动,所述连接挂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链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挂板具有所述开口挂钩,所述连接挂板为多个。优选地,所述对焊机包括底座、对焊电极、线性滑轨、所述水平V形槽、推料气缸、长边压料气缸和连接架,所述水平V形槽包括四个长边整形V形槽和两个短边整形V形槽,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每两个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用以容纳待焊箍筋的一个长边,两个所述短边整形V形槽分别用以容纳待焊箍筋的开口两侧的两个短边,两个所述短边整形V形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以容纳所述对焊电极,每个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均通过一所述连接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长边压料气缸固定连接,所述长边压料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且伸出端固定有压块,所述压块在向下运动时能够伸入相邻两个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的间隙内,线性滑轨平行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所述推料气缸用以推动其中一个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沿所述线性滑轨滑动。优选地,所述收集小车包括框架、把手、定向脚轮、万向轮和所述限位导向杆,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万向轮和所述定向脚轮设置于所述框架底部,所述万向轮带有刹车装置,所述限位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的两条长边上各固定一排所述限位导向杆,用以对焊后箍筋的两个长边的外侧进行限位,所述框架的一条短边上固定有两排所述限位导向杆,用以对焊后箍筋的一个短边的内外两侧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上料手爪包括第一三维工作台和工作手爪,所述第一三维工作台能够驱动所述工作手爪沿竖直方向运动,以及在水平面内平行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和垂直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运动,所述工作手爪包括安装座、旋转气缸、夹板座、夹持气缸和夹板,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第一三维工作台的安装台面,所述旋转气缸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所述旋转气缸用以驱动所述夹板座转动,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对称固定于所述夹板座上,两个所述夹板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夹持气缸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夹板平行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对合拢或分开。优选地,所述下料手爪包括第二三维工作台和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定于所述第二三维工作台的安装台面,所述第二三维工作台能够驱动所述电磁铁沿竖直方向运动,以及在水平面内平行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和垂直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运动。优选地,所述焊接模组为两个,且分别分布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中部和尾部。优选地,还包括安全防护网,所述安全防护网设置于所述上料手爪和所述下料手爪的外围。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上料输送线循环运转,不需倒转退回原点,并且一个上料输送线能够供多个焊接模组使用,焊接效率高。长边压料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压块下移时,压块能够伸入相邻两个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的间隙内,使得压块既能够将待焊箍筋的长边下压至长边整形V形槽的槽底,对待焊箍筋进行整形,又不会使长边整形V形槽与压块发生碰撞,该整形过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整形费时费力的问题,整形效率高,且动作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料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收集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料手爪及下料手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料输送线;2对焊机;3收集小车;4上料手爪;5下料手爪;6安全防护网;11开口挂钩;12立柱;13安装板;14链条;15链轮;16轮轴;17横杆;18连接挂板;19输送电机;21底座;22线性滑轨;23长边整形V形槽;24短边整形V形槽;25推料气缸;26长边压料气缸;27连接架;28托架;31框架;32把手;33定向脚轮;34万向轮;35限位导向杆;36导向板;37固定架;38导向轮;39气动夹钳;41第一三维工作台;42安装座;43旋转气缸;44夹板;51第二三维工作台;52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用以进行循环持续上料,所述上料输送线上具有用以悬挂待焊箍筋的开口挂钩;/n对焊机,所述对焊机上设有用以放置待焊箍筋的水平V形槽,所述对焊机用以将所述水平V形槽内的待焊箍筋的开口对焊;/n收集小车,所述收集小车用以收集焊后箍筋,所述收集小车上设有限位导向杆,所述限位导向杆用以对焊后箍筋下落至所述收集小车的过程进行导向以及对收集小车上的焊后箍筋进行限位;/n上料手爪,所述上料手爪用以取下所述上料输送线上的待焊箍筋并放置于所述水平V形槽内;/n下料手爪,所述下料手爪用以将焊后箍筋放置于所述收集小车上;/n一个所述对焊机、一个所述收集小车、一个所述上料手爪和一个所述下料手爪组成一个焊接模组,所述焊接模组为多个且沿所述上料输送线依次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用以进行循环持续上料,所述上料输送线上具有用以悬挂待焊箍筋的开口挂钩;
对焊机,所述对焊机上设有用以放置待焊箍筋的水平V形槽,所述对焊机用以将所述水平V形槽内的待焊箍筋的开口对焊;
收集小车,所述收集小车用以收集焊后箍筋,所述收集小车上设有限位导向杆,所述限位导向杆用以对焊后箍筋下落至所述收集小车的过程进行导向以及对收集小车上的焊后箍筋进行限位;
上料手爪,所述上料手爪用以取下所述上料输送线上的待焊箍筋并放置于所述水平V形槽内;
下料手爪,所述下料手爪用以将焊后箍筋放置于所述收集小车上;
一个所述对焊机、一个所述收集小车、一个所述上料手爪和一个所述下料手爪组成一个焊接模组,所述焊接模组为多个且沿所述上料输送线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线包括立柱、安装板、链条、链轮、轮轴、横杆、连接挂板和输送电机,两个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且位置正对,多个所述横杆沿横向贯穿两个所述安装板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位于两侧的所述立柱顶端,多个所述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链轮位置正对,位置正对的两个所述链轮固定于同一个轮轴上,所述轮轴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链条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链轮外侧,所述输送电机用以驱动其中一个所述轮轴转动,所述连接挂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链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挂板具有所述开口挂钩,所述连接挂板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箍筋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焊机包括底座、对焊电极、线性滑轨、所述水平V形槽、推料气缸、长边压料气缸和连接架,所述水平V形槽包括四个长边整形V形槽和两个短边整形V形槽,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上料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每两个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用以容纳待焊箍筋的一个长边,两个所述短边整形V形槽分别用以容纳待焊箍筋的开口两侧的两个短边,两个所述短边整形V形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以容纳所述对焊电极,每个所述长边整形V形槽均通过一所述连接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长边压料气缸固定连接,所述长边压料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任成传张海龙杨思忠陈宝宏王文欢李胜辉刘兴华徐仲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山西科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