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42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焊接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包括焊接梁,焊接梁包括第一轴头焊接总成、第二轴头焊接总成、焊接梁主体,第一轴头焊接总成包括第一轴头、第一轴头端板、第一轴座,第二轴头焊接总成包括第二轴头、第二轴头端板、第二轴座,在两轴头安设有轴座及轴头端板,且进行圆周焊,再将两轴头与中间梁安装在一起,进行满焊方式焊接固定,通过在中孔的两侧焊接有加强筋,便于焊接住穿入中孔的车轴轴体,提高了车轴轴体的接触强度,且采用先将第一轴头焊接总成、第二轴头焊接总成、焊接梁主体焊接为整体,再进行对第一轴头、第二轴头的精加工,同轴度得到提高,其整体焊接强度高,接触强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成品率。

A welding beam assembly proces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elding beam, in particular to a welding beam assembly process, including a welding beam, wherein the welding beam includes a first shaft head welding assembly, a second shaft head welding assembly and a welding beam body, the first shaft head weld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shaft head, a first shaft head end plate and a first shaft seat, and the second shaft head welding assembly includes a second shaft head, a second shaft head end plate and a second shaft seat The two axle heads are installed with axle seats and end plates of axle heads, and welded in a circular way. Then, the two axle heads are installed together with the middle beam, and welded and fixed in a full welding way. Through the welding of reinforcing ribs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hole, it is convenient to weld the axle body penetrating into the middle hole, which improves the contact strength of the axle body. In addition, the first axle head welding assembly, the second axle head welding assembly and the welding beam are used first The main body is welded as a whole, and then the finishing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axle heads is carried out, the coaxiality is improved, the overall welding strength is high, the contact strength is high,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yield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梁
,具体涉及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飞跃进步以及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客户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平顺性、可靠性、维修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身焊接总成是由车体骨架、发动机罩、行李箱盖、左右门外板焊接总成共同组成的,而车体骨架结构是由地板焊接总成,左右前纵梁及轮罩焊接总成,左右侧围焊接总成,前围焊接总成,顶盖及前后横梁、后挡板、左右后纵梁及后轮罩焊接总成,后围焊接总成所构成,先将原大梁加长,最好外侧打成V型槽焊牢,将内外磨平。再做一段加强版,也是槽型,转角R要稍大,三面要紧贴在原大梁焊缝内侧,长度视承载量越长越好,不要全焊,点上就行。在大梁有加强版的部位打若干孔,视加强版长度三面均布,最少不能少于12个孔,孔径10mm,重型车12mm,然后用铆钉铆上。如果不便铆接,可用根部带导径的螺栓,与孔的间隙越小越好,最大力矩拧紧,由于现有的车用焊接梁总成,焊接梁与车轴轴体为垂直联接,需要解决焊接梁与车轴轴体的垂直度,以及焊接强度问题。垂直度决定了车轴总成(安装钢圈与轮胎)在行驶时,是否能直线行驶,焊接强度决定了总成的使用安全性问题,这就对焊接梁总成的工艺要求很高,焊接梁两端轴头的同轴度问题,焊接梁两端轴头的同轴度问题,同轴度偏差较大、焊接变形无法避免,车轴轴体压入焊接梁后垂直度也无法保证,车轴轴体与焊接梁定位接触面小,接触应力大,车轴轴体与焊接梁仅外侧焊接,焊接强度较低。同时,根据:TB/T2705——铁道车辆非动力车轴设计方法、《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六篇——轴及其连接、以及国家质量标准GB/T1591低合金结构钢,现行设计的平衡梁存在很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具有效率高、焊接强度高、同轴度高、成品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包括焊接梁,所述焊接梁包括第一轴头焊接总成、第二轴头焊接总成、焊接梁主体,所述第一轴头焊接总成包括第一轴头、第一轴头端板、第一轴座,所述第二轴头焊接总成包括第二轴头、第二轴头端板、第二轴座,所述焊接梁主体包括下板、立板、加强筋、上板、中孔,且第一轴头的第一轴头端板、第一轴座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精加工工艺部位,之后将第一轴头端板、第一轴座焊接在精加工工艺部位,所述第二轴头的第二轴头端板、第二轴座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精加工工艺部位,然后将第二轴头端板、第二轴座焊接在精加工工艺部位,所述下板的上部两边均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中心均开设有中孔,所述中孔两侧均焊接有加强筋,所述立板的上部焊接有上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头与第一轴头端板、第一轴座,第二轴头与所述第二轴头端板、第二轴座,加强筋与车轴轴体,第一轴头端板、第二轴头端板与下板、上板,第一轴座、第二轴座与下板,均通过焊接部处进行满焊焊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板的个数为两块,均焊接在下板的两边上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为板块,且其尺寸为82*98*16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板的形状为矩形扁板,其上板的形状为V型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此焊接梁总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第一轴头预设位置进行精加工,并以预设位置从左到右通过工装依次将第一轴头端板、第一轴座通过点焊方式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一轴头端板、第一轴座通过圆周焊方式进行固定,得到第一轴头焊接总成,将第二轴头预设位置进行精加工,并以预设位置从右到左通过工装依次将第二轴头端板、第二轴座通过点焊方式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二轴头端板、第二轴座通过圆周焊方式进行固定,得到第二轴头焊接总成;其次,将下板放入工装,并将第一轴头焊接总成中的第一轴头端板的下部右侧面与下板的左侧面垂直贴合,其第一轴座的底面与下板的上部贴合,将第一轴头端板及第一轴座与下板首先点焊连接,其第二轴头焊接总成中的第二轴头端板的下部左侧面与下板的右侧面垂直贴合,其第二轴座的底面与下板的上部贴合,将第二轴头端板及第二轴座与下板点焊连接,将立板的底面贴合下板的上端,其立板的内侧面两端分别贴合第一轴座的棱侧面及第二轴座的棱侧面,其立板的棱侧面两边分别贴合第一轴头端板的右侧面及第二轴头端板的左侧面,其立板的个数为两个,其安装方式一样,并进行点焊连接固定,将加强筋放置在预设的焊接处,通过点焊方式焊接在两个立板之间进行固定,其位置位于中孔的两侧,得到半固定焊接梁;再次,将半固定焊接梁自工装中取出,并置于自动焊接机,并通过满焊方式将所有缝隙进行满焊作业,得到固定焊接梁;之后,将固定焊接梁放入数控车床,通过工装进行固定,对第一轴头、第二轴头分别进行精加工,得到精车固定焊接梁;之后,将精车固定焊接梁置于镗床工装,并以精加工后的第一轴头、第二轴头为基准进行定位,对中孔进行镗孔作业,得到半成品焊接梁;之后,将车轴轴体穿过中孔,并对车轴轴体与半成品焊接梁的所有接触部分进行满焊焊接;最后,将上板盖在两个立板的顶面上,其上板的两棱侧面分别贴合第一轴头端板的上部右侧面及第二轴头端板的上部左侧面,将上板与两个立板通过满焊方式焊接连接,其第一轴头端板与第二轴头端板均与上板进行焊接,得到成品焊接梁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该工艺,使第一轴头总成、第二轴头总成单独焊接,并将第一轴头端板、第一轴座、第二轴头端板、第二轴座均通过满焊方式与焊接梁主体焊接,其焊接强度高,通过在中孔的两侧均焊接有加强筋,便于焊接住穿过中孔的车轴轴体,提高了车轴轴体的接触强度,当整体焊接完毕,再将上板盖上,且上板与立板、第一轴头端板、第二轴头端板均进行焊接,其整体焊接强度高,接触强度高,且采用了先将第一轴头总成、第二轴头总成、焊接梁总成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对第一轴头总成、第二轴头总成进行精加工,极大的提高了同轴度,提高了成品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轴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轴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中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车轴轴体穿过中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完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受力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危险截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剪力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弯矩图,其中,图11及图12为如图9选取的根据载荷分布及应力集中部位选取的五个截面进行的分析;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应力曲线图;图14为现有技术中轴的载荷分布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后的轴的载荷分布示意图;图16为原有技术中焊接梁焊缝与本专利技术中改进后的焊接梁焊缝对比示意图,其中,(a)为原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梁,所述焊接梁包括第一轴头焊接总成、第二轴头焊接总成、焊接梁主体,所述第一轴头焊接总成包括第一轴头(1)、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轴座(4),所述第二轴头焊接总成包括第二轴头(2)、第二轴头端板(5)、第二轴座(6),所述焊接梁主体包括下板(7)、立板(8)、加强筋(10)、上板(11)、中孔(12),且第一轴头(1)的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轴座(4)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精加工工艺部位,之后将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轴座(4)焊接在精加工工艺部位,所述第二轴头(2)的第二轴头端板(5)、第二轴座(6)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精加工工艺部位,然后将第二轴头端板(5)、第二轴座(6)焊接在精加工工艺部位,所述下板(7)的上部两边均焊接有立板(8),所述立板(8)的中心均开设有中孔(12),所述中孔(12)两侧均焊接有加强筋(10),所述立板(8)的上部焊接有上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梁,所述焊接梁包括第一轴头焊接总成、第二轴头焊接总成、焊接梁主体,所述第一轴头焊接总成包括第一轴头(1)、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轴座(4),所述第二轴头焊接总成包括第二轴头(2)、第二轴头端板(5)、第二轴座(6),所述焊接梁主体包括下板(7)、立板(8)、加强筋(10)、上板(11)、中孔(12),且第一轴头(1)的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轴座(4)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精加工工艺部位,之后将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轴座(4)焊接在精加工工艺部位,所述第二轴头(2)的第二轴头端板(5)、第二轴座(6)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精加工工艺部位,然后将第二轴头端板(5)、第二轴座(6)焊接在精加工工艺部位,所述下板(7)的上部两边均焊接有立板(8),所述立板(8)的中心均开设有中孔(12),所述中孔(12)两侧均焊接有加强筋(10),所述立板(8)的上部焊接有上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头(1)与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轴座(4),第二轴头(2)与所述第二轴头端板(5)、第二轴座(6),加强筋(10)与车轴轴体,第一轴头端板(3)、第二轴头端板(5)与下板(7)、上板(11),第一轴座(4)、第二轴座(6)与下板(7),均通过焊接部处进行满焊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8)的个数为两块,均焊接在下板(7)的两边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为板块,且其尺寸为82*98*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7)的形状为矩形扁板,其上板(11)的形状为V型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此焊接梁总成工艺包括:
首先,将第一轴头(1)预设位置进行精加工,并以预设位置从左到右通过工装依次将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轴座(4)通过点焊方式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一轴头端板(3)、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亮高秀萍梁栋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德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