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及车窗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56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及车窗安装结构,该车窗安装结构包括车体安装框、玻璃本体、粘接层、密封层和限位板,该车窗安装结构属于无玻璃框安装方式,玻璃本体直接安装于车体所设置的车体安装框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玻璃本体与车体之间除了粘接层的粘接力外,限位板可以施加垂直于玻璃本体表面的力于玻璃本体上,进而增加玻璃本体和车体安装框之间的结合力,满足高速列车运行时的冲击力需求。并与现有技术使用螺钉固定相比,限位板与车体和玻璃本体固定的两端部可以与车体或玻璃本体重合,无需预留额外的横向空间,这大幅减小安装黑边的宽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车内驾乘人员的视野,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体的美观性。

High speed train and window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speed train and a window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window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vehicle body installation frame, a glass body, a bonding layer, a sealing layer and a limit plate, the window installation structure belongs to a non glass frame installation mode, the glass body is directly installed in the vehicle body installation frame set by the vehicle body, and the glass body and the vehicle body in the invention are in addition to the bonding force of the bonding layer The limit plate can apply a forc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 body on the glass body, and then increase the binding force between the glass body and the body mounting frame, so as to meet the impact force requirements of high-speed train ope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crew fixation of the prior art, the two ends of the limit plate fixed with the vehicle body and the glass body can coincide with the vehicle body or the glass body, without the need to reserve additional lateral space,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width of the black edge install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expands the vision of the driver and passenger in the vehicle, improves the driving safety and comfort;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s the vehicle body Aesthe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列车及车窗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列车
,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及车窗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轨道列车司机室前窗的安装结构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玻璃不带框安装结构;另一种为玻璃带框安装结构。其中,玻璃不带框安装结构是指玻璃不带框直接与车体采用纯粘接的连接结构,安装黑边通常在70mm至80mm。这种结构主要应用于低速的地铁列车,其运行速度比较慢,玻璃承受载荷比较小。玻璃带框安装结构主要应用于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玻璃(尤其是前窗玻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仅通过胶粘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玻璃固定的需求。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玻璃带框安装结构的示意图。玻璃带框结构包括玻璃101、框边102和螺栓103,玻璃101提前安装有框边102,玻璃101与框边102组成的整体再安装于车体100上,其中玻璃框边除了与车体采用粘接固定外,玻璃框边还采用螺栓103固定于车体上。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带框安装结构中安装黑边的尺寸为H1加H2的长度,通常大约80mm-100mm。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玻璃带框结构的安装黑边也相对比较宽,对于细长玻璃而言,安装后影响车内驾乘人员的视野,尤其是对于磁悬浮列车的前窗而言,前窗玻璃又细又长,安装黑边太宽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视野,不利于车辆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减小玻璃安装黑边,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窗安装结构,包括车体安装框、玻璃本体、粘接层、密封层和限位板,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玻璃本体与车体安装框的安装面之间,所述密封层设置于玻璃周壁与车体安装框立壁之间,所述限位板内端部与所述玻璃本体压触,其外端部从车体安装框立壁上的通孔穿出后与车体固定。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窗安装结构属于无玻璃框安装方式,玻璃本体直接安装于车体所设置的车体安装框中,本专利技术中的玻璃本体与车体之间除了粘接层的粘接力外,限位板可以施加垂直于玻璃本体表面的力于玻璃本体上,进而增加玻璃本体和车体安装框之间的结合力,满足高速列车运行时的冲击力需求。并与现有技术使用螺钉固定相比,限位板与车体和玻璃本体固定的两端部可以与车体或玻璃本体重合,无需预留额外的横向空间,这大幅减小安装黑边的宽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车内驾乘人员的视野,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体的美观性。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端部压触于所述玻璃本体的内部。可选的,所述玻璃本体包括外壁、内壁以及连接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之间的周壁,所述周壁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限位板的内端部插入并压触于所述凹槽内部,并且所述凹槽之间还填充有填料。可选的,所述凹槽内部还设置有弹性材料层,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弹性材料层与所述玻璃本体压触。可选的,所述车体安装框包括横壁,所述横壁的周向内缘围成窗口,周向外缘向外翻折形成所述立壁,所述玻璃本体与所述横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粘接层,所述玻璃本体与所述立壁之间设有密封层;所述立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板的内端部从所述立壁的通孔穿出后与所述玻璃本体压触,所述限位板的外端部与所述车体安装框外壁固定。可选的,还包括螺栓和可调垫片,所述可调垫片的厚度可调,所述车体安装框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可调垫片和所述限位板设置有沿玻璃本体厚度方向延伸的同轴通孔,所述螺栓的螺纹段穿过所述限位板、所述可调垫片设置的同轴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可选的,还包括楔形挡块,所述立壁用于所述限位板穿出的通孔底壁为平面,且大致与所述横壁设置粘接层的表面平齐;所述楔形挡块粘接于所述底壁,所述楔形挡块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和楔形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形成直角结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底壁粘接,所述第二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所述楔形挡块的楔形面与所述通孔顶壁相对形成倾斜孔,所述楔形面由外向内逐渐升高。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车体安装框外壁连接的外端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玻璃本体连接的内端部的厚度;或者,自外向内,所述限位板的厚度逐渐减小。可选的,所述玻璃本体为长条形结构,沿其长度方向,所述玻璃本体包括至少两段,所述车窗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梁,相邻两段玻璃本体相对位置通过胶粘层支撑固定于所述支撑梁,并且相邻两段玻璃本体之间还填充有密封胶。可选的,所述车体安装框的下框边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与辅助定位件配合,所述辅助定位件用于在组装时支撑并定位玻璃本体。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速列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窗安装结构,所述玻璃本体为所述高速列车的前窗玻璃。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速列车,其技术效果与上述车窗安装结构的技术效果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玻璃带框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车窗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图3中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3中车体安装框与固定座的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玻璃本体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图2中B-B剖视图;图8为图2中D处放大示意图。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车体;101-玻璃;102-框边;103-螺栓;其中,图2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玻璃本体;1-1-第一玻璃本体;1-2-第二玻璃本体;1-3-第三玻璃本体;1a-凹槽;2-车体安装框;2a-安装面;2b-通孔;2-1-横壁;21-支撑梁;2c-定位孔;3-固定座;4-粘接层;41-胶粘层;5-密封胶;6-限位板;61-内端部;62-外端部;7-螺栓;8-可调垫片;9-楔形挡块;10-填充材料;11-弹性材料层;13-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现有车窗玻璃安装结构中安装黑边宽度比较大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高速列车而言,因其运行速度比较高,气流对于车窗的冲击力比较大,所以需要使用螺栓将玻璃框边进一步固定于车体上。螺栓需要在横向上占据一定的空间,相应大大增加了安装黑边的宽度。在上述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索提出了一种在满足高速列车冲击载荷的前提下,可以缩短安装黑边的车窗安装结构。本文以车窗安装结构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前窗为例,介绍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至图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车窗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图3中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3中车体安装框与固定座的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玻璃本体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图2中B-B剖视图;图8为图2中D处放大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窗安装结构,包括车体安装框2、玻璃本体1、粘接层4、密封层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安装框(2)、玻璃本体(1)、粘接层(4)、密封层(5)和限位板(6),所述粘接层(4)设置于所述玻璃本体(1)与车体安装框(2)的安装面之间,所述密封层(5)设置于玻璃周壁与车体安装框立壁之间,所述限位板(6)内端部与所述玻璃本体(1)压触,其外端部从车体安装框(2)立壁上的通孔穿出后与车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安装框(2)、玻璃本体(1)、粘接层(4)、密封层(5)和限位板(6),所述粘接层(4)设置于所述玻璃本体(1)与车体安装框(2)的安装面之间,所述密封层(5)设置于玻璃周壁与车体安装框立壁之间,所述限位板(6)内端部与所述玻璃本体(1)压触,其外端部从车体安装框(2)立壁上的通孔穿出后与车体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的内端部压触于所述玻璃本体(1)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1)包括外壁、内壁以及连接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之间的周壁,所述周壁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限位板(6)的内端部插入并压触于所述凹槽内部,并且所述凹槽之间还填充有填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部还设置有弹性材料层(11),所述限位板(6)通过所述弹性材料层(11)与所述玻璃本体(1)压触。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安装框(2)包括横壁,所述横壁的周向内缘围成窗口,周向外缘向外翻折形成所述立壁,所述玻璃本体(1)与所述横壁之间设置有所述粘接层(4),所述玻璃本体(1)与所述立壁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层(5);所述立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板(6)的内端部从所述立壁的通孔穿出后与所述玻璃本体(1)压触,所述限位板(6)的外端部与所述车体安装框(2)外壁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7)和可调垫片(8),所述可调垫片(8)的厚度可调,所述车体安装框(2)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座(3),所述可调垫片(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冬华赵刚王万静郭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