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的带有集成的座架的支承结构和移动式混凝土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34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1)的支承结构(10)以及带有相应的支承结构(10)的移动式混凝土泵(1)。用于连结分配杆(2)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1)的支承结构(10)包括两个彼此对角地交叉的支撑腿箱(13),和固定在其处的带有座架(16)的杆座(15),座架具有开口(17),该开口在其一端处至少部分地由用于使混凝土泵(1)的分配杆(2)相对于座架(16)摆动用的旋转轴承(19)的容纳部(18)围绕。座架(16)的壁部的各部分由彼此交叉的支撑腿箱(13)的侧壁(20)形成,其中,支撑腿箱(13)的侧壁(20)在其形成座架(16)的壁部的一部分的第一区域中没有接合部位,这样使得经由座架(16)直接导入侧壁(13)中的负载在侧壁(13)中无接合部位的剪切负载地分布到第一区域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式混凝土泵(1)包括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承结构(10)。

Supporting structure with integrated pedestal and mobile concrete pump for mobile concrete pum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pporting structure (10) for a mobile concrete pump (1) and a mobile concrete pump (1) with a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10).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10) for connecting the distribution rod (2)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for the mobile concrete pump (1) comprises two support leg boxes (13) which are diagonally crossed with each other, and a rod seat (15) with a seat frame (16) which is fixed there, and the seat frame has an opening (17), which is at least partially composed of a rotating shaft for swinging the distribution rod (2) of the concrete pump (1) relative to the seat frame (16) at one end The accommodation part (18) of the bearing (19) is surrounded. Each part of the wall part of the seat frame (16) is formed by a side wall (20) of a support leg box (13) which is crossed with each other, wherein the side wall (20) of the support leg box (13) has no joint part in the first area of the wall part forming the seat frame (16), so that the shear load directly introduced into the side wall (13) through the seat frame (16) is distributed to the first area without joint part in the side wall (13). The mobile concrete pump (1)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support structure (10)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的带有集成的座架的支承结构和移动式混凝土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的支承结构以及带有相应的支承结构的移动式混凝土泵。
技术介绍
移动式混凝土泵常常具有布置在可行驶的下部结构(Unterbau)(通常LKW-底盘)上的且可相对于下部结构摆动的悬架(Ausleger),悬架带有沿其处引导的输送管路,通过该输送管路可借助于布置在下部结构处的混凝土泵输送可流动的混凝土。悬架在此包括超过多个悬臂(Auslegerarm),其可围绕相应横向于悬臂的纵向的轴线相对于彼此摆动。为了确保在应用时混凝土泵的稳定性,悬架经由支承结构与LKW-底盘相连接,支承结构在此包括支撑腿(Stuetzbein),支承结构利用其可被支撑在底座(Untergrund)上,如此使得由悬臂引起的负荷力矩仅经由支撑腿、而不经由LKW-底盘被导入底座中。对于移动式混凝土泵,已知支承结构,其带有在LKW-底盘的行驶方向上观察两个在前面的可伸缩的支撑腿和两个在后面的可摆动的支撑腿。在前面的支撑腿在此布置在支承结构的在俯视图中x形交叉的支撑腿箱(Stuetzbeinkasten)中,后部的支撑腿可摆动地也连结在其处。悬架经由所谓的座架(Kessel)连结到支承结构处。座架在此包括空心体,其带有布置在其上侧处的轴承用于可旋转地连结悬架。座架在此在LKW-底盘的行驶方向上布置在支撑腿箱的交叉点之前并且通常直接与支撑腿箱相连接。座架与其余支承结构的连接通常通过接合(Fuegen)、尤其通过焊接实现。由于由悬架引起的高负载(其须经由焊缝来导出),这些焊缝要特别小心地来实施和检查,这使得其制造复杂且昂贵。这还适用于在可能设置的支撑肋或加强肋处的焊缝。在文件WO2014/029552中说明了一种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的支承结构,在其中座架具有多边形轮廓(Mehrkantumriss)且在支承结构中配有与此适配的多边形开口。座架的部分在此可与支撑腿箱的侧壁齐平地布置并且逐段地代替其。即使在根据文件WO2014/029552的座架中到支承结构中的力导入相对于其他现有技术已改善,对于将座架直接连结到支承结构处需要的至少四个焊缝此外须特别耐负载地来设计。用于可能设置的支撑肋或加强肋的焊缝也强烈地受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改善的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的支承结构以及一种移动式混凝土泵。该目的通过一种根据主权利要求的支承结构以及一种根据并列权利要求9的混凝土泵来实现。有利的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相应地,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的支承结构涉及用于连结分配杆(Verteilermast),支承结构包括两个彼此对角地交叉的支撑腿箱,和固定在其处的带有座架的杆座(Mastbock),座架具有开口,该开口在其一端处至少部分地由用于使混凝土泵的分配杆相对于座架摆动用的旋转轴承的容纳部(Aufnahme)围绕,其中,座架的壁部(Bewandung)的各部分由彼此交叉的支撑腿箱的侧壁形成,且其中,支撑腿箱的侧壁相应在第一区域中(在该区域中其形成座架的壁部的一部分)没有接合部位,如此使得经由座架导入侧壁中的负载在侧壁中无接合部位的剪切负载(Scherbelastung)地分布到第一区域上。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混凝土泵,其包括固定在可行驶的下部结构上的支承结构,其带有布置在支承结构处的可驶出的支撑腿用于在底部上支撑混凝土泵和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结构处的分配杆,其中,支承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来设计。首先阐述一些结合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概念。支撑腿箱的侧壁的整个区域(在其中侧壁形成座架的壁部的一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被称为侧壁的第一区域。如果构件作为整体或至少在有问题的区域内不由多个之前分离的且仅通过接合部位相连接的工件构成,构件或构件的区域那么作为“无接合部位”起作用。如果第一构件经由接合部位与另外的构件相连接,第一构件在所述前提条件下反之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中被视为无接合部位。如果在预设的负载下通过构件的力流基本上仅正交地与可能设置的接合部位交叉并且即在接合部位处在剪切方向上没有负载产生,构件作为“没有接合部位这样使得在预设的负载下在构件的接合部位处无剪切负载产生”起作用。例如座架的负载可在混凝土泵的运行期间产生力流,其大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支撑腿箱的侧壁的第一区域在该情况中没有大致平行于竖直线延伸的接合部位且优选地具有仅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接合部位,其被力流地正交地切割。根据支承结构的构造类型在运行中也可产生指向其他方向的力流。如果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座架的壁部的一部分由支撑腿箱的侧壁形成,这意味着侧壁直接形成座架的壁部的一部分。侧壁的形状在此构造成使得其模仿座架的壁部的相应部分的形状。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座架的壁部的各部分由彼此交叉的支撑腿箱的侧壁形成,两个交叉的支撑腿箱以其相应的第一区域有助于使座架的壁部完整。由此与相应的支撑腿箱的第一区域一起形成完整的座架,其形状被优化用于将负载从悬架传递到支撑腿箱中。侧壁的两个第一区域相应优选地延伸直至座架的开口,用于使分配杆摆动的旋转轴承布置在该开口处。以该方式,负载可从分配杆直接被导出到侧壁的相应的第一区域中并且从那里直接到支撑腿箱中。通过使座架的壁部的一部分直接由支撑腿箱的各一侧壁形成,由分配杆输入到座架上的负载的至少一部分直接地、也就是说尤其不经由受剪切负载的接合部位被导入侧壁中。在此,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没有接合部位,这样使得负载的被直接导入侧壁中的部分在侧壁中分布到侧壁的直接形成座架壁部的一部分的该第一区域上并且因此到支撑腿箱中,其中,在该壁本身中未设置有接合部位、例如焊缝(其由于由分配杆引起的负载会受剪切负载)。在支承结构的典型的安装情况中这意味着,在侧壁的所述区域中尤其未设置有竖直的接合部位。到支撑腿箱的有问题的侧壁中且因此到支撑腿箱中的力导入总体上因此是有利的,其中,所述侧壁当然可经由接合部位与支撑腿箱的其余壁部或其他构件相连接。相对于带有连续的座架壁部的现有技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中即尤其不须使作用的整个力流经由一个或多个强烈受剪切负载的焊缝(座架利用其连结到支承结构处)传递到支承结构中。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使负载的一部分已直接经由支撑腿箱的侧壁导入支承结构中。待从座架的不直接由支撑腿箱的侧壁形成的部分传递到支承结构中的力流相应地同样仅仅是整个负载的一部分。布置在力流的该路径中的所有接合部位(例如焊缝)因此也比在现有技术中的焊缝仅更少地负载并且因此可更成本有利地来实施。如果支撑腿箱的侧壁完全没有通过经由座架直接导入侧壁中的负载受剪切负载的接合部位,是优选的。换言之,在侧壁中应不仅直接在其形成座架壁部的部分的区域中、而且应全部放弃这样的接合部位,其通过经由座架的壁部的一部分的区域被引入侧壁中的负载将受剪切负载。优选地,支撑腿箱的相应形成座架的壁部的部分的两个侧壁经由共同的对接棱边(Stosskante)直接相互连接。支撑腿箱的侧壁即成型成使得其在组装的支承结构中在座架壁部的区域中彼此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1)的支承结构,其用于连结分配杆(2),其包括两个彼此对角地交叉的支撑腿箱(13),和固定在其处的带有座架(16)的杆座(15),所述座架具有开口(17),所述开口在其一端处至少部分地由用于使所述混凝土泵(1)的分配杆(2)相对于所述座架(16)摆动用的旋转轴承(19)的容纳部(18)围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6)的壁部的各部分由彼此交叉的所述支撑腿箱(13)的侧壁(20)形成,其中,所述支撑腿箱(13)的侧壁(20)在第一区域中没有接合部位,这样使得经由所述座架(16)直接导入所述侧壁(13)中的负载在所述侧壁(13)中无接合部位的剪切负载地分布到所述第一区域上,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侧壁形成所述座架(16)的壁部的一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2 EP 17158812.21.一种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1)的支承结构,其用于连结分配杆(2),其包括两个彼此对角地交叉的支撑腿箱(13),和固定在其处的带有座架(16)的杆座(15),所述座架具有开口(17),所述开口在其一端处至少部分地由用于使所述混凝土泵(1)的分配杆(2)相对于所述座架(16)摆动用的旋转轴承(19)的容纳部(18)围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6)的壁部的各部分由彼此交叉的所述支撑腿箱(13)的侧壁(20)形成,其中,所述支撑腿箱(13)的侧壁(20)在第一区域中没有接合部位,这样使得经由所述座架(16)直接导入所述侧壁(13)中的负载在所述侧壁(13)中无接合部位的剪切负载地分布到所述第一区域上,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侧壁形成所述座架(16)的壁部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箱(13)的侧壁(20)完全没有通过经由所述座架(16)直接导入所述侧壁(13)中的负载受剪切负载的接合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箱(13)的相应形成所述座架(16)的壁部的部分的两个侧壁(20)经由共同的对接棱边(23)直接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侧壁(22)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本茨D弗吕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普茨迈斯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