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饰板安装支架及门饰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13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饰板安装支架及门饰板总成。门饰板安装支架,包括:侧面安装板、加强板、以及底面安装板,加强板上设置有加强筋,侧面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门内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点,底面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门饰板上的控制面板相连接的第二安装点;底面安装板与加强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门饰板总成包括门内板和位于门饰板上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位于门内板的外侧,还包括门饰板安装支架;侧面安装板通过第一安装点安装在门内板上,底面安装板上通过第二安装点安装在控制面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及门饰板总成,避免了门饰板在受到侧面碰撞后脱落或者产生尖锐边沿的风险,提高了车内乘员在侧面碰撞时的安全性。

Door trim panel mounting bracket and door trim panel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or trim panel mounting bracket and a door trim panel assembly. The mounting bracket of the door trim panel includes: the side mounting plate, the reinforc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mounting plate, the reinforcing rib is arranged on the reinforcing plate, the first mounting point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door inne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mounting plate, the second mounting point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control surface plate on the door trim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mounting plate;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the bottom mounting plate and the reinforcing plate is obtuse angle. The door trim panel assembly includes the door inner panel and the control panel on the door trim panel. The control panel is located outside the door inner panel, and also includes the door trim panel mounting bracket. The side mounting panel is installed on the door inner panel through the first mounting point, and the bottom mounting panel is installed on the control panel through the second mounting point. The door trim panel mounting bracket and the door trim panel assembl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void the risk of the door trim panel falling off or producing sharp edges after the side impact,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passengers in the vehicle during the side i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饰板安装支架及门饰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门饰板安装支架及门饰板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随之迅速增加,同时道路交通事故和事故中伤亡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其中汽车侧面碰撞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现有技术中,在侧面碰撞过程时,侧面门饰板结构存在连接强度不够或变形模式不合理的问题,侧面门饰板受到撞击后,门饰板上的开关控制面板等结构容易脱落并产生锋利边沿,而车辆受到撞击后会向远离撞击的方向移动,乘员由于惯性作用朝靠近撞击的方向移动,增加了脱落后并带有锋利边沿的控制面板与乘员之间接触的风险,车内的乘员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门饰板安装支架及门饰板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门饰板在受到侧面碰撞后脱落或者产生尖锐边沿的风险,提高车内乘员在侧面碰撞时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饰板安装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侧面安装板、加强板、以及底面安装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侧面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门内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点,所述底面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门饰板上的控制面板相连接的第二安装点;所述底面安装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可选的,所述底面安装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的夹角为θ;100°≤θ≤120°。可选的,所述底面安装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圆弧过渡连接。可选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加强板上顺次排列。可选的,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朝所述侧面安装板和所述底面安装板延伸。可选的,所述侧面安装板、所述加强板、以及所述底面安装板一体成型。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门饰板总成,包括门内板和位于门饰板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门内板的外侧,还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门饰板安装支架;所述侧面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点安装在所述门内板上,所述底面安装板上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点安装在所述控制面板上。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点包括开设在所述侧面安装板上的两个安装孔,所述门饰板总成还包括两个定位螺栓,两个定位螺栓分别一一对应地穿设过两个所述安装孔后固定在所述门内板上。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点包括开设在底面安装板上的定位口,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卡接在所述定位口上。可选的,所述加强板和所述侧面安装板均贴合设置在所述门内板上。本技术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及门饰板总成,加强筋起到增加连接强度和控制侧碰后变形量的作用,减少门饰板在侧碰时的变形;控制面板位于门内板的外侧,车辆受到侧碰后,底面安装板受到朝向侧面安装板所在方向的冲击力而朝侧面安装板转动,底面安装板与加强板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地增加,柔性缓冲受到的冲击力,可以避免门饰和门内板在受到碰撞后发生结构分离,减少了控制面板和门内板产生锋利边沿的几率,降低了乘员在侧面碰撞事故中与饰板结构的锋利边发生接触而造成受伤的概率,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安装在控制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后视图。图8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安装在门内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侧视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饰板安装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侧面安装板1、加强板2、以及底面安装板3。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4,所述加强板2上设置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起到增加连接强度和控制侧碰后门内饰和门饰板变形量的作用;所述侧面安装板1上设置有用于与门内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点11,所述底面安装板3上设置有用于与门饰板上的控制面板相连接的第二安装点31,底面安装板3与所述加强板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控制面板位于门内板的外侧,车辆受到侧碰后,底面安装板3受到朝向侧面安装板1所在方向的冲击力,底面安装板3与加强板2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地增加,柔性缓冲受到的冲击力,可以避免门饰板和门内板在受到碰撞后发生结构分离,有效保证了控制面板的完整性,降低了控制面板和门内板产生锋利边沿的几率,降低了乘员在侧面碰撞事故中与饰板结构的锋利边发生接触而造成受伤的现象的概率,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侧面安装板1与所述加强板2共面设置,加强板2和侧面安装板1共同增加了门内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提高了门饰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底面安装板3与所述加强板2之间的夹角为θ;100°≤θ≤120°。将底面安装板3和加强板2之间的夹角设置在100°和120之间,可以在保证底面安装板3在受到冲击作用具有足够的朝加强板2旋转的量,以起到有效缓冲撞击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减少内饰板和控制面板之间的间距,提高车身的紧凑型。可选的,所述底面安装板3与所述加强板2之间圆弧过渡连接,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底面安装板3朝加强板2所在的平面延展时具有足够的韧性。可选的,所述加强筋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21在所述加强板2上顺次排列,多个加强筋21可以提高加强板2的结构强度,提升加强板2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多个加强筋21可以平行于所述底面安装板3,提高了加强板2的横向抗撕裂能力。可选的,每个所述加强筋21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朝所述侧面安装板1和所述底面安装板3延伸,多个加强筋21纵向设置,可以在纵向提高加强板2的抗撕裂能力,提高内饰板和控制面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侧面安装板1、所述加强板2、以及所述底面安装板3一体成型,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侧面安装板1、所述加强板2、以及所述底面安装板3可以通过钢板一体冲压成型,具有结构稳定的优势。其中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门饰板安装支架的厚度优选设置为1.5mm-2.5mm之间,高度优选设置在90mm-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饰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依次连接的侧面安装板、加强板、以及底面安装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侧面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门内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点,所述底面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门饰板上的控制面板相连接的第二安装点;所述底面安装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饰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接的侧面安装板、加强板、以及底面安装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侧面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门内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点,所述底面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门饰板上的控制面板相连接的第二安装点;所述底面安装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饰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安装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的夹角为θ;100°≤θ≤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饰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安装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饰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加强板上顺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饰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朝所述侧面安装板和所述底面安装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