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元军专利>正文

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74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在壳体的两侧进出水口中间有空腔,带调节孔的横隔将其分为上下两腔室。上腔室自动阀杆上部安有膜片,回水管使出水口与膜片上面空间连通,阀杆下部安有可在衬套内上下滑动的阀杯,处于平衡状态时,阀杯与衬套上的过水孔相对应;下腔室的底部安有竖向可转动的手动阀杆,杆上端有对向调节孔的、可随杆转动而上下的阀瓣。该阀手动与自动在一个腔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用阀。为解决供暖、供冷过程中水力失调,造成部分用户达不到供热或供冷标准问题,人们设计了一种自力式流量控制器,即在阀体内的一个空腔用手动可调孔板和另一个空腔由安在阀杆上的两个串接的阀瓣各自对一个孔板,阀杆上部连有膜片,调节水量的导压管使膜片上、下腔相通,在下部水压膜片及套在阀杆上部的弹簧一对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调节水力平衡,达到能使手动调节孔板流量维持恒定不变。这种控制阀手动和自动分在两个腔内,而且自动部分由两个阀瓣对应两个孔板,结构复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的自力式流量控制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壳体的两侧,分别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出水口之间壳体的内腔由横隔将其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横隔上开有调节孔;在上腔室内,竖向的自动阀杆上部固定安装的膜片将上腔室隔成上下两部分,膜片上部有压缩弹簧上下顶在腔室顶壁及膜片上面,自动阀杆上部安装在膜片中心,其下端固定安装有杯口向下的阀杯,其周围壁上均布有过水孔,与自动阀杆同心的衬套座在上腔室内壁,其下端座在上腔室底面的横隔上,阀杯的外圆与其内孔作滑动配合,当膜片不工作时,其周围的过水孔与衬套上的过水孔一一对应;回水管使出水口与膜片以上的空间相连通;在下腔室内,座套固定在壳体的下部,其竖向的中心孔内安装有可在孔内转动的手动阀杆,杆的转动可使安在其上端的阀瓣作上下运动,阀瓣的顶部对向横隔上的调节孔。手动调节是靠拧动下方的手动阀杆,使对向调节孔的阀瓣与孔之间距离变化改变流量。手动调好后靠自动调节来维持流量不变。当流量增大时,水压使上部的膜片上鼓起,带动自动阀杆上的阀杯上移,同时其周围的过水孔与衬套上的过水孔错位,使过水量减小;瞬间流过的大流量的水又在压差作用下经回水管进入膜片上部空腔,使膜片恢复原位,从而完成一个调节循环。该阀由于在一个腔体内上下相对安装了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两个部分,自动调节靠两孔的错位使孔的大小改变完成,故灵敏度高,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剖视图。图1中,在该阀的壳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有横向的进水口11.3和出水口11.1,进出水口之间壳体11的内腔由横隔11.2将其分为上腔室23和下腔室外24,两腔室之间留有竖向的上小下大的调节孔22,为了便于加工及维修,可在壳体11内的上下腔室间横隔11.2上固定安装带调节孔22的套1;在上腔室23内壳体11的顶部扣有带空腔的帽盖17,有鼓涨能力如用橡胶等制成的膜片19被压在帽盖17下面与壳体11顶面之间,使上腔室23被隔成上下两部分,回水管14通过壳体11和帽盖17的侧壁使出水口11.1和帽盖17的空腔相连;压缩弹簧16上下分别顶在帽盖17的顶内壁和压在膜片19上的弹簧座15上,自动阀杆13上端穿过膜片19中心及弹簧座15用螺母拧紧固定,下端固定安装有开口向下的阀杯21,杯的周围侧壁上均布有过水孔12,衬套20座在上腔室23内膜片19下方的内壁上,其下端座在上腔室23底面的横隔11.2上,阀杯21的外圆与衬套20内孔作滑动配合,当膜片19不工作时,其周围的过水孔12与衬套20上的过水孔一一对应;在下腔室24底壁上有座套4竖向固定在其上,其中心孔内安有可在其内转动的手动阀杆6,阀瓣2对向调节孔22安装,其下部的升降套3与座套4的内孔作滑动配合,其内螺纹拧在手动阀杆6上部的螺杆上,手动阀杆6的下部在座套4内孔处安有防止渗漏水的密封圈9,用压盖8压紧。为了不使人随意拧动手动阀杆6而造成流量的任意调节,在阀杆下端可安装一封盖10,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1上;为了使专人调节方便,可在底部留有专用工具拧阀杆的孔,还可在杆下部安装有表示流量大小的流量显示轮,拨显示轮用拨叉5卡在杆头上,在封盖10的对向流量显示轮处留有观察孔10.1。为了防止使用时间长了阀内腔积存污物,影响该阀的正常工作,还可在壳体11的顶部和进、出水口的底部分别留有排污口18,平时用丝堵堵严,需清理时,将堵拧开,靠水的压力将污物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包括壳体(11)、其两侧的进水口(11.3)、出水口(11.1)、由手动阀杆(6)控制的手部控制阀部分、由膜片(19)在水力及弹簧(16)力的作用下由安在膜片中心的自动阀杆操作的自动控制阀部分、连接出水口(11.1)及膜片(19)上部的回水管(14),其特征在于该阀的手动调节部分与自动调节部分都在进水口(11.3)和出水口(11.1)之间的一个内腔中,由横隔(11.2)将其分为上腔室(23)和下腔室(24),横隔(11.2)上开有调节孔(22);在上腔室(23)内,竖向的自动阀杆(13)下部固定安装有杯口向下的阀杯(21),其周围壁上均布有过水口(12),与自动阀杆(13)同心的衬套(20)座在上腔室(23)内壁上,其下端座在上腔室(23)底面的横隔(11.2)上,阀杯(21)的外圆与其内孔作滑动配合,当膜片(19)不工作时,其周围的过水孔(12)与衬套(20)上的过水孔一一对应;在下腔室(24)内,座套(4)固定在壳体(11)的下部,其竖向的中心孔内安装有可在孔内转动的手动阀杆(6),杆的转动可使安在其上端的阀瓣(4)作上下运动,阀瓣(4)的顶部对向调节孔(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1)的顶部及进水口(11.3)和出水口(11.1)的底部分别留有排污口(18)。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手动阀杆(6)的下端有扣在座套(4)下端面的能挡阀杆顶端的封盖(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在壳体的两侧进出水口中间有空腔,带调节孔的横隔将其分为上下两腔室。上腔室自动阀杆上部安有膜片,回水管使出水口与膜片上面空间连通,阀杆下部安有可在衬套内上下滑动的阀杯,处于平衡状态时,阀杯与衬套上的过水孔相对应;下腔室的底部安有竖向可转动的手动阀杆,杆上端有对向调节孔的、可随杆转动而上下的阀瓣。该阀手动与自动在一个腔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文档编号F16K17/20GK2436743SQ0024741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元军 申请人:王元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包括壳体(11)、其两侧的进水口(11.3)、出水口(11.1)、由手动阀杆(6)控制的手部控制阀部分、由膜片(19)在水力及弹簧(16)力的作用下由安在膜片中心的自动阀杆操作的自动控制阀部分、连接出水口(11.1)及膜片(19)上部的回水管(14),其特征在于:该阀的手动调节部分与自动调节部分都在进水口(11.3)和出水口(11.1)之间的一个内腔中,由横隔(11.2)将其分为上腔室(23)和下腔室(24),横隔(11.2)上开有调节孔(22);在上腔室(23)内,竖向的自动阀杆(13)下部固定安装有杯口向下的阀杯(21),其周围壁上均布有过水口(12),与自动阀杆(13)同心的衬套(20)座在上腔室(23)内壁上,其下端座在上腔室(23)底面的横隔(11.2)上,阀杯(21)的外圆与其内孔作滑动配合,当膜片(19)不工作时,其周围的过水孔(12)与衬套(20)上的过水孔一一对应;在下腔室(24)内,座套(4)固定在壳体(11)的下部,其竖向的中心孔内安装有可在孔内转动的手动阀杆(6),杆的转动可使安在其上端的阀瓣(4)作上下运动,阀瓣(4)的顶部对向调节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元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