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91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阀盖、设定弹簧、控制膜室,控制膜室由膜片隔离成上膜室和下膜室,上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后压力,下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前压力,主要是在阀座进口侧设有节流阀。通过调整节流阀与阀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无需外来能源,依靠自身介质流量,调节被控介质的流量,具有流量调节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石化、冶金、轻工、城市供热供暖等非腐蚀性液体介质工艺装置的流量控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关于一种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本实用 新型适用于石化、冶金、轻工、城市供热供暖等非腐蚀性液体介质工艺装置 的滩量控制。
技术介绍
自力式流量调节阀一般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阀盖、调节弹簧、 控制膜室,控制膜室由膜片隔离成上膜室和下膜室,上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 后压力,下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前压力,上膜室内设有调节弹簧。阀前压力与阀后压力之差的压差AP与调节弹簧弹力的平衡,决定阀芯的位置和通过 阀座的流量。通过设定调节弹簧,设定通过阀座的流量。当流经阀座的流量 增加时,AP增加,使阀芯向阀座方向移动,减小通过阀座的流量;反之, 当流经阀座的流量减小时,AP减小,使阀芯向离开阀座方向移动,增加通 过阀座的流量,不需要外来动力能源,达到对流量的稳流调节。其缺点是流 量通过调节弹簧调节设定,调节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流量调节精度 高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阀盖、 设定弹簧、控制膜室,控制膜室由膜片隔离成上膜室和下膜室,上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后压力,下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前压力,主要是在阀座进口侧设 有节流阀。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阀盖内设有波纹管,该波纹管上端压装在阀体与阀 盖之间,下端固定密封安装在阀杆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在阀座进口设有节流阀,通过 调整节流阀与阀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无需外来能源,依靠自身介质流量,调 节被控介质的流量,流量调节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2、阀座3、阀芯4、阀杆5、 阀盖8、设定弹簧11、控制膜室10,控制膜室10由膜片12隔离成上膜室和 下膜室,上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后压力,即节流后介质压力,下膜室由控制 管引入阀前压力,即节流前的介质压力。设定弹簧ll设在上膜室内,阀前压 力与阀后压力之差的压差AP与设定弹簧11弹力的平衡,决定阀芯4的{立置 和通过阀座3的流量。当流经阀座3的流量增加时,AP增加,使阀芯4向 阀座3方向移动,减小通过阀座3的流量;反之,当流经阀座3的流量减小 时,AP减小,使阀芯4向离开阀座3方向移动,增加通过阀座3的流量, 达到对流量的稳流调节。在阀座3进口侧设有节流阀1,通过调整节流阀1 与阀座3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被控介质的流量。阀盖8内设有波纹管7, 该波纹管7上端密封安装在阀体2与阀盖8之间,下端密封安装在阀杆5上, 实现阀杆5的动密封。在波纹管7内的阀杆5外设平衡弹簧6,该平衡弹簧6 与波纹管7对阀杆5起平衡作用。控制膜室10由连接螺母9安装阀盖8上。权利要求1、一种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案包括阀体(2)、阀座(3)、阀芯(4)、阀杆(5)、阀盖(8)、设定弹簧(11)、控制膜室(10),控制膜室(10)由膜片(12)隔离成上膜室和下膜室,上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后压力,下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前压力,其特征是在阀座(3)进口侧设有节流阀(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其特征是阀盖(8)内设 有波纹管(7),该波纹管(7)上端压装在阀体(2)与阀盖(8)之间,下 端固定密封安装在阀杆(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阀盖、设定弹簧、控制膜室,控制膜室由膜片隔离成上膜室和下膜室,上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后压力,下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前压力,主要是在阀座进口侧设有节流阀。通过调整节流阀与阀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无需外来能源,依靠自身介质流量,调节被控介质的流量,具有流量调节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石化、冶金、轻工、城市供热供暖等非腐蚀性液体介质工艺装置的流量控制。文档编号F16K17/22GK201152385SQ20082008283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殿甲, 王汉克 申请人:浙江派沃自控仪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案包括阀体(2)、阀座(3)、阀芯(4)、阀杆(5)、阀盖(8)、设定弹簧(11)、控制膜室(10),控制膜室(10)由膜片(12)隔离成上膜室和下膜室,上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后压力,下膜室由控制管引入阀前压力,其特征是在阀座(3)进口侧设有节流阀(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克王殿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派沃自控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